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性萎缩:由于外周神经、脊神经、四肢神经、头面部神经等发生损害后,引起肌肉神经营养障碍,同时活动减少所导致。肌萎缩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病,以中老年居多,但部分亚型,中青年、少年发病亦较多;
2、肌肉疾病:特别是先天性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类疾病,多以青少年为主。
肌肉萎缩的分类肌肉萎缩分为神经源性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肉萎缩。所谓神经源性肌肉萎缩,就是支配肌肉的神经障碍所继发的肌肉萎缩,常见的有格林巴利周围神经病,晚期极有可能继发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引起的,常见的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而长期不使用肌肉,如肢体瘫痪的患者,则有可能会并发废用性肌肉萎缩。肌肉萎缩的患者,早期进行一些正规的治疗,有可能改善运动障碍,减少瘫痪的症状。废用性肌肉萎缩可能是因为中枢性瘫痪、骨关节疾病引起,一旦解除病因,经过治疗,患者都可以恢复。
中医解读肌肉萎缩肌肉萎缩属中医痿症范畴,痿症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
导致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如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医院痿症科提示广大市民朋友做好勤洗手、少出门、进出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药不直接抑杀病毒,而是提高免疫功能)
医院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