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在饲料中主要起催化作用,促进一些营养素的合成与降解,从而调节和控制机体代谢。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不多,但是动物机体缺乏时,动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出现特殊的疾病。
本文就鸭子对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作简单阐述。
1.缺乏维生素A的原因:
1饲料原因:◆饲料原料在收获、加工、储存等环节处理不当,所含维生素受到破坏。如长时间高温处理或烈日暴晒饲料,均可破坏维生素的活性。另外饲料堆放时间过久,其中脂肪酸败变质,均可加速脂溶性维生素的氧化分解过程。
◆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不足,不能合成足够的视黄醛结合蛋白质运送维生素A,脂肪不足影响维生素A在肠道中的吸收。
2疾病原因:◆鸭子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后长期采食不足,导致摄入的维生素A减少,
◆当鸭子感染霉菌、鸭肝、鸭瘟等疾病时会引起胃肠道、肝脏、胰腺等器官出现机能障碍,所有固态维生素的吸收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无法经过胆汁乳化,引起缺乏症。鸭患病期间建议饮用无需胆汁乳化就可吸收的液态维生素。
3临床症状:◆雏鸭1-14日龄即出现症状,主要原因是种鸭产蛋期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
◆雏鸭可表现出生长发育停滞、体质渐进性消瘦、羽毛蓬松无光泽、步态不稳,两腿颤抖、瘫痪;喙和脚蹼颜色变淡、常流泪、流鼻液、眼睑羽毛粘连、干燥形成干眼圈。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病鸭易患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引起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种鸭维生素A缺乏时,除出现上述眼睛的变化外,产蛋量显着下降,蛋黄颜色变淡,出雏率下降,死胚率增加,脚蹼、喙部的黄色变淡,甚至完全消失而呈苍白色。种公鸭性机能衰退。
剖检可见:口、咽、食管以至嗉囊粘膜上有散在的白色小结节,严重时可形成溃疡。结膜囊内有多量干酪样渗出物,眼球萎缩凹陷。鼻腔和窦内可见大量浆液性和粘液性渗出物。肾小管常有多量的尿酸盐蓄积,表面呈灰白色网状花纹,严重者在心、肝、脾、腹膜等处输尿管和泄殖腔中也有尿酸盐蓄积。建议商品白羽肉用型鸭0-4周维生素A添加-IU/Kg。
2.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
1饲料原因同上2体内合成量不足维生素D的合成需日光照射,所以适当的日晒可以防止缺乏症的发生。
3疾病原因患有肾、肝、肠道等疾病的鸭子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转化,易出现瘫痪、翻个等症状。25-羟基维生素D3可迅速缓解维生素D3缺乏症,建议及时补充含有25-羟基维生素D3的鸭专用液态维生素。
患病雏鸭主要表现为佝偻病症状。本病发生的最早日龄是一周左右,一般在一个月龄前后死亡严重。患病雏鸭生长停滞,两腿无力,跛行,步态不稳以至左右摇摆。严重者不能站立,常以跗关节触地,鸭喙变软或弯曲变形,影响啄食。由于钙化不良和软骨过度生长,造成关节肿大,尤以跗关节和肋骨关节更为显著。严重病例触摸龙骨,可见龙骨呈S型弯曲。
产蛋母鸭缺乏维生素D最初是产薄壳蛋、软壳蛋,产蛋量和种蛋的孵化率下降,最后产蛋完全停止,龙骨骨变软弯曲呈s型,病鸭两腿软弱无力,呈现“企鹅状”蹲伏姿势。
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肋骨与脊椎、肋软骨接合部及肋骨的内侧表面呈局限性肿大,并形成白色突起的珠状结节。建议商品肉鸭维生素D3添加量:IU/kg
3.缺乏维生素E的原因
1饲料原因饲料长期储存、霉变、酸败、或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过多均能使维生素E遭到破坏,活性降低;饲料中配方不合理,营养不全;饲料中硒严重不足也会影响维生素E吸收:
2疾病原因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
脑软化症:
主要见于1-2周龄以内的雏鸭,病初精神委顿,食欲降低,逐渐消瘦,喙和腿部颜色发白,流鼻液,拉稀,头颈部肿大。随着病程发展,表现运动失调,站立不稳,两脚、腿阵发性痉挛,头向下方缩或侧转、后仰,丧失平衡,全身衰竭,大批死亡。
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患鸭头颈部、胸前黄色胶冻样渗出物、肌纤维间质水肿,心包扩张积液,腿部肌肉、肠壁常有出血斑。
肌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病禽剖检可见骨骼肌,尤其是胸肌、腿肌苍白并有灰白色条纹。
建议:商品肉鸭维生素E添加20-50mg/kg。
鸭维他是海能生物根据商品肉鸭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研发的肉鸭专用液态维生素产品。建议雏鸭入舍后及时补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