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界的傲慢与偏见
如果要形容官方中医与民间中医的关系,借用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个标题似乎非常贴切。一些持有祖传秘方的中医,在当地数代行医,实践证明有口碑、有疗效,但主管部门认为,行医者不符合准入规定,不给行医执照。这样一来,让祖传的民间中医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要为上门求治的病人解除病痛,另一方面又因无行医资格,要承担非法行医的风险,有人称为悬崖上的草医。近年来,对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是政策到了下面执行时往往会出现偏差,甚至完全走样,真正能名正言顺挂牌行医的民间中医凤毛麟角。
在那些口若悬河的教授、专家眼里,祖传秘方全是旁门左道,不屑一顾,多数属于江湖骗术,所以从内心排斥。而民间中医则认为,官方中医一向对他们歧视打压,即使主动求助也是极端傲慢,根本没有兴趣与民间中医对话。他们只热衷于闭门造车,巧立课题,捞到好处,套取名目繁多的项目资金。新的中医政策表面上看,给确有专长人员,持有乡村医生行医证的人带来了希望,可事实上,祖传中医被官方的条条框框束缚了。比如私人中医针灸定性为非法行医,医院也得动手术,风险大,收费高,治疗效果让人失望。
面对众说纷纭的现象,究竟该听信哪一方的陈述?现在医疗这个话题太过复杂,简短的几句话不可能把复杂的中医问题说清楚。所以不妨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进行解读,或许更有直观的印象。
想了解一个行业并不容易,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深入一线采访,我真不知道医药行业会如此官僚,如此等级森严。在明清两朝,医院为最高权威机构,兼具卫生部、总医院、医学院和保健局四大功能。但是对于分布在民间的地方中医并没有严苛的制度,全凭自律。而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后,中医行业的官本位思想与等级意识日见森严。
年9月4日,由农工党中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召开。作为一次国际性的中医药盛会,惠州想借这个机会,大力打造罗浮山景区为中医药养生休闲基地。罗浮山作为道教圣地,由于葛洪的到来,使这座山声誉鹊起,与中医药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存留后世的中医著作《肘后备急方》,对屠呦呦来说有如神助。让她突破了科研瓶颈,成功研制出抗疟效果高达%的双氢青蒿素。年9月,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医学奖”;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后引起海内外学界对葛洪的白癜风好治么白癜风应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