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但患者往往对其存在一些误区:
一、腰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腰痛分为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急性腰痛多为肌肉源性,一般经休息、理疗等对症治疗可以缓解,常规不需任何影像学检查。但如果腰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反复腰痛,则需进一步检查。腰痛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腰痛。慢性腰痛分特异性腰痛和非特异性腰痛。特异性腰痛就是有明确病因的,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骨折或炎症性疾病等。非特异性腰痛常没有明确的病因,可能为椎间盘、小关节或骶髂关节源性,也可能是神经源性。因此,不是所有腰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二、检查报告写的是腰椎间盘突出,是不是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通过腰椎MRI或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很常见,尤其是老年人,随着椎体和椎间盘退变,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突出更为常见。但大多椎间盘轻度膨出或突出,并不引起临床症状。如果单纯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突出,而没有临床症状,则不能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当患者就诊时,临床医生会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只有患者有腰椎突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特征一致,临床医师才会给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报告是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并不是最终诊断结果。因此,就医时携带影像学片子比报告更重要。请相信医生最后的“临床诊断”,不要自己过度解读影像报告。
三、是腰椎间盘突出越大,症状就越重吗?
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位置、大小及周围炎症、症状耐受反应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关键要看突出的椎间盘对脊神经和/或马尾神经的影响大小。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临床症状,除了机械压迫的因素外,还有退变组织诱导的炎症反应。有些突出很小,但局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引起比较剧烈的临床症状;而有些椎间盘突出很明显,但由于没有压迫神经、局部炎症反应轻微,可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同样是腰椎间盘突出,有些人可能痛不欲生,而有些人却是安然无恙。
椎间盘病变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
不同位置的腰椎间盘突出(横断面)四、同样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他的是腰腿疼而我的是腿麻?
我们的腰椎周围有丰富的肌肉和韧带组织,可以为我们的腰椎提供强大的保护。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腰部过度的负荷,我们往往会出现腰痛。早起腰痛往往是肌肉或韧带疲劳引起的损伤。所以刚开始出现的腰痛,是给我们一个警示——我们的腰椎已经超负荷了。这个时候,只要我们适当休息,改变不良姿势,症状就可以缓解。但如果我们还听之任之,由于肌肉和韧带的疲劳,保护能力下降,我们的椎间盘将受到损害,出现纤维环和髓核的退变,出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同时由于腰椎稳定性下降,腰椎会出现骨刺增生。椎间盘退变和小关节退变均可引起腰痛。如果突出的椎间压迫或刺激神经,则出现腰痛和腿部的放射痛。早期神经受累表现为疼痛和痛觉过敏(对疼痛过度敏感)。如果神经受到长时间较重压迫,则表现为麻木。如果神经压迫继续加重,肌肉组织得不到神经的营养作用,将出现肌肉萎缩。所以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是逐步加重的过程,而解除神经压迫后,恢复的过程同样如此。所以,同样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恢复顺序
五、拍过腰椎MRI了,为啥还要拍CT和X线呢?
MRI对软组织分辨能力强,腰椎间盘和神经都属于软组织,所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选检查为MRI。X线和CT对骨组织分辨能力强于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不仅要了解是否椎间盘突出,还要了解脊柱的骨性结构。X线能清晰显示腰椎大体结构,如是否有侧凸、生理曲度是否正常、椎体是否有滑脱、椎间隙高度是否降低、是否有骨赘形成等;CT能了解突出的椎间盘是否有钙化、小关节是否有增生等,对于手术的患者,CT还可以评估椎弓根螺钉的进针角度。所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除了MRI,我们还需要进行X线和CT检查。
香蕉的大体、X线、CT和MRI检查情况图片来自网络腰椎CT示L5-S1椎间盘突出伴骨化六、该如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除存在明显大小便、性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症状或严重足下垂、肌萎缩等脊神经明显受损症状外,均应首选保守治疗,包括休息、腰背肌功能锻炼、药物、理疗等。如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需手术干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明显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味的追求过度、无效的保守治疗会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对于病程较长,神经压迫较重,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肢体瘫痪的患者,即便手术,也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不能恢复。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对神经的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而神经的恢复则靠神经自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只要病情不进展,治疗就是有效的。
七、微创手术复发率高吗?
所有治疗的前提是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合适休息,适度功能锻炼。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的治疗都很难起效。
具体选择微创手术还是传统开放手术,需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共同决策适合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案。但值得一提的是,微创是一种理念,微创手术不仅仅是椎间孔镜,显微镜、通道下、小切口等也都属于微创范畴。
椎间孔镜(左)、显微镜(中)和通道(右)辅助下髓核摘除术微创髓核摘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5%左右),但正常的椎间盘都有突出的可能,更何况已经“坏”的、经过修理过的椎间盘呢。预防术后复发,关键在于术后如何“保养”,避免诱发突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姿势。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均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总之,科学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走出“别人都说”的误区,医院,配合医生进行腰突症的规范化治疗。
本文参考网络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