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颈椎病的证型诊断要

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写在前面

昨天的文章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点击查看)。为大家整理了颈椎病发病因素;结构解剖;病因病机等。

今天小慈为大家对颈椎病的证型、临床检查、鉴别诊断等展开详细介绍。供参考学习,建议收藏便于查看。希望能帮助到您!

下期我们详解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证型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颈椎病常见有以下证型:

1椎骨错缝型

症状呈突然发作或突然加重,颈部摸诊可触及棘突、横突的偏凸,并有压痛,X光正位片显示该病变颈椎骨旋转倾斜的改变。

2气滞血瘀型

颈项疼痛剧烈,可向上放射到枕顶部向下放射到臂、指,颈部肌肉紧张,病变节段椎间隙摸诊有肿胀感,并可引出枕顶部或上肢的放射性神经痛。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3风寒外袭型

颈项疼痛僵硬,牵及臂指,头痛头重,畏寒,每遇天气变寒而加重。舌质淡,苔薄白或薄腻,脉浮紧。

4痰瘀交阻型

颈项疼痛,头晕目眩,沉重如裹;心悸,恶心,倦怠乏力嗜睡;咽部哽塞不利,咳喘痰多,胸闷胁胀,胃脘胀满,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

5肝肾亏虚型

颈项酸痛,腰膝酸软,头目昏沉,耳目失聪。偏于阳虚者面色桄白,肢体不温,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迟。偏于阴虚者面色潮红,舌红少苔有裂痕,脉沉细数。

6督阳不通型

下肢痿软,筋脉拘急,步履浪跄,甚则卧床不起;腰膝酸软,两便艰难,性功能障碍。舌质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二、临床检查

病人以坐势为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颈项活动幅度是否正常

术者立于病人背后,一手安抚病人肩部,另手扶其头部,将头颈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活动。注意其活动在何角度出现肢体放射痛,或沿何神经分布区放射。并注意其它症状的出现,有助于确定颈椎病的类型。

2触诊

触诊时术者立于病人后方,一手扶其头部。另手拇指由上而下逐个触摸颈椎棘突,可发现:

①患椎棘突偏离脊柱中心轴线;

②患椎后方项韧带剥离、钝厚、压痛或有索条状硬物;

③多数病人向棘突偏歪侧转头受限或有僵硬感;

④患椎平面棘突旁开一横指处可有压痛,并沿一定的神经分布区放射至伤侧上肢。

3伤侧肢体

注意伤侧肢体有无发凉、肌萎缩与肌力、肌张力等情况。

4临床试验

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闭气缩肛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对神经根型和推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5神经协同检查

颈神经根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支配肩胛部肌肉的神经根

应注意颈神经分布区的痛觉、触觉、温度觉有无改变,肱二头肌、三头肌腱反射有否减弱或消失,并注意下肢腱反射情况及有无病理反射。

6X线检查

在治疗前,为了协助或明确诊断,一般须拍照正、侧、斜位片。重点观察颈椎生理曲线、钩椎关节、关节突间关节、椎间开、椎间隙、棘突顺列、椎体缘等变化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断层照相,或脊髓、椎间盘、椎动脉造影等。

其它附助检查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如肌电图、心电图、脑电图等。

三、诊断要点

1颈型颈椎病

①反复出现“落枕”现象。

②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酸胀疼痛感。

③排除颈肩软组织风湿及颈椎损伤。

④颈椎平片可见退行性变化。

2神经根颈椎病

①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②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

③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

④物理检查提示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

3脊髓型颈椎病

占10%-15%。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

①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②出现脊髓长传导束受压的症状体征。

③脊髓损伤的平面不易确定,下肢运动与感觉障碍呈不完全性。

④脊髓损害症状呈波浪型逐渐发展和短暂缓解的趋势。

⑤X光平片显示椎体后缘明显骨质增生。

⑥CT、MRI片显示脊髓受骨赘及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压迫。

⑦排除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

4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等。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

