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卫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围产与营养代谢学分会青年委员。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妇产科学围产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专业特长为产科学/围产医学,在围产期保健、产科各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治及处理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负责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及四川省卫健委课题各1项,主研及参研国家级、省部级、市级课题多项,获成都市科技进步奖1项。
熊菲,副教授,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儿童保健党支部书记,博士。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与行为儿科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童保健和行为发育学组副组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营养与喂养学组秘书,中国预防医学会四川省分会儿童保健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营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主要方向为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卫生厅课题2项,横向课题3项,参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等多项课题,发表SCI3篇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1部和教学专著1部、翻译专著2部,“小于胎龄儿的发生机制研究及长期规范化治疗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早产儿经口喂养多学科协作管理的系列研究”项目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二等奖。
刘洪倩,女,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学系/医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医院访问学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重点干预项目四川专家技术指导组组长,四川省产前诊断(筛查)技术专家组成员。具有遗传优生咨询、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自然流产诊断与治疗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各种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主要负责遗传病尤其是单基因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脊肌萎缩症等)的分子诊断及产前诊断、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遗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等。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遗传病产前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临床诊断与实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遗传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分会委员、国际产前诊断协会(ISPD)会员等。
苗娅莉,学术兼职: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委会生殖整复学组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美容整形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及抗衰老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亚洲医学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盆底医学研究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女性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妇产科分会创新技术与临床转化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妇产科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ofCancer、World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四川解剖学杂志》编委兼特约审稿专家。主笔《女性生殖整复定义与内涵--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专家共识》(《中国医疗美容》,);主笔《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安全共识--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协会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分会》(《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参与《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北京大学盆腔器官脱垂诊疗指南(草案)》及《北京大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疗指南(草案)》(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主持/主研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卫生部重点学科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北京自然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成都市科技局基金、北京大学-Ⅲ期及四川大学科研基金等十余项基金;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编译《女性生殖器整形学》、《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盆底疾病影像学及多学科临床实践》、《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图谱》、《盆腔解剖与妇产科手术图谱》、《中华妇产科学》(第三版)、《Danforth妇产科学》、《妇科手术彩色图解》、《妇产科手术精要与并发症》、《妇产科临床思维》、《妇产科疑难病例精粹》等十余部著作,编撰中华医学会《医院妇产科手术荟萃盆底重建专辑(一、二、三)》光盘。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04-10-(国)中国女性生殖整复激光技术培训。荣获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综合诊治模式探讨》华夏科技奖二等奖。
预约需知:
1.由于号源有限,对于报名者需先到营山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一次初诊,根据初诊情况筛选出符合远程门诊会诊的患者,最后在远程平台上完成预约挂号工作。
2.初诊应在远程会诊前两个工作日内完成。
3.营山县妇幼保健院的初诊属于正常的医疗活动,不属于远程门诊会诊范畴,将按照国家规定的门诊收费标准收取相关费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