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康复医学基本知识问答

《医师分册》22康复医学22.1康复医学基本知识问答

背题模式

1.试述医学康复程序。

答案:

医学康复大体包括以下程序:(1)评价:通过问诊、诊察、化验、康复功能检查评定及诊断思考,根据残疾的原因、病期及经过、全身状况、现有残疾及并发症,以及精神、心理、智力状况、年龄、性别、社会及经济背景等,重点对残疾人的功能障碍进行综合评价。(2)设定预期目标:包括目标设定程序,目标的阶段性,目标设立的目的。(3)治疗程序表的制订:包括预防对策在内的各种治疗手段程序表。(4)治疗实施:根据总的治疗方针,按处方上的治疗种类实施。(5)再评价:根据进行治疗后病人的恢复情况,再次进行客观的判定,了解对方是否按预期恢复,据此修正和补充程序表。(6)决定去向:通过反复再评价,确认病人恢复已达顶点、症状已固定之后,决定病人今后的去向,如回归原工作还是换工作,并提出复职注意和限制事项。

2.试述脊髓损伤四瘫病人常出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答案:

(1)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头痛、大汗淋漓、憋气、皮肤潮红、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增高、烦躁等。引起这一反射亢进的原因是因损伤水平以下不良刺激如膀胱充盈、压疮、肌肉痉挛、便秘等。(2)处理:①血压升高,应采取头高位。②检查膀胱是否充盈,留置尿管是否通畅,并作出处理。③检查肛门大便是否淤积,有淤积应立即通便。④调整病人情绪。⑤药物对症处理。⑥如有深部感染,应予抗感染治疗。

3.脊髓损伤神经平面的评定标准是什么?脊髓休克期结束的评定标准是什么?

答案:

神经平面是指身体双侧有正常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阶段。确定损伤平面时应注意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在T~L节段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为依据。平面的确定是通过检查关键肌的徒手肌力和关键点的痛觉和轻触觉来确定的(关键点的确定是由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脊髓学会根据神经支配的特点选出的)。确定损伤平面时,该平面关键肌的肌力必须≥3级,该平面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必须正常。如SCI病人肱三头肌肌力≥3级,而伸腕肌肌力为5级,则损伤平面定为C7。在评定时,需同时检查身体两侧的运动损伤平面和感觉损伤平面,并分别记录(右:运动,左:运动;右:感觉,左:感觉)。出现以下两个指征之一即表示脊髓休克期的结束:可以引出球海绵体反射,损伤水平以下出现任何感觉运动或肌肉张力升高或痉挛。

4.试述物理疗法的定义及作用机制。

答案:

在现代医学中,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与物理方法,如电、光、声、磁、冷、热、机械和放射能等作用于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或理学疗法。物理疗法对人体的作用可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各种物理因子与物理方法直接引起局部组织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间接作用是指物理因子与物理方法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热、电化学或光化学的变化,而引起体液改变;或通过神经反射与经络穴位而发挥作用。

5.何谓电诊断?

答案:

电诊断是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应用定量的电流刺激来观察神经和肌肉的电兴奋性,从而诊断疾病的方法。电诊断包括直流-感应电测定、时值测定、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强度-频率曲线测定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反射检查、诱发电位等。

6.寒冷疗法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案:

寒冷疗法是利用冰、冰水、氯乙烷、干冰等将低温作用于人体表面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疗法。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使血管收缩继之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浮肿)和新陈代谢(抑制炎症),降低肌肉活动(抑制肌痉挛)。治疗开始时疼痛加重,继之减轻(寒冷麻醉,疼痛缓解)。常用于治疗外伤的急性期或后遗症,如疼痛、肿胀、落枕、烧伤、急性腰痛和关节炎的急性症状等。

7.试述骨折后的康复目标。

答案:

早期(骨折固定期):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后期(骨折愈合期):消除残余肿胀,软化和牵伸挛缩的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重新训练肌肉的协调性和灵巧性。

8.简述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答案:

(1)治疗作用:①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②增强心肺动能。③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④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⑤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2)临床应用: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疾病如四肢骨折、关节手术后、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内脏器官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9.步态分析有何意义?何谓步态周期和病理步态?

