7、鸭黄病毒病
鸭黄病毒病是新型黄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型鸭病,鸭黄病毒与坦布苏病毒亲缘关系最近。临床表现以肉鸭初期出现软脚、打滚,采食量下降,后期头颈歪斜、腿脚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断羽、掉毛等。产蛋鸭瘫痪,突发性产蛋量下降,头颈摇摆,出血性卵巢炎为主的疾病。
传播速度快,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感染一个养小区或者养鸭聚集区的所有鸭群。经呼吸道水平传播或吸血昆虫特别是蚊虫传播,发病急,发病率高,高死亡较低,各日龄各品种的受感染鸭群几乎均可发病,较高死亡率多发生于饲养粗放,养殖条件恶劣,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的鸭场;而在养殖条件好、饲养管理较严格的鸭场,死亡率通常较低,产蛋恢复迅速及程度较好。
感染鸭群首先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严重者在2-3天内降至原来的1/3-5-1/5,部分鸭停食,持续2周左右鸭群的采食逐渐恢复。腹泻,粪便稀薄,水样,青绿色或灰白色。肉鸭感染以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表现站立不稳、倒地不起和行走不稳,病鸭仍有钦食欲。流行的早期,发病鸭一般不表现神经症状,表现仰卧,腿软、腿瘫、腿瘸,走路不稳,不愿行走;而在流行的后期则以出现神经症状,俗称“翻下”或“坐地”,即病毒性脑膜炎,摇头、头颈抽搐、共济失调,转圈、站立不稳、瘫痪等神经症状,恢复后有明显的换羽过程,生长迟缓。种蛋鸭发病初期采食量突然下降,在短短数天内可下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一般是一栏或少数几栏首先出现采食和产蛋是量下降,1-2天发展到整栋鸭舍,表现产蛋量急速下降,处于产蛋高峰的鸭群产蛋量在3-5天降至10%以下,直至完全停产,恢复后有明显的换羽过程。
心脏、肝脏、输卵管、卵巢等内脏器官纤维化萎缩、出血、变性。肉鸭主要见心包积液、心肌萎缩、坏死、出血;肝脏出血、萎缩;肠道出血;有神经症状的病死鸭见脑膜出血、脑组织水肿,呈树枝状出血;有时伴有肾脏戏腭或尿酸盐沉积。产蛋鸭或种鸭特征性病理表现为卵泡出血和变性,初期可见卵泡充血、出血点或出血斑;中后期随病程的发展,卵泡严重充血出血、坏死、变形、变性、萎缩等,卵泡破裂和腹膜炎,有的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变性、变形、坏死或液化,卵泡膜充血、出血,随着病情的变化,卵泡由金黄色变为淡黄色,后又变为棕黄色和灰黑色,甚至腐败发臭,形成卵黄性腹膜炎,子宫积存无壳蛋或水样物,输卵管水肿,内出现胶冻样物或干酪样物。有神经症状病鸭见脑膜出血,脑组织水肿,呈树枝状出血。肝脏肿大、或呈土黄色,充血出血、坏死,有的见针头至绿豆大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胆囊充盈。脾脏稍肿大充血或出血,有斑驳状,呈大理石样外观,坏死,有的极度肿大并破裂。胰腺有边缘充血出血,有灰白色坏死灶或液化状坏死。心包积淡黄色液,心肌损伤,心脏外观苍白,似煮熟样,有出血和白色条纹状坏死,多数病例心内膜有出血;十二指肠和小肠、直肠等肠黏膜充血出血,内容物呈现污绿色或者黑色,较臭。肺充血出血、水肿。鸭胚体出血严重。
1、与鸭减蛋综合症类症鉴别诊断:鸭腺(EDS-76)病毒对产蛋期种鸭影响主要相同点是:均能引起产蛋急剧下降、采食量下降、在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时有卵黄性腹膜炎存在、发病期病鸭有神经症状,均能引起腹泻排草绿色粪便。不同点:鸭腺病毒病:卵巢及输卵管萎缩、变性,输卵管有炎症和出血;种蛋合格率影响大(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不规则的种蛋增加,如:畸形蛋、软壳蛋、沙壳蛋等),死淘率不高,产蛋恢复迅速,恢复期短。鸭黄病毒病: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变性、变形、坏死或液化,卵泡膜充血、出血。死淘率高(5-50%不等),病情时间较长,恢复过程缓慢,受精率影响较大(一般会影响5-20%、且无逆转性)。
