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髓损伤是如何分类的
脊髓损伤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有根据损伤的部位分类,如精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和骶髓损伤。也有根据损伤的程度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此外还有根据脊髓损伤的病理表现分为脊髓震荡、脊髓挫伤和脊髓横断等。
为判断脊髓损伤程度和预后,以往多采用年Frankel提出的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标准。年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提出新的脊髓神经损伤分类标准,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将脊髓损伤进行量化,便于进行统计和比较,是在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NA脊髓损伤S)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用积分方法来表示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方法,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先进的脊髓损伤评定方法,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二、什么是四肢瘫
四肢瘫指颈段脊髓损伤后上肢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包括躯干、盆腔脏器的功能损害,但不包括臂丛及椎管外神经损害,一般在第一胸椎脊髓水平以上损伤。
三、什么是完全性瘫痪(完全性截瘫)
完全性瘫痪相同于脊髓完全性损伤,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丧失,排便排尿功能障碍之外,骶段脊髓(第3、4骶椎)支配区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在脊髓圆锥完全损伤,则仅为括约肌失控,骶区感觉和运动丧失。
四、什么是不完全性瘫痪(不完全性截瘫)
不完全性截瘫相同于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或运动或括约肌功能不完全丧失,脊髓最低位即骶段脊髓支配区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保留,包括骶段感觉、肛门黏膜和皮肤连接处的感觉以及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部分保留。
五、什么是弛缓性瘫痪
肌肉的正常活动不仅受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细胞(下运动神经元)指挥,还受起源于大脑的高层次神经细胞(上运动神经元)调控和支配。如果正好在支配肌肉的脊髓平面损伤脊髓前角细胞,肌肉的随意性和反射性反应都消失,几周内肌肉将逐渐萎缩。除了支配的肌肉瘫痪外,还有肌张力降低,肌伸张反射消失,称为弛缓性瘫痪,又称软瘫。这是一种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也称低张力性肌肉瘫痪。
六、不同节段脊髓损伤造成的障碍程度有何不同
在脊髓遭受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抑制,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弛缓性瘫痪、深浅感觉和腱反射消失等变化,称为脊髓休克。脊髓损伤的程度不同,脊髓休克期的长短也不一致,在脊髓震荡或不完全脊髓损伤,脊髓休克期很短或无休克期,而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休克期可长达8周。
脊髓休克期过后脊髓损伤后的临床症状一方面取决于损伤破坏的程度和性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脊髓损伤的部位和平面。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和大小便功能障碍,此外不同平面的脊髓损伤还有其特殊的地方,如:1、第一至第四颈椎高位脊髓损伤后可使膈肌和其他呼吸肌肉瘫痪,病人呼吸困难,说话仅有鼻音,往往很快致命。2、颈髓损伤多导致四肢瘫痪,而第一胸椎脊髓以下的双手多导致下肢瘫痪,上肢活动正常。3、第六胸椎以上脊髓损伤后发生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的比例明显增高。4、骶髓以上损伤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尿失禁严重;而骶髓排尿中枢损伤后多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尿潴留居多。
上节内容:
第一节:脊髓与脊柱的关系以及脊髓损伤的原因
截瘫之家--值得白癜风怎么治疗好白癜风能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