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ldquo轮椅女孩rdqu

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有一位特殊的大一新生,她叫徐瑞阳,来自云南昆明,2岁便查出脊肌萎缩症,医生当时断言她活不过4岁。可今年,18岁的她以分的高分考入四川外国语大学,把无数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她说:“要把自己过成一朵花”。四百万分之一的幸运

△视频来源于央视新闻

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泰语课堂上,我们见到了徐瑞阳,她坐在为她特制的轮椅里,全身骨头变了形,在别人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举手、翻书、写字,对她而言,都是一场场巨大的考验。

徐瑞阳两岁时被诊断为脊肌萎缩症,这种病会让肌肉不可逆的萎缩,骨头会严重变形。为了给女儿治病,徐瑞阳的父母想尽各种办法,带她四处求医,但是病情依然没有好转,他们开始接受这个现实。徐瑞阳的父亲徐俊波告诉记者:“四百万分之一,我们在这样的几率当中拥有这样一个孩子,这是老天对我们的一种独特的礼物,善待她。”

用努力和付出有尊严地活着

徐俊波夫妇从来不去想自己的女儿还有多少日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徐瑞阳的父亲,开始对她进行各种看似不可能的训练。

徐瑞阳的父亲说,她最早吃饭的时候用手抓着吃,不会用筷子,也不会用勺,当时我就是把饭碗收掉,你不用勺,你不用筷,你就饿着,因为这以后是你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徐瑞阳从三四岁开始就学识字写字,她要使劲握着笔用力去写,如果字写得轻飘飘的,比较模糊的话,要擦掉重写,那个时候经常整页整页地擦掉。那时徐瑞阳的手完全使不上劲,别说写字,拿笔都困难。

徐瑞阳也抱怨过:“那么难,为什么还要让我做。”慢慢地,自己就明白了,看着自己的字甚至比那些和她同龄的没有疾病的孩子写得更好的时候,自己就会觉得很骄傲。

徐瑞阳父亲徐俊波:通过她自己的付出,赢得自己的尊严,一个孩子有尊严了,其实她也就得到尊重了。

吃饭、写字只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为了让孩子的世界更丰富和充实,徐俊波夫妇从徐瑞阳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她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旅游,徐瑞阳的父母觉得,要让自己的孩子不只是活着,而是有尊严地活着。

徐瑞阳的父母都是教师,只要他们寒暑假带学生出去,就一定也会带着徐瑞阳。而大部分时候,徐瑞阳都是被父亲这样背着,有时候一背就是几个小时,就算在冰天雪地,徐瑞阳和父亲前胸贴着后背,也会热得汗水浸透全身。

徐瑞阳的父亲表示,看到孩子眼光当中对未知世界那种渴求的时候,你只有一个念头,让孩子更多地认识一些东西,你背起的不是一个孩子,背起的是孩子的认知世界、认识更广阔天地的一种机会。

一开始父母带着她出去很不方便,下车、上车都要抱,收轮椅、摆轮椅,很多时候还得一路背。轮椅上的徐瑞阳除了受到不少善意,也会有尴尬。

走的地方多了,徐瑞阳开始更坦然地面对别人看她的眼光,她也在旅行中不断成长,慢慢地,父亲发现,徐瑞阳给他们带来的小惊喜,开始超过带着她曾经经历的种种不便。

“她的英语很好,没有她,我们就觉得玩得很乏味的,过安检也好,人家一看到她,都是以我们家庭为单位首先让我们过去。”徐瑞阳的父亲说。

美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小小的徐瑞阳在父母的陪伴下去过了近20个国家,也是在游历世界的过程中,她爱上了外语,立下了未来的目标。

“要把自己过成一朵花”

今年,徐瑞阳该参加高考了,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申请了高考延时,在等待了2个月后,高考前三天,终于得到了回复。

徐瑞阳:一块大石头落地了,比如说我翻卷子会很慢,我就要压缩更多的思考的时间来用在翻卷子上。批准下来了以后感觉高考的信心又多添了一分吧。

考虑到徐瑞阳的实际情况,云南省特批徐瑞阳每科可以延长30%的考试时间,并专门为她开设了一个人的考场,而徐瑞阳也正常发挥,以分的成绩考取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翻开了自己人生新的一页。

上了大学的徐瑞阳,跟其他所有同龄的女孩子一样,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她的话说:要把自己过成一朵花。

为了照顾徐瑞阳的生活,父母为她请了一位阿姨,学校也专门为她腾出了宿舍楼一楼的学生活动室作为她和阿姨的寝室。乐观的徐瑞阳在大学校园里收获了许多新友情。

在徐瑞阳的寝室里,贴满了她偶像的海报,原来,徐瑞阳还是个追星族。徐瑞阳还参加了学校的通讯社,每周都要写稿、制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zl/5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