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我院骨一科专家带您了解腰椎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

发病因素

1、腹压增加:临床上有1/3的病人有此诱因,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大便秘结等;

2、姿势不正:无论是睡眠时或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本病;

3、突然负重;

4、腰部外伤,尤其是暴力较轻,不足以引起骨折脱位的外伤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5、腰部受寒,本诱因使腰部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血液供应,使椎间盘营养障碍,加重椎间盘的负担,使已变性的纤维环损伤加重而致髓核突出;

6、脊柱畸形:先天性及继发性脊柱畸形患者,由于椎间盘不仅不等宽,并且常存在扭转,这使得纤维环所承受的压力不一,而容易加速椎间盘的退化。

腰痛症的症状

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

1、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2、一切使腹部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高危人群

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的人群;汽车和拖拉机驾驶人员;因工作需要不良体位人群。

统计表明腰痛在轻劳动者有53%,重劳动者为64%,患腰腿痛者35%发展为本病。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可见于各行各业,除劳动强度过大的工人及运动员多见外,一般办公室工作人员亦非少见,往往好发于腰4~5、腰5~骶1。

目前保守治疗方法

1、绝对卧床休息:适用于初次发作的病患,这里说的绝对是指大、小便这种需要下床或坐起的行为都不被允许,卧床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能弯腰。此方法非常有效果,但是一般人坚持不下来。

2、牵引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完成,通过骨盆牵引,增加腰椎间隙宽度,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3、推拿按摩:适度的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腰椎间盘压力,但注意力度,暴力推拿可能加病情。

4、支持治疗: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活素进行支持治疗。在临床上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活素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刺激软骨组织合成更多的蛋白多糖,保持软骨弹性,改善发炎症状,舒缓疼痛。

有研究发现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一方面可以通过向椎间盘内注射氨糖,减轻椎间盘的疼痛,改善脊柱功能。另一方面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退化的椎间盘。

预防措施

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2、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

3、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自我保健

首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1、急性期应睡硬板床,绝对卧床3周;

2、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

3、症状明显好转后,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活动;

4、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

骨一科供稿

初审:安静

终审:李成学编辑:谭泽娇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社群营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zl/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