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评定
与临床评定的区别A康复评定:重在功能,是判断功能障碍的过程。
B临床诊断:重在疾病确定;对疾病确定病名的过程。
康复评定目的(康复评定决定康复治疗)
A确定病人的问题和拟定治疗目标
B确定治疗和效果并拟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C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
D进行预后的评估
(如ADL的Barthel指数低于20者治疗意义不大→多死亡。高于80者也不一定需要治疗→多能自愈。40-60者治疗意义最大。积极进行。)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意义A.脊髓损伤以后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B.通过对脊髓损伤病人早期的神经功能评定,可以正确了解患者脊髓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并通过与以往同类病人的比较得出预后估计。
C.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神经功能连续观察,可以判断一种脊髓损伤新药物或新疗法的效果。
三期评定A初期评定:在制订康复计划和开始康复治疗前进行的第一次评定。目的是了解功能状况及障碍程度、致残原因、康复潜力,并估计康复的预后,以此作为拟定康复目标和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B中期评定:在康复疗程中进行。目的是了解经过一段时期的康复治疗后功能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此作为调整康复治疗计划的依据。
C末期评定: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定总的功能状态,从而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提出今后重返家庭、社会或进一步康复处理的建议。
脊髓损伤的各个评定损伤程度分级(ASIA)
躯体功能评定
心理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预后预测
在评定中常用的概念A.四肢瘫:指由于脊髓腔内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颈段运动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四肢瘫引起上肢、躯干、大腿及盆腔脏器的功能损害,不包括臂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B.截瘫:指椎管内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脊髓胸、腰或骶段(不包括颈的运动感觉功能损害或丧失。截瘫不涉及上肢功能,但根据损伤的平面可累及躯干、腿部和盆腔脏器。本术语包括马尾必圆锥的损伤,但不包括腰骶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C.四肢轻瘫和轻截瘫
D.皮节和肌节
a皮区:指多个神经段(神经根)内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b肌节: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
c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E.神经平面、感觉平面和运动平面
a神经平面: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最压节段。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这四个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
b感觉和运动平面:具有身体两则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c神经平面=感觉平面+运动平面
各个评定的说明
脊髓损伤分级A.不完全性损伤: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S4—S5)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交界处和肛门深部的感觉;骶部运动功能检查:肛门指检看肛门外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
B.完全性损伤:最低骶段(S4—S5)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a部分保留带:只用于完全性损伤,指在神经平面以下一些皮节和肌节保留部分神经支配。有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节段范围称为部分保留带,应按照身体两侧感觉和运动功能分别记录。(例如,如果右侧感觉平面是C5,C5—C8存在部分感觉,那么C8应被记录为右侧感觉部分保留区)
b神经根逃逸:是指实际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平面以上有神经根损伤。在恢复过程中,神经根的功能逐步恢复,从而造成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平面下降,出现“神经再生”的假象。这种现象的解释称之为“神经根逃逸”。只用于完全性损伤
c骶部保留(SacralSparing):骶部神经传导束幸免损伤,不完全损伤的重要特征,由于皮质脊髓束下行到骶部的纤维最靠近外侧,骶部保留的证明是骶反射的存在。
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A.检查身体两侧各自28个皮节的关键感觉点:
a.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
评定打分:
0缺失
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2正常
NT无法检查
b.针刺觉检查时常用一次性安全针
轻触觉检查时用棉花
c.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d.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觉或深痛觉检查,用缺失、障碍和正常来分级,每一肢体只查1个关节,即左右侧的食指和踇趾。
B.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个肌节的关键肌
检查顺序为从上而下,各肌肉的肌力均分为6级。
C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C6伸腕肌--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
C7伸肘肌-肱三头肌
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2屈髋肌-髂腰肌
L3伸膝肌-股四头肌
L4踝背伸肌胫骨前肌
L5趾长伸肌群-趾长伸肌
