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脖子脊柱被人敲断,28年后,他终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323/6987607.html

作者

花瓣志

来源

花瓣志(ID:iihuacao)

历经磨难,不过是想做回普通人。

你相信这样一个事情么?把大腿、脖子、脊柱先后打断,修复其中侧弯的部分,然后重新接上,最后病人能康复。这如电影中的情节,现实中似乎不大可能。但就是这样难以想象的事,却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它就医院,一群医生和一名患者上演了一段医学上的传奇。纪录片《打开折叠人生》记下了这一切。这一场惊心动魄,每一次都触动着看客的神经,每看一次,都会泪目。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用了半辈子的时间,只为了变成正常人。1他叫李华,是一名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患者,也是世界上罕见的“3-on折叠人”。自患病以来,身子逐渐弯曲,生活全由母亲来照顾。母亲40岁那年就开始带他四处求医,今年已经71了。在儿子病的这几十年里,求医、烧香、拜佛,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方法她都用过了。如她所言,哪里说治得好,就去哪里。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钱也花光了,病就是没治好,前后忙碌奔波,却始终没有效果。李华的病到底有多可怕?按照他的主治医生陶惠人教授的解答,如果这个病症变成重度的,会压迫心肺,造成心肺功能障碍,致使病人夭折。也可能会压迫脊髓,使病人有截瘫的可能。通俗来讲,就是一句话:瘫痪率和死亡率特别高。儿子的病久久不能痊愈,母亲也满脸的愁容。她最担心的是,(儿子的病)治不好,等我死了,谁来照顾他?后来,医院的陶惠人医生能看好这个病,母子两人从老家湖南辗转来到了深圳。病床上,李华用自己最喜欢的口琴吹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2在李华之前,陶惠人医生已经接手过很多类似病例。尽管有着相关的手术经验,但看到李华的症状之后,还是感觉很有压力。这手术很难么?陶医生举了一个很简单、形象的例子,“从我们医疗技术的角度,他是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陶惠人教授用了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把手术的方案定下来;为了能让李华能耐受住这个手术,他还用了两到三个月去调整李华的身体状况。最终,确定了四步手术方案。这四步手术如果分开来看的话,并不算新的手术,但如今需要将它们组合起来完成,却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麻醉科、脊柱科、关节外科、感染科等不同科室的通力协作。对医生和病人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手术开始前的15小时里,陶医生对李华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术前交谈:一旦出现风险,会出现失血性休克、截瘫,甚至更严重的时候威胁生命。风险自然是有,妈妈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次。3手术前一天,在关于这个手术的专题会上,确定下了最终的手术方案。年8月15日,按照此前的手术方案计划,李华被推进了手术室。随着手术室灯光的亮起,“战斗”打响了。第一期进行的手术方案,是双侧股骨颈截骨。由于李华长时间处于弓着身子坐着的状态,髋关节挛缩僵硬在了一个屈曲状态,使他的腿和嘴挨得特别近。而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要将他的腿离开嘴一部分。然后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为脊柱手术体位提供可能。手术刚开始就遇到了困难。由于病人身体条件受限,医生没法了解气道情况,麻醉插管一直插不上!如果插管插不上,就意味着这场手术没法继续进行下去,那也就只能放弃治疗!病房内,仪器设备还在运转,医生也在想办法解决难题;病房外,李华的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的等待,泪水早已湿透了她的脸颊,她等待着能有奇迹发生在儿子身上。漫长的3个小时之后,手术室里传来了阵阵掌声,这更像是一首凯旋乐。告诉病房外的母亲,第一次手术,成功了!13天后,第二期手术开始了......这一期,主要是颈椎截骨矫形。即在颈胸交界的部位,把脖子打断,然后把头抬起来以后,再重新把脖子接上。而且,瘫痪的可能性,特别大!心疼,怎么不心疼啊,二十多年来辛苦,这样的苦,他吃一点苦没关系的。病房外的母亲是这么说。手术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6小时34分,李华挺了过来。当手术室的门打开的那一刻,妈妈赶忙走了过去,护士激动地告诉她:看到了么。你儿子的头终于抬起来了。我们今天是第一次看见李华的全脸。那天的病房里,李华终于可以正常的看一场篮球比赛了......病床上,他还用口琴吹起了那首《东方红》,这是他最喜欢的音乐之一。因为他感觉这首音乐给了他满满的能量。4前两期手术的成功,也给了李华和主治医生很大的信心和勇气。9月18日,李华再一次被推进手术室。这一次,需要做的是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正,其目的便是要恢复正常的直立曲度,使直立成为可能。尽管前面两步都完成了,这一步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李华本身就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当钉子打到骨头上的时候,会特别松,很容易就拔出来。这也存在着很大的瘫痪风险。奇迹再一次在他的身上诞生,如果后续不会被感染,就只需要等待慢慢恢复了。可,术后,李华还是出现了低烧状态,第一反应,会不会是感染了?坚强的人,运气从来都不会差。只是多次手术后的炎症反应,消炎处理后,炎症也随之消失。那一刻,挂在李华妈妈脸上二十多年的愁容,终于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喜悦。这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由于病人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四次手术,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差,抵抗力也会越来越低。第四次手术的时间,也是推了又推。10月31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四次手术,拉开序幕......这最后一次手术,是双侧髋关节置换,使行走成为可能。7个小时的等待,没有辜负病房外的母亲。手术宣告成功,在支具的辅助下,他终于可以行走了。5今年三月,李华康复出院。从患病到康复,这条路,李华和他的妈妈走了二十多年。对李华来说,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没有倒在半路,尽管过程艰辛,他依然坚持走完了这条充满着荆棘和坎坷的路。对儿子二十多年的悉心陪伴,李华的妈妈也承受了太多岁月的侵蚀。或许,在她的眼里,看到儿子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所受的磨难,也值了。当大家都在欢呼为李华的康复庆祝时,很少有人注意到手术后的陶惠人医生,默默地给妻子回了一个做完了,刚做完,都挺顺的。我休息一会了。一字一言中,更多的还是欣慰。出院那天,李华的妈妈再一次流下了泪水,这一次,没有心酸和痛楚,只有感动和欣慰。回看李华这几十年的岁月,历经磨难,最后他也不过只是想做回一个普通人。有些人,明明那么不如意,却还在那么努力地活着。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坚强。人生的奇迹就该由自己来书写,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他都还在坚持,我们呢?

作者简介:这篇文章来源于花瓣志(ID:iihuacao),她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去感受温暖。你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还记得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gr/5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