①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②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③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头颈的位置有关。

④脑阻抗图提示椎动脉血流减少。

⑤排除椎动脉瘤等动脉本身的病变。

⑥X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化。

症状:

眩晕本型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

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主要表现为枕部、顶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颞部。多为发作性胀痛。

视觉障碍为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内自动恢复。是大脑后动脉及脑干内3、4、6脑神经核缺血所致。

猝倒是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即可继续正常活动。

其他还可有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①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②有慢性头痛史。

③出现上象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

④排除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⑤X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化。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

四、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片的提示和其它项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颈段脊髓肿瘤 病人可有颈、肩、枕、臂、手指疼痛或麻木。同侧上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出现软瘫),下肢为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出现硬瘫)。症状逐渐发展到对侧下肢,最后到达对侧上肢。受压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及运动障碍的情况,开始为布郎筛跨氏综合征的表现(在脊髓半侧损害时,伤部以下对侧痛觉、温觉消失),逐渐加重,最后呈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现象。

鉴别点:

①X线平片显示椎间孔扩大,椎体或椎弓破坏;

②脊髓碘油造影,可显示梗阻部造影剂呈倒杯状,脊椎穿刺奎氏试验阴性;

③在完全梗阻的病例,脑脊液呈黄色,易凝固,蛋白含量增高。

(2)原发性侧索硬化症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当其侵犯皮层脊髓运动束时,表现为双侧椎体束受损,肌张力增高,浅反射显示,多为其它硬化症的前驱症状。

鉴别点:

①无感觉障碍;

②腰穿奎氏试验通畅;

③脊髓造影无梗阻现象。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尚未明确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为脑运动核、皮层脊髓束和脊髓前角细胞受损害的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人的颈膨大部,起病缓慢。

主要症状是:

①上肢肌肉萎缩性瘫痪,小肌肉受累尤著,手呈鹰爪形。这是因为脊髓前角细胞受累所致;

②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③病变发展到脑干时,可发生延髓麻痹而死亡。

鉴别点:

①无感觉障碍;

②脊髓造影无阻塞现象。

2神经根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风湿病 (包括关节炎与肌肉筋膜炎)有颈肩痛、颈部活动受限及手部麻木等现象。

鉴别点:

①有多发部位疼痛史;②无放射性疼痛;③腱反射无改变;④麻木区不按脊神经节段分布。⑤服用抗风湿类药物后症状可以明显减轻。

(2)颈肋综合征 为肩部下垂时,前斜角肌压迫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而产生的症状。疼痛可向肩、肘、手部放射,尺侧手指发麻。

鉴别点:

①有血管症状,如手部发凉、发白或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X线片;正位片可提示,有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过长。

(3)心绞痛 颈椎病有左上肢或双侧上肢尺侧疼痛,同时合并有右侧胸大肌筋膜炎时,应与心绞痛鉴别,前者在压痛区局部封闭后可以止痛,后者则无肌肉的压痛点,发作时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心电图如有变化,服用硝酸甘油酯可以立即止痛。

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美尼尔氏症 又称发作性眩晕,是由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内耳迷路积水,内耳淋巴系统膨胀、压力升高,致使内耳末梢感受器缺氧和变性所致。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脉搏变慢及血压下降等。

鉴别点:

发病与大脑机能失调(包括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被动)有关,而不是由于颈部的活动所诱发。

(2)内听动脉栓塞 突然发生耳鸣、耳聋及眩晕,症状严重而且持续不减。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相鉴别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这类病人发作时心前区疼痛剧烈,伴有胸闷、气短,且只有一侧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痛,而没有颈脊神经根刺激体征。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服用酸甘油类药物时、症状可以缓解或者减轻。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关于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几个误区,你注意到了吗?

●带您了解师承公证现场——慈海教育年第11期一对一服务中医师承学员公证已完成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核——胃痛-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消渴-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

??热门视频推荐??专业成就不凡!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试!慈海教育,是您最正确的选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yz/9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