最后一个:还要检查肛门括约肌,以肛门指检感觉括约肌收缩,评定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患者总表上填有或无)。如果肛门括约肌存在自主收缩,则患者的运动损伤为不完全性。
说明:
C.感觉评分和感觉平面,每个皮节感觉检查项目有4种状况,即:右侧针刺觉、右侧轻触觉、左侧针刺觉和左侧轻触觉。按总图所示,把身体每侧的皮区评分相加,即产生2个总的感觉评分,即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并用感觉评分表示感觉功能的变化,通过必查项目的检查可以判断神经平面(感觉平面)、部分保留区和障碍分级的感觉部分。
D.运动平面的确定,因每个节段的神经支配1块以上的肌肉,同样大多数肌肉接受1个以上的神经节段支配(常为2个节段)用1块肌肉或1组肌肉(即关键肌)代表1个脊神经节段支配旨在简化检查,某一块肌肉在丧失一个神经节段支配,但仍有另一神经节段支配时肌力减弱。按常规,如果1块肌肉肌力在3级以上,则该肌节的上一个肌节存在完整的神经支配。在确定运动平面时,相邻的上一个关键肌肌力必定是5级,因为预计这块肌肉受2个完整的神经节段支配。(例如,C7支配的关键肌无任何活动,C6支配的肌肉肌力为3级,若C5支配的肌肉肌力为5级,那么,该侧的运动平面在C6),检查者的判断依赖于确定其所检查的肌力小于5级的肌肉是否有完整的神经支配,许多因素可以抑制患者充分用力,如疼痛、体位、肌张力过高或废用等。
如果任何上述或其他因素妨碍了肌力检查,则该肌肉的肌力应被认为是NT,如果这些因素不妨碍患者充分用力,检查者的最佳判断为排除这些因素后患者肌肉肌力为正常(5级),那么,该肌肉肌力评级为5级。因此,运动平面(最低正常运动平面在身体的两侧可以不同)应根据肌力至少为3级的那块关键肌来确定,要求该平面以上的节段支配的关键肌肌力必须是正常的(5级)。
对于那些临床应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无法检查的肌节,如Cl—C4、T2一Ll,及S2一S5,运动平面可参考感觉平面来确定。如果这些节段的感觉是正常的,则认为该节段的运动功能正常;如果感觉有损害,则认为运动功能亦有损害。
其它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分别进行各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活动范围测量
平衡功能评定:三级平衡分级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
心理评定:五个不同的心理过程:震惊阶段,否定阶段,抑郁或焦虑反应阶段,对抗独立阶段,适应阶段。
损伤水平与功能预后A.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从自理生活角度看,C7是个关键水平,C7基本上能自理,C7以下完全能自理;C7以上时,C5、C6只能部分自理;C4为完全不能自理。
从轮椅上能独立的角度看,C8是个关键水平,C8以下均能独立。
从步行功能看,T6~T12,L1~L3,L4以下,分别为治疗性、家庭性、社区性功能性步行的关键水平。如为不完全性损伤则后果要好的多。
B.截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预测步行运动指数(AMI)预测
方法:按0---无;1---差;2---尚可;3---良;4---正常评定髋屈肌、髋外展肌、髋伸肌、膝伸肌、膝屈肌5个肌群的肌力,每肌群最多可的4分,5个肌群最高可得20分,此即为AMI的最高分。AMI>6分才有可能步行,达12分才有可能在社区内步行,大于6分但小于8分时需用KAFO+双拐才能步行。
C.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分类
治疗性步行
T6-T12损伤,需配戴带骨盆托的HKAFO,借助双腋拐短暂步行。
家庭性步行
L1-L3损伤,可在室内行走,但行走距离不能达到米。
社区性步行
L4以下损伤,可配戴AFO,能上下楼梯,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连续行走米以上。
D.瘫患截者损伤平面与配戴WALKABOUT的指征
适用于T10以下不完全性损伤和T12以下完全性损伤。
WALKABOUT是利用钟摆原理工作的,在互动式铰链装置的帮助下,患者通过重心的移动来实现双下肢的被动移动,并防止行走时双下肢缠绕在一起。
(互动式行走器又称为中部固定髋关节矫正器,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①双侧带关节的膝踝足矫形器(KAFO),用于支撑双下肢。②WALKABOUT互动式铰链装置,连接双侧KAFO,帮助双下肢交替移动。)
医院是经河北省卫计医院,医院面积多平米,可开设床位余张,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康医院。
医院以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物理疗法结合传统康复中医疗法为治疗特色,并聘请北京知名专家和治疗师团队,为康复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医疗康复服务。
一、神经康复: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术后,脊髓损伤等疾病后遗症的综合康复治疗;
二、骨与关节康复:各类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肌肉、韧带拉伤扭伤;创伤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关节炎;腰肌劳损;肌筋膜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肌肉损伤;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等;
三、儿童康复:儿童脑瘫,智障,自闭症,发育迟缓、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肌肉与骨骼及外伤术后所致的功能障碍、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的治疗与训练;
四、老年病康复: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帕金森、老年痴呆等。
医院康复设备接轨国际,拥有经颅磁刺激仪,意大利TecnoBody平衡测试及平衡训练系统,盆底磁刺激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肌电生物反馈刺激仪,SET悬吊系统、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ADL场景训练、DMS深层肌肉刺激仪、VR动态情景模拟训练系统等高端一流的康复治疗设备。
医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中华南大街与新石北路交口南行50米路西,地铁西三教站。医院环境温馨舒适,配备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全覆盖无线网络、数字化电视、智能控制的后勤支持系统,构建以人为本的康复环境。医院周边生活便利,超市、商店、书店、饭店、银行等社会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方便病人日常生活。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