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1bull

神经

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3部分。脊神经借前、后根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颈部。内脏神经伴随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脊神经

脊神经spinalnerves是指与脊髓相连的神经,共31对,其中颈神经(C)8对,胸神经(T)12对,腰神经(L)5对,骶神经(S)5对和尾神经(Co)1对。每对脊神经都由前根和后根汇合而成,后根上有一膨大部,称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各脊神经根经椎间孔出椎管的部位是:第1颈神经从寰椎与枕骨之间穿出,第2~7颈神经从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第8颈神经从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孔穿出。全部胸神经和腰神经从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骶神经从同序数骶前、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从骶管裂孔穿出。

脊神经组成和分布示意图

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其胞体位于脊髓前角和中间带外侧部内;后根由感觉纤维组成,其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由前、后根合成的脊神经均为混合性神经,内由4种纤维成分组成:①躯体感觉纤维:主要分布于皮肤、肌、腱和关节,将皮肤浅感觉和肌、腱、关节的深感觉冲动传入中枢。②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来自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③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④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脊神经的皮支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和后支。后支posteriorbranch细小,为混合性神经。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它们又都分成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臀部的皮肤。其中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达皮下,分布于枕项部皮肤。第1~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分布于臀上部皮肤,称为臀上皮神经。第1~3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臀中区皮肤,称为臀中皮神经。前支anteriorbranch粗大,为混合性神经,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和皮肤。胸神经前支保持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其余各部脊神经前支分别交织成丛,由丛在发出分支,分布于一定区域。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一)颈丛

颈丛cervicalplexus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颈丛的分支有皮支和肌支。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呈扇形走向后方。颈丛的分支有:

颈丛神经

1.枕小神经lesseroccipitalnerve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于枕部和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2.耳大神经greatauricularnerve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行向前上,分布于耳廓、乳突和腮腺区的皮肤。

3.颈横神经transversenerveofneck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后,横行越过其表面分布于颈前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nerves有2~4支行向外下方,分布于颈外侧部、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肤。

5.膈神经phrenicnerve为混合性神经。从颈丛发出后,沿前斜角肌的表面下降,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越过肺根前方,在心包和纵膈胸膜之间下行达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其感觉纤维分布于纵膈胸膜和膈胸膜、心包以及膈下面中央部的腹膜。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尚分布于肝、胆囊、胆总管等。一侧膈神经损伤,引起膈的同侧半瘫痪,膈该侧半位置升高,腹式呼吸减弱。双侧膈神经损伤时,整个膈瘫痪,位置上移,患者腹式呼吸消失。膈神经受到刺激时,可出现呃逆。

膈神经

(二)臂丛

臂丛branchialplexus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走在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然后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在锁骨中点后方,组成臂丛的5个脊神经前支先合成上、中、下3个干,每个干在锁骨上方又分为前、后2股。由上、中干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延续为内侧束,3个干的后股合成后束。3个束分别从内侧、外侧、后方三面包绕腋动脉。臂丛在锁骨上窝处位置表浅,在上肢手术时,锁骨中点是作为臂丛阻滞麻醉的定位标志。臂丛的主要分支有:

1.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nerve发自臂丛外侧束,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其肌支支配臂部前肌群。肌皮神经的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穿出深筋膜,沿前臂外侧面下行,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面的皮肤。

2.正中神经mediannerve以2根分别起自臂丛内、外侧束。在臂部,正中神经与肱动脉伴行,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向下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下行,经腕管到达手掌。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前群各肌。在手掌,正中神经通常先发出一粗短的肌支,称返支,进入鱼际,支配鱼际肌(拇收肌除外)。然后正中神经分成2~3支指掌侧总神经,它们下行至掌骨头附近,各分成2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第1~4指的相对缘下行至指尖。从这些神经发出的皮支分布于掌心和鱼际的皮肤(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3个半指的掌面及其中节和末节背面的皮肤,肌支支配第1、2蚓状肌。