2、与鸭大肠杆菌病(蛋子瘟)类症鉴别诊断:相似:突然高温、采食量和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品质不好,卵泡、输卵管等充血出血。不同:由大肠杆菌引起,腹部膨大,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或沙皮蛋,典型症状是腹泻,排泄物夹带蛋清或蛋黄,肛门周围粘着有潮湿的排泄物,恶臭。剖检见输卵管炎型(输卵管有大小、形态、颜色不一的蛋白团块或黏液或渗出液,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腹膜炎型(腹腔充满淡黄色、腥臭、稀稠的液体,夹杂有凝固的蛋黄或蛋白,腹腔各脏器粘连)、卵巢炎型(卵巢充血、出血,卵泡瘫塌稀软或呈现煮熟样变色或呈现红葡萄样,甚至部分卵泡脱落、破裂。
3、与鸭禽流感类症鉴别诊断:相似:突然高热、采食量和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品质不好,卵泡、输卵管等充血出血。不同: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病死亡率高,眼结膜混浊,精神极差,出现摇头、震颤、扭颈、观星、侧翻、后翻、跳跃翻滚等神经症状,而本病无死亡或死亡率低,出现神经症状较少;禽流感典型病变是心肌条纹状坏死、胰腺白色坏点或液化灶或胶冻样坏死,肝脾肾等出血较黄病毒病严重。但与H9亚型引起的禽流感鉴别诊断较难。产蛋下降,常见畸形蛋、小蛋等。
4、与鸭副黏病毒病类症鉴别诊断:相似:软脚,瘫痪,脾脏、胰腺坏死点等。不同:由副黏病毒引起,软脚,后期瘫痪,迅速消瘦、体重减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现现摇晃、打转、扭颈等神经症状,眼清流泪,鼻涕较多,甩头、咳嗽,脾脏肿大、坏死,胰脏少量白色坏死点,肠黏膜卡他性炎、溃疡、纤维素性坏死。
鸭黄病毒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临床鉴别诊断、病例综合分析、经典治疗方案、综合防治和净化措施,详见《鸭病诊断与防治》李崇斌编著。
RP:
1、预防措施:加强鸭舍日常管理,尤其是加强消毒防疫及现场卫生管理工作,特别是用具和设备、种蛋的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如降低饲养密度,注意通风保暖保湿,做好驱蚊灭蚊。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当的黄病毒疫苗,具体免疫程序如下:雏鸭7-10日龄,0.5毫升/羽;蛋鸭:1)9--10周、1.0ml/只、胸肌注射,2)20-22周、1.5ml/只、胸肌注射;防止继发感染其他鸭病。黄病毒是抗体依赖性很强的疾病,机体有抗体但又没有过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时,更易感染发病。定期进行黄病毒的抗体检测,尤其是产蛋初期(20周前)的种鸭/蛋鸭,制定合理的保健预防措施,如使用优质多维、抗病毒中药等提高免疫力。
2、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抗病毒、抗菌、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力等。即发病时,肌注黄病毒免疫抗体,辅以扶正解毒、清热燥湿,抗病毒、抗细菌、解热退烧、兴奋机体、提升免疫力,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等为治疗原则,主要以抗病毒药物(如:转移因子、金刚烷胺、乙胺、利巴韦林等)为主,辅以荆防解毒散或清瘟败毒散或扶正解毒散,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辅加抗生素(如疫诺、恩诺沙星、浆大奇效等);保肝护肾:增强肝脏的能量和解毒功能,提高采食量;解热退烧作用:恶性传染病都伴有高烧的症状,适当配合解热退烧药。本病防治一定要注重大剂量的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的维生素B族,因为维生素B族对于维持机体的神经、消化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维生素B族能促进肠道胃蠕动,增强胃动力,保护肠粘膜。病鸭选用鸭黄病毒精制抗体或清开灵+头孢噻呋钠或利高欣+干扰素或刀豆素或聚力佳等,混合,肌注,对受威胁的健康鸭群进行紧急接种,胸肌注射鸭黄病毒疫苗,1.5ml/只,并加大消毒力度。对发病后的康复种鸭群要进行中草药辅助治疗,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荆防败毒散/清瘟败毒散/扶正解毒散+激活肽宝/增蛋宝等,连续饲喂7-10天,主要是修复卵巢及增加卵泡数量,以达到尽快恢复生产。
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彩色诊断图谱:
李崇斌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