答案:

人类步态是一种主体活动,以双下肢为主,是人体多部位多种活动协调形成的一种行为。如果身体骨骼、关节、肌肉或神经伤残,则会产生病理步态。精神心理因素对步态也有影响,可导致步态异常。分析步态类型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评估,对病理机制进行研究,并决定如何使用矫形器、义肢之类的治疗措施。它是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可作诊断性治疗。(1)步态周期:是指以一足跟着地到同一足跟再次着地为止的连续性周期,称为总步态周期。包括站立期和摆动期(即举步期)。正常人站立期占60%~65%,摆动期占35%~40%。(2)病理步态(异常步态):产生异常步态的原因有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肌无力、肢体短缩、感觉障碍、运动不协调等。常见的病理步态有减痛步态(见于下肢疼痛、患肢无力),跨槛步态(见于足下垂),回旋步态(又称偏瘫步,见于足内翻),斜肩步态(见于双下肢不等长),股四头肌步态(见于股四头肌瘫痪、膝后伸,上身前倾),臀大肌步态(见于臀大肌瘫痪、髋伸无力、躯干后仰、步行时前后摆动、快步步幅短缩呈鹅步),臀中肌步态(见于臀中肌瘫痪、患侧骨盆抬高、躯干向健侧摆呈鸭步),前冲步态(见于帕金森病和其他基底节的疾病),剪刀或交叉步态(见于大脑性瘫痪),酩酊或醉汉步态(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10.物理因子治疗法的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有哪些?

答案:

物理治疗中的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因素,多数都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产生热量,血液循环旺盛和代谢增强,周围血管扩张,甚至血压下降,心跳、呼吸加快等反应。同时许多物理因素对于核酸、酶、生物膜以及能量代谢有显著的影响或某种作用。基于上述原因,物理因子治疗存在一些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如肿瘤、结核在没有使用足够量的抗癌、抗结核药物和其他治疗前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则可能引起结核、癌肿的扩散。如果在积极的、足够量的药物和其他有效处理下进行治疗,不但没有害,相反还可提高治疗效果。如利用发热治疗能提高肿瘤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局部药物浓度。发热治疗还可引起肿瘤细胞原生质体结构的破坏,溶酶体膜不稳定,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物理因子治疗对某些疾病或疾病的某一阶段是绝对禁忌的,如活动性出血期疾病或有出血倾向、高热、妇女月经期下腹部、体内金属存留部位、带有人工心脏起搏器者、机体极度衰弱者、皮肤感觉丧失者等,高频电疗、超声波、热疗等为绝对禁忌证。如特别需要者,要极为小心,采用高频电疗时,要用无热量。另外,病人对某些物理因子治疗过敏时,也视为禁忌证。

11.教育康复是指什么?

答案:

教育康复是指通过特殊教育而进行的康复活动,尤其是指对躯体器官有障碍和/或精神智力有障碍的儿童给予康复性的教育活动。如盲人需通过特殊的、不同于一般文字的盲文,聋哑人需通过特殊的、不同于一般言语的手语等方法进行教育。

12.试述康复领域和康复方式的含义。

答案:

(1)康复领域:康复是范围广泛的综合性事业,它包括医疗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护理、言语治疗、心理辅导、文体治疗、传统治疗、康复工程、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2)康复方式:有专业康复(IBR)、社区康复(CBR)和上门康复服务(CRS)。专业康复是指集中康复专业人才和利用较复杂先进的设备进行康复工作,医院中的康复科(部)、康复门诊、康复中心等。

13.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有哪些?

答案:

最常用的有肌力测定、关节活动度测定、步态分析、电诊断(包括古典的时值测定、强度-时间曲线、直流-感应电检查)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反射检查、诱发电位,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定、心理测验、智力测验、残损分析、心肺功能检查、代谢及有氧活动能力的测定,语言及视听能力检查与评定、职业能力检查与评定等。

14.试述磁疗的定义及其主要作用。

答案:

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病变部位或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磁疗。它的主要治疗作用有镇痛、镇静、消炎、消肿、降低血压。对胃肠道有减少渗出,促进吸收和影响运动功能的作用。磁疗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损伤、肌纤维组织炎、颈椎病、乳腺小叶增生、静脉炎、泌尿道结石、胆结石、腮腺导管结石、耳郭囊肿、中央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婴儿腹泻、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毛细血管瘤、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结肠炎、盆腔炎、月经不调等。

15.何谓制动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案:

由于疾病、外伤所致运动功能丧失,或因长期卧床和制动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综合征称为制动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如下:(1)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痛阈降低,运动功能减退,情绪失常,焦虑抑郁和智力缺陷等。(2)肌肉系统:常表现为肌力减退,耐力减退,肌肉萎缩,协调不良。(3)骨骼系统:骨质疏松,关节纤维变性与关节强直,活动障碍等。(4)心血管系统:常有心率加快,心力储备减少,直立性低血压;静脉血栓形成等。(5)呼吸系统:常表现为肺活量减少,最大主动通气量降低,通气/血流比值变化,咳嗽机制受限。(6)消化系统:食欲不振,便秘。(7)内分泌与泌尿系