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痛心!山东临沂一户普通人家不满周岁的女儿患上罕见病,全身不能动弹。
揪心!治疗这种罕见病终于有了特效药,可是得知打一针要花费70万,一年需要万。
这对于家境贫困以打工维持的这户人家,这笔费用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这位女婴名为小心妤,患的是脊髓性肌萎缩症。她爸爸和妈妈向紫牛新闻记者叙述了为女儿治病的经过,以及现在面临的困境。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得知,这种名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有效治疗药物本月10日刚刚在国内投入使用,全国已有20位病婴注射了该药,一位病婴的母亲反映注射后孩子的病情已经有所改善,但和小心妤一样,面临着后续治疗资金的困境。那么,这种药物为何如此昂贵?小心妤们面临的困境能否解决?请看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痛心!女儿患病全身不能动
小心妤今年不满一岁,年11月6日,她带着父母满心的期待,在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出生。女儿的降生给刘华和王梅夫妻俩带来了喜悦,尤其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让人疼爱不已。但没过几天,王梅发现了异样,小心妤对声音似乎不敏感。医院检查,护士将一个铁桶扔在地上,发出巨响,小心妤却睁着懵懂的眼睛没有任何反应,最终被医生确诊为听力障碍。
小心妤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尽管如此,小心妤甜美的笑容依然为夫妇俩带来了幸福。然而命运又和这个家庭开了一个玩笑,随着小心妤的成长,王梅又发现她不像别的宝宝那样常会摆动手脚,最初她以为女儿性格比较安静,但没过多久,她察觉小心妤连腿都抬不起来,看起来全身没有力气。
躺在床上需要仪器辅助呼吸的小心妤
刘华和王梅又医院检查,结果让两人跌入谷底,孩子被诊断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
医生告诉王梅,这是一种罕见病,尚没有特别有效的治愈手段,患儿日后不能自主活动、吞咽困难,甚至影响呼吸。医生建议王梅和刘华也去做一下检查,结果显示两人都是此病的隐性基因携带者。
“患儿不能动”是一种什么病?
SMA是什么病?导致小心妤和其他患儿“全身不能动”?为她确诊的主治医生、医院门诊部的孙主任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小心妤患的脊髓性肌萎缩是很严重的一种病,不治疗的话到2岁孩子就没了。最新的治疗药物叫‘诺西那生钠’,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已开展注射治疗,医院目前还没开展。这种药物较为昂贵,一支仅有5ml,价格为元,根据患儿自身的情况注射,并且可能需要终身用药。”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据悉,脊髓性肌萎缩(SpinalMuscularAtrophy,简称SMA)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罕见基因病,属于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该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1/。患儿位于脊髓前角和下脑干中的运动神经元丢失、变性,从而导致严重的肌肉萎缩、无力,连普通的翻身、蹬腿、爬行都难以实现,最终可能丧失行走能力,并出现呼吸、吞咽障碍。如果不进行治疗,大多数患儿无法存活到两岁。
确诊病情后,小心妤从年8月19日到9月19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住院治疗了一个月的时间。因为病情严重不能吃东西,小心妤只能挂营养液,用鼻饲管进食,原本白嫩的面色因为呼吸困难而发紫。
小心妤躺在床上,用呼吸机吸氧
此外,脊髓性肌萎缩症伴有各种并发症,小心妤还患上肺炎、重度营养不良,并出现心肌损害、上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症状。
9月19日,因为肺炎加重,夫妻俩凌晨又带着孩子转院到了首都儿医院的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看着女儿日益消瘦的面庞,刘华和王梅都在心里祈祷会有奇迹发生。
与此同时,夫妻俩加入了一个SMA患儿群,和其他家长了解“诺西那生钠”的注射情况,得知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部分国大药房可以购买。尽管给小心妤治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已经负债,但为了救孩子,两人开始了漫漫筹钱路。
家中卧室成病房,
医疗仪器摆满治疗间
10月10日,随着肺部病情好转,小心妤出院回到家中。出院前,医生叮嘱王梅和刘华,脊髓性肌萎缩症带来的呼吸和吞咽困难随时可能危及孩子生命,家中一定要备好呼吸机、血氧仪等一系列医疗设备辅助小心妤的生活,王梅和刘华一一记下来准备。
小心妤的母亲王梅讲述孩子的病情
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王梅时,她正在沂水县城租的房子里用生理盐水给小心妤洗胃。“医院回来后,孩子的胃出血情况明显好了很多。”说话时,小心妤在旁边一直咿咿呀呀地哼叫,王梅温柔地轻声哄着女儿,“洗胃的时候她会难受,但又说不出话,我和她爸爸就哄她。”躺在床上的小心妤几乎不太能动,脸上戴着面罩,用一根管子连接到呼吸机,完成一吸一呼的动作,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忽闪着看向妈妈,这种美丽却让王梅更心酸,她说,如果病情变严重,可能以后眼睛也不能动。
如今,王梅和刘华带小心妤住在沂水县城一个租的老房子里,卧室成了女儿的病房,进出卧室的人都要戴上口罩,房间里的床上除了摆满各种女儿喜欢的玩具,其他全是医疗机器。王梅一一对紫牛新闻记者介绍:“有呼吸机、吸痰机、雾化仪、血氧仪、咳痰机,这是每天都必须给孩子要用的,还有一次性手套、导管,制氧机还没买,价格太贵了。”掀开小心妤身上盖的被子,可以看见她的小腿肌肉已经萎缩无力,王梅轻轻地捏了捏女儿的腿,松松的皮肤可以拉起来许多,看起来毫无弹性。
小心妤腿上松松的皮肤可以拉出来很多
11个月的孩子,体重才十来斤。虽然不能说话,但身体实在难受的时候,小姑娘的眼里也会不停泛着泪花。每当孩子睡着时,家里一下就会变得安静起来,只有血氧仪发出的“滴滴滴”声,让王梅的神经时刻紧绷着。
小心妤的眼里也会不停泛着泪花
因为女儿身边一刻也不能离人,王梅和刘华不得不放弃了工作,24小时轮换照顾。每当小心妤因病痛发出呻吟时,爸爸妈妈就会轻轻地拍拍她安抚情绪,告诉女儿父母一直陪在身边。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医药费又高昂,但夫妻俩却始终没想过放弃。“从孩子生病到现在已经花了20多万元,我们现在还在给孩子筹70万一支的治疗药,而且这个药可能需要用好几支。现在看病的钱有父母给的,有借的,还有其它各种方式筹的钱,我们希望她能好起来。”
“70万元打一针”
到底是什么药?
从人们开始认识SMA后的年间,全世界对于SMA的治疗措施仅限于呼吸支持、营养支持、骨科矫形等辅助治疗方法。然而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SMA治疗研究。据报道,专门的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于年开始临床研究,显示出了良好的获益风险比。针对致病原因可提高SMA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变SMA的疾病进程。
年12月及年6月,该药先后在美国及欧盟获得孤儿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