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下婴幼儿为什么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臀部肌内注射是重要的给药途径;臀大肌位于臀部皮下,其肌束大而肥厚,是臀部最丰厚的肌肉,其血管分布也较少,理论上在臀部肌肉注射时作为首选部位。为什么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呢?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的原因

理论上在臀部肌肉注射时作为首选部位。但其深部下方有人体最粗大的坐骨神经通过,坐骨神经的臀大肌段无重要分支,位于疏松结缔组织中,此段距皮肤最近,行程最长,易发生坐骨神经注射伤。又因腓总神经位于坐骨神经的后外侧,腓总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少且走行较长,故腓总神经受损的机会也较为多见。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或刚开始独立行走,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肌肉薄嫩,肌注时容易引起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大神经的损害或肌注部位的肌肉永久性的伤害,比如臀大肌萎缩、臀肌挛缩青蛙腿难看又影响功能等。

2岁以下婴幼儿宜选哪些部位肌注

臀中肌、臀小肌、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都可以作为2岁以下婴幼儿注射部位。临床上2岁以下婴幼儿注射部位一般优先选择臀中肌和肌股外侧肌。

1、臀中肌

起自臀前线与臀后线之间,止于大转子外侧,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也较薄,臀中肌下方虽有臀上神经分支到臀小肌,但较坐骨神经细小很多,所以因注射损伤的机会较坐骨神经小。采用臀中肌注射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较臀大肌注射小,因此故可认为臀部肌内注射时选用臀中肌注射较臀大肌注射安全性高。

2、肌股外侧肌

因中区肌层后而筋膜较薄,无大血管行走、总体易暴露,是比较理想的注射部位。

2岁以下婴幼儿肌肉注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针头要细长,不宜用粗的针头,以减少对皮肤的损害和疼痛感。

2、进针深度在1.5---2cm,不能刺入过深到骨膜层,也不能过浅到皮下组织。

3、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4、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医院观察体征和注射部位15-20分钟左右。

5、对有行走能力的儿童,肌注后应休息一段时间,不宜作剧烈的跑动。

6、对哭闹不休的患儿,应及时找原因,发现注射性神经损伤要及时治疗。

7、新生儿因自己无法翻身,为被动体位;对其因勤翻身,避免因长时间压迫肌注点,引起肌注部位因受压过久致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压疮坏死等症状。

8、有时也可因药物吸收不良,使局部变硬呈疖结状,可用热敷、或理疗帮助吸收。

结语:

因小儿特殊生理和解剖特点,在肌注时因注意安全性和有效性,应视病孩的肌肉发育情况、注射次数、使用药品种类和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投稿请发送到邮箱:tsyz

.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做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zl/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