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1型(X-linkedCharcot-Marie-Toothdisease,type1,CMTX1)是一种周围神经遗传病,由位于X染色体的编码缝隙连接蛋白32的GJB1基因突变导致。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下肢远端肌无力和萎缩,伴随远端感觉减退及腱反射减弱,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可逆的脑白质损害,可完全缓解。
MRI表现为可逆性的双侧胼胝体、放射冠区、内囊后肢的多发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弥散受限,无强化(见图1)。肌电图检查对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确诊有赖于基因检测。
图1:CMTX1双侧胼胝体、放射冠区、内囊后肢的多发对称性DWI高信号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disease,CMT)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1/,其中由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32(Cx32)基因突变引起的X-连锁显性腓骨肌萎缩症(X-linkeddominantCharcot-Marie-Toothdisease)又称CMTX1是第二常见的类型,占整个CMT的4.1%~9.8%。
周围神经系统中Cx32分布于郎飞氏节的节旁区和施-兰切迹处,在同一雪旺氏细胞的不同片层之间形成自身间隙连接通道,介导小于1KDa的离子、代谢产物及信号分子等快速弥散至轴索外膜,为直接的电和代谢偶联提供特殊通道。这一通道对轴索的存活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是髓鞘-轴索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
Cx32突变导致连接蛋白正常功能丧失和/或毒性功能获得均可能引起髓鞘功能改变、髓鞘-轴索相互作用异常,从能引起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中Cx32与Cx29、Cx47共同分布在少突胶质细胞上,形成杂合间隙连接通道。目前已有动物实验证实Cx32突变导致雪旺氏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功能丧失,引发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髓鞘化障碍。
参考文献(略)
声明:本病例或者论文材料,均由本人整理总结自网络,都是为了方便医者同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开拓视野。如有疏漏或不妥之处,请各位指出提醒,本人将作出相应修改,谢谢!欢迎转发,欢迎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