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T值30,能确诊是骨质疏松

王芳,女,今年60岁,近几年一直被腰背疼痛、关节僵直所困扰,而且易出现轻微驼背,后来在子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她做个腰椎X射线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结果显示王芳腰椎椎体压缩骨折,T值为-3.0,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的诊断一般是依靠骨密度(BMD)检查。骨密度检查适用于所有骨质疏松风险的人群,当然了,也包括年轻人,它不光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还是预测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危险性的重要指标。骨密度通常用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基于骨密度检查的诊断标准如下:正常:T值>-1;骨量低下:-2.5<T值<-1;骨质疏松:T值<-2.5;重度骨质疏松:T值<-2.5,且伴有脆性骨折;注:T值主要用于表示5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的骨密度水平。对于绝经前女性、50岁以下男性及儿童,建议用Z值表示骨密度水平。骨质疏松: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是非常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一种以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以骨骼疼痛、骨骼脆性增加以及易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尤其是绝经期后的女性更为常见,这是因为女性在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代谢失调,骨吸收远大于骨形成,进而造成骨量快速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尽管是人体老化和退化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但是也对人们健康也造成严重威胁。比如骨质疏松会让人身高变矮、驼背、脊柱变形、骨骼疼痛,严重的还会造成骨折。如果长期卧床,缺乏锻炼,使血液循环速度减缓,还会导致肌肉萎缩,引起肺炎、心脑血管病等,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绝不亚于其他严重疾病。因此,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从最大程度上减缓骨质疏松的到来。预防骨质疏松,该如何正确补钙?许多中老年人特别注重保养,经常通过吃钙片来预防骨质疏松。当然,补钙应作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增加绿叶蔬菜、豆制品、奶制品、海带、紫菜等富含钙的食物,也可以每天补充-mg的钙剂来预防骨质疏松。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天天吃钙片,可到头来补来补去,一检查骨密度还是骨质疏松、还会骨折。这是为什么呢?这当然是补钙的方法不对!正确补钙,可别落下了这3种营养的补充!1、胶原蛋白:促进钙沉积在骨骼,让骨骼更坚韧要知道,我们的骨骼中有约33%的胶原蛋白构成,胶原蛋白就像是许多细长纤维形成网,构成了一张基质大网,让我们的骨骼变得非常坚韧。之后,钙、磷等矿物质才得以沉积在胶原蛋白基质网的空隙中,进而让我们的骨骼更加坚固。如果我们只是补钙,而不注意补充胶原蛋白,那么补再多的钙也没法沉积在骨骼,就会造成骨骼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更易骨折等。这不光造成金钱的浪费,未吸收的钙还极易在体内积累造成结石,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补充建议:食物中的胶原蛋白一般分子量较大,很难被人体吸收,因此建议可每天补充5-10克的优质骨胶原来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2、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增加钙的吸收利用率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进而增加对饮食或钙剂中钙的吸收利用率。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更加无法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如果只补钙而忽略对维生素D的补充,即使吃进再多的钙,也会让它在肠道就白白流失了。补充建议:沙丁鱼、蛋黄、牛奶、鱼肝油都是不错的维生素食物来源,我们还可以通过晒太阳来让皮肤合成维生素D。当然了,也可以每天补充~U的维生素D来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3、维生素K2:参与钙和骨骼代谢的必需物质维生素K2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凝血功能外,还是参与钙和骨骼代谢的一种必需物质。维生素K2可作用于成骨细胞,促使其分泌的骨钙素羧化成具有活性的γ-羧化骨钙素,之后再与骨胶原一起结合成网状基质,进而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另外,维生素K2还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吸收的速度,进而增加骨密度。补充建议:维生素K2主要由肠道菌群合成,而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不断退化,肠道合成维生素K2的能力也不断下降,因此我们建议中老年人和绝经期后女性,需要在补钙、维生素D、骨胶原的基础上,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K2。什么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当然了,仅靠补充钙、维生素D、骨胶原蛋白、维生素K2等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治疗。如果具备以下的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就需要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雌激素类、双磷酸盐类等药物):骨质疏松患者,即T值<-2.5,不论是否有过骨折;骨量低下患者,即-2.5<T值<-1.0,并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危险因素(5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性、家族遗传史、体重过低、吸烟酗酒、久坐不动、长期营养不良、缺钙、患内分泌疾病等),无论是否发生过骨折;已发生过脆性骨折;OSTA筛查为高风险;注:OSTA指数计算方法是:(体重-年龄)×0.2,结果评定如下:低风险:OSTA指数>-1;中风险:-4<OSTA指数<-1高风险:OSTA指数<-4写在最后除以上的营养及药物治疗措施以外,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营养、适度运动、预防跌倒、注意劳逸结合也都是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的必备措施。骨质疏松早期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应该养成每年定期检查骨密度的习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zl/12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