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平静呼吸时呼吸肌的氧耗占总氧耗的5%,而严重呼吸困难时可超过30%。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会使得氧耗明显增加。通过呼吸康复可明显改善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问题。目前我科已逐步开展呼吸康复治疗。
1.什么是呼吸康复?
呼吸康复是基于对患者全面评估的为患者量身定做的一个综合干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运动训练、教育、行为改变等,目标是改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长期坚持从而改善健康情况。
2.呼吸康复作用
通过改善通气功能;改善换气功能;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呼吸做功等,进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增加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改善身心状态。
成人呼吸康复训练技术相对成熟,儿童呼吸康复在国内刚刚起步,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由于生理与解剖存在差异,配合程度存在差异,成人的治疗方法很可能不适合或不能应用于儿童。因此需结合宝宝的生理解剖特点进行训练!
3.儿童呼吸康复的适应症
1)呼吸道畸形: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气管支气管狭窄、扩张、软化等
2)先天性呼吸道功能障碍: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囊性纤维化(CF)
3)肺部感染后获得性疾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反复或持续性肺部感染(PID);支气管扩张等
4)神经肌肉疾病:脊肌萎缩症(SMA);吉兰巴雷综合症(GBS);脊髓损伤(SCI);脑性瘫痪(CP)
5)其他:反复呼吸道感染:原发免疫缺陷(PID);哮喘;影响呼吸的先天性心脏病;外伤、骨骼畸形。
4.哪些情况不适合呼吸康复训练
1)病情不稳,生命指征不平稳,静息血氧饱和度<90%。
2)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发作。
3)咯血、体弱不能耐受者
4)脑出血急性期(7~10d),颅内压高,颅内动脉瘤或动脉畸形,颅内手术后7d以内。
5)有活动性出血、咯血,低血压、肺水肿,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6)未引流的气胸、近期有肋骨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关节炎、关节活动受限者。
7)胸壁疼痛剧烈,肿瘤部位,肺栓塞/异物
5.呼吸康复前需要进行哪些评估
1)一般状态
2)呼吸:呼吸频率、呼吸模式、呼吸音、咳嗽、痰液
3)循环:血氧、血压、心率、心音、心律
4)神经系统
5)运动、言语、认知水平,肌力肌张力情况
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血气、肝肾功能等
7)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超声心动、影像学检查、骨质
8)口腔功能
6.呼吸康复治疗技术
1)呼吸训练
2)胸廓放松训练
3)体位排痰训练
4)呼吸肌训练
5)有氧运动
由于呼吸康复涉及的病种较多,患儿的病情程度不一。因此在这里就介绍几种常用而又简单的训练方法,让各位宝爸宝妈们也能参与到宝宝的呼吸康复过程中。
缩唇训练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
作用:增加气道阻力,减轻/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
目的:改善通气换气,减少肺内残气量
腹式呼吸训练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肌缓慢主动收缩,以增加腹内压力,有利于膈肌上提,将气缓缓呼出。每节做20次,呼吸频率以每分钟8~10次为宜。这方法能改善异常呼吸模式,减少呼吸辅助肌的使用。
体位引流
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根据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使病变部位痰液向主支气管引流。
咳嗽训练深呼吸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短暂屏住呼吸,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分布。关闭声门以增强气道中的压力,增加腹内压来进一步增加胸内压,声门突然打开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促使分泌物移动,随咳嗽排出体外。
温馨提示:训练过程中如有疑问务必咨询其康复治疗师,切不可盲目进行。
作者介绍
王景刚
副主任医师
年获得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儿童康复、儿童保健、儿内科工作至今。擅长早产儿、高危儿的运动发育评估、早期干预;脑瘫、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言语及智力障碍、肌张力异常、步态异常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组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信息来源:医院康复医学科
审稿顾问:曹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