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
产后恢复,是指女性在生产结束之后,因为身体会变得相对虚弱、气血不足,需要一定的恢复和保养,这种恢复和保养被称为产后恢复。
产后做好这6件事,妈妈健康,宝宝茁壮成长。
1
子宫恢复
子宫在怀孕后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可从孕前的鸭梨大小变成产前西瓜大小。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逐渐恢复至孕前的状态,这个过程叫做子宫恢复。
一般情况下,在产后10天左右子宫就缩回到孕前的状态,4~6周后完全恢复,在此期间恶露的颜色由红变白,数量由多渐少。
产后如何促进子宫恢复呢?要及时按摩,将手放在子宫底顺时针打圈按摩,每次5-8分钟,每天1次。
要早开奶、早吸吮。宝宝吸吮母乳,会促进子宫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对子宫恢复有着尤为积极的作用。同样的,也可通过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产生相同的效果。
如果是去产康中心、月子中心,可以通过佳澜盆腔养护仪进行盆腔调理。利用汇聚超声原理,通过探头的温热效应对腹部进行按摩,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产后恶露排出。产后早期进行子宫保养,能够有效防止子宫恢复不良的发生。
2
盆底恢复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不断长大的胎儿会压迫盆底肌肉,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女性盆底肌损伤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大小便失控、子宫脱垂、夫妻生活不和谐等问题,如果受损的盆底肌肉不及时恢复,在女性进入更年期时,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这些现象会更加严重。
产后42天要及时进行盆底筛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做盆底恢复。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可选择的恢复方式有很多,比如:凯尔格运动、电刺激训练等。
3
骨盆和臀部恢复
一般女性的耻骨联合间隙为4-5mm,这个软骨间隙一部分由胶原蛋白构成,具有弹性,意味着软骨附着的关节更有缓冲性和可变性。怀孕后随着激素水平的改变,连接骨盆的韧带松弛,耻骨联合部位逐渐分开,到分娩时达到最大松弛,甚至会产生分离。耻骨联合分离具体表现为,下蹲时会感到耻骨处疼痛,延伸到腰背部及下肢酸痛,改变体位时加重,比如站立,上下楼梯,提重物。
妊娠时激素的改变,也会让臀部变得松弛下垂。产褥期过后,很多妈妈由于产后月子期完全不运动,脂肪在臀部堆积,变成大肥臀。
骨盆和臀部的损伤可以通过,骨盆带辅助固定,也可用按摩或针灸等方法缓解。当然,电刺激对耻骨联合分离痛的缓解也是见效飞快的。电刺激简单、经济、易于操作、风险小,不仅镇痛,还能加速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4
腹直肌分离恢复
如果产后几个月了还像挺着大肚子,当心了,这可能是腹直肌分离造成的!怀孕期间,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逐渐长大,腹壁所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腹白线被拉伸并变得薄弱,白线两侧的腹直肌松垮,腹直肌间距离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
除了运动恢复以外,躺着也能修复腹直肌的,那就是电刺激恢复。通过电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对腹部肌群进行强化,同时也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和改变骨盆的倾斜度。电刺激还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使肌肉牵拉,刺激生成新的胶原蛋白,缓解背部肌肉放松并达到镇痛效果。
5
腰部问题恢复
腰部常见问题有产后腰部疼痛、妊娠纹。
出现产后腰背痛,可以通过推拿按摩脊柱及臀部周围的肌肉、中药热敷等传统疗法进行缓解,瑜伽健身也会有些帮助。但最有效的,还是电刺激。电刺激不仅可以快速放松腰背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还可以让脊柱恢复稳定。等到肌肉得到放松、疼痛自然缓解,再结合正确的运动训练,脊柱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腰背痛自然也就不见了。
产后出现的妊娠纹也要尽早修复。妊娠纹一般是不可以逆转的,但是可以减轻、淡化。除了进行规律锻炼、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的摄入、热敷按摩、常补水以外,还可以利用电刺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沉积色素的代谢,淡化沉积色素条纹,改善微循环后的真皮层胶原蛋白合成加快,持续地增生新的肌原纤维,淡化妊娠纹。
6
心理恢复
不管是新手妈妈还是二胎妈妈,角色的转换可能让很多妈妈感到无所适从。从孕妇到新手妈妈的过渡是一个需要适应的阶段,要学会自我的心理调节,坦然的接受和面对生活的一切,避免出现产后抑郁。
遇到不舒畅的事情和负面情绪,要和家人多沟通,不要一个人默默消化。同时作为家庭成员,也要多关心产妇,了解她们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
写在最后
产后恢复是身体和身心的双结合的恢复,做好产后恢复不但能使形体更加漂亮,最主要的是对于妈妈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一定不要忽略产后修复的重要性。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