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支新冠疫苗初步实验结果解读喵咖

你一直钟爱的健康方法可信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richangbaojian/33490.html

读天书说人话,换个角度聊热点。大家好,我是喵咖。

前情提要,昨天说到腺病毒重组新冠病毒肺炎疫苗的一期数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这次用的是腺病毒5型,双链DNA病毒,长度3万6千个碱基对的长度。第一步先要把这个病毒搞弱搞残,然后把新冠病毒的一段儿基因嫁接进去,这就像是川剧变脸,身子是腺病毒,脸是新冠病毒。这个“杂种”病毒进入体内后也需要走完一个感染的周期,产生一堆新冠病毒的面具,来引发免疫反应。真的新冠病毒来的时候,人体就已经有了抵抗能力。

之所以会选择腺病毒5亚型,主要基于几个考虑:

1,腺病毒5学术研究很多,作为工具载体多年,科学家们手法纯熟。

2,感染效率极高,几乎可以感染人体内任何细胞,所以免疫原性理论上会好。

3,其他亚型,比如3,4,7,它们本身就会引发结膜炎、急性发热、咽炎等症状,5型的情况稍好。

听起来相当完美,但是腺病毒重组疫苗在艾滋病、流感、疟疾等疾病上的失败探索,都说明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重组腺病毒疫苗有几座大山需要翻翻越:

1,腺病毒安全性存在隐患

早期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重组病毒,一般用慢病毒,其实就是艾滋病的同宗,效果相当好。但是上临床就吓死个人,毕竟一说起艾滋病谁也不想以身犯险。腺病毒之所以流行,也就是因为早年间大家认为,腺病毒不会整合进入基因,是安全的。所以作为孤儿药审批,美国FDA已经批准了一款小儿脊肌萎缩应用。但是今年的研究中,不管是小鼠还是狗身上,都发现高剂量的腺病毒会整合进入DNA,成为生物的一部分,并且有癌变风险。针对这一现象,这次新冠疫苗采用了缺陷腺病毒,也就是残疾病毒,它只能复制一次,不能反复地复制感染,来进一步减小风险。

2,腺病毒免疫激发不充分

腺病毒嵌入人体DNA是祸也是福,一旦嵌入,就可以持续表达需要的抗原,疫苗产生更好的作用。当然,这就等于是把人转基因了。如果不愿意冒险使用残疾腺病毒,由于表达它就一次,即便浓度已经很高,还是会导致表达量不足,抗体不够。是否能够真正抵御新冠病毒就存疑了。就如同这次发表的文章中的数据,抗体生成状况确实比较一般。

3,副作用和免疫纠缠

为了能够起效,使用了大剂量。但是要知道腺病毒本身也会引发症状,所以本次新冠疫苗副作用比例非常高,幸好最后还是能消退的。但这只是针对身体正常的年轻人,真正最需要的老人是否能够扛得住也是需要验证的。反过来,由于腺病毒本身也是疾病来源,人体内广泛存在对于腺病毒的抗体,数字统计口径不一,但是可能有50%。这样一来,腺病毒可能还没等到把其它抗原表达出来,自己就先被消灭了不少。如果需要起效只能再增大剂量,形成恶性循环。

4,成本过高

腺病毒作为基因药物时候,就是天价药的代名词。Zolgensma是由诺华旗下公司AveXis研发关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基因疗法。由于患者过少,研发费平摊下来,每人治疗万美金才能收回研发成本,这个简直是天价了。当然作为疫苗,大规模生产,肯定比孤儿药成本低得多。但是毕竟每一批病毒都需要敲除重组,还容易产生批间差异。这个和我们印象中其它几十块钱的疫苗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综上所述,重组腺病毒疫苗从原理和实践上都已经证明了它能够激发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但是受制于技术平台的局限性,效果很难让人满意。

陈薇院士团队已经很努力的去尽量努力弥补这些潜在的问题,而且鉴于现在无疫苗可用,重组腺病毒疫苗也许能够受到特殊审批而上市应用。但是喵咖并不看好,这种疫苗能够一锤定音把新冠病毒从世界上抹掉。坚持防控,开发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成本低廉的疫苗依然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相关链接:

中国首支新冠疫苗初步实验结果公开

喵咖期

引文:

1,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yz/5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