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呈现年轻化,困扰着一大批白领和蓝领人群,如何预防和康复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探索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四大问题。
Q1: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哪些?
1、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
2、其次就是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
3、还有一种就是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椎管型)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Q2:腰椎间盘突出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
①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
②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少数病例甚至出现后凸畸形(多系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
③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④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相当于骶棘肌处。
⑤腰部活动范围:轻者可近于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则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甚至拒绝测试腰部活动度。一般病例主要是腰椎前屈、旋转及侧向活动受限;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后伸亦受影响。
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临床上对此组病例均应常规行大腿及小腿周径测量和各组肌肉肌力测试,并与健侧对比观察并记录之,再于治疗后再加以对比。
⑦感觉障碍:早期多表现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感觉完全消失者并不多见,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⑧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脊神经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腰5脊神经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第1骶神经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Q3: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检测方法?
方法一:屈颈试验,又名Lindner征。让患者站立、仰卧或端坐,检查者将手置于头顶,并使其前屈。如患侧下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反之为阴性。椎管型者阳性率高达95%以上。其机制主要是由于屈颈的同时,硬脊膜随之向上移位,以致使与突出物相接触的脊神经根遭受牵拉之故。本试验既简单、方便,又较为可靠,特别适用于门诊及急诊。
方法二:直腿抬高试验。让患者仰卧,使患膝在伸直状态下被向上抬举,测量被动抬高的角度并与健侧对比。本试验自年Forst首次提出以来已为大家所公认。本试验对愈是下方的神经根作用愈大,阳性检出率也愈高(抬举角度也愈小)。此外,突出物愈大,根袖处水肿及粘连愈广泛,则抬举角度愈小。
Q4: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策略是怎样的?
1、急性发病期应当卧木板床,采用封闭疗法,如有需要使用脱水剂。
2、平常生活使用督灸、暖宝宝可起到缓解腰痛之效。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4、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而且不能坐低于小腿高度的凳子。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坐姿和睡姿都是有要求的,看到以下图片。
5、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有可能还会造成椎间盘进一步突出。
6、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7、平时应该加强核心和竖脊肌的锻炼,防止腰椎间盘进一步突出。
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三个常用的核心训练动作,分别是平板支撑、小燕飞、臀桥。
竖脊肌的常用训练动作有山羊挺身和硬拉。
好的,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全部的内容,锻炼虽好,不过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哦!
想要学习更多正宗的运动康复知识,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