上肢前面的神经

正中神经干损伤后,由于前臂的主要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均瘫痪,前臂在旋后肌的作用下处于旋后位。由于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等瘫痪,前臂屈肌的屈腕能力减弱(因尺侧腕屈肌功能正常,故仍可屈腕)。由于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瘫痪,因此示指和中指的近侧、远侧指骨间关节均不能屈而处于伸的位置。环指和小指由于指深屈肌尺侧半未瘫痪,它们的指骨间关节都还可以屈,但屈的力量因指浅屈肌瘫痪而减弱。由于鱼际肌中的拇短屈肌和前臂的拇长屈肌都瘫痪,拇指的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腕掌关节都不能屈而处于伸的位置。鱼际肌中的拇短展肌拇对掌肌瘫痪,拇指展的能力减弱,丧失对掌能力。手掌桡侧半和桡侧3个半指掌面的皮肤感觉迟钝,尤以第1~3指末节最为明显。鱼际肌萎缩后,手掌显得平坦,被称为“猿手”。

3.尺神经ulnarnerve发自臂丛内侧束,在肱动脉内侧下行,后至臂后面下行至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此处位置表浅又贴近骨面,易触及也易受损伤。再向下穿尺侧腕屈肌起点,行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在尺动脉内侧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发手背支,本干经豌豆骨桡侧、屈肌支持带浅面下行,经掌腱膜深面入手掌。

上肢后面的神经

尺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前壁上部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前臂下份,尺神经发出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小指和环指近节背面、中指近节背面尺侧半等处的皮肤。在腕部发出的浅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深支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

尺神经干损伤时,由于指深屈肌尺侧半瘫痪,环指和小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不能屈,该二指的近侧指骨肩关节在指浅屈肌作用下仍可做屈的动作。又由于全部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瘫痪,环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屈的力量大幅度减弱而呈过伸状态,该二指的近侧和远侧指骨间关节不能伸,于是该二指的近侧指骨间关节呈屈的状态,远侧指骨间关节处于中间位(半屈位),不能做屈伸运动。拇收肌瘫痪,拇指不能收而处于展的位置。由于骨间肌及小鱼际肌瘫痪,第2~5指不能做展和收的运动。骨间肌和小鱼际肌萎缩,呈现“爪形手”。

手掌面的神经

4.桡神经radialnerve发自臂丛后束,在腋窝内,它位于腋动脉后方。该神经伴肱深动脉下行,沿桡神经沟走向下外侧。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深方,分成浅支与深支。桡神经在臂部发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1)浅支:是皮支,沿桡动脉外侧下行,在前臂中1/3和下1/3交界处转向背侧,发出分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拇指、示指、中指桡侧半的近节背面的皮肤。

(2)深支:主要是肌支,穿过旋后肌至前臂背面,在前臂后群肌浅、深层之间下行至腕部,分支支配前臂后肌群各肌。此外,深支还发出关节支分布于腕部各关节。

肱骨中份骨折易伤及桡神经,其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前臂的伸肌瘫痪,抬起前臂时出现“垂腕”。皮肤感觉障碍最明显的区域是手背第1、2掌骨之间的“虎口区”。

手背面的神经

5.腋神经axillarynerve发自臂丛后束,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的皮肤。

肱骨外科颈骨折或不恰当地使用腋杖时,均可引起腋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三角肌区和臂外侧面上部的感觉丧失。由于三角肌萎缩而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形,称“方肩”。

1.垂腕(桡神经损伤);2.“爪形手”(尺神经损伤);

3.正中神经损伤时的手形;4.“猿手”(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合并损伤)

6.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nerve发自臂丛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伴肩胛下血管下行,支配背阔肌。

7.前臂内侧皮神经medialantebrachialCutaneousnerve发自内侧束,经腋动、静脉之间下行达臂部中下份,与贵要静脉一同穿深筋膜,在浅筋膜内分支分布于前臂尺侧面的皮肤。

手皮肤的神经分布

往期回顾

★温馨提示:更多往期内容,点击菜单栏“学习区”—“知识汇总”—“西医基础”即可查看相关内容,也可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查看《系统解剖学》目录。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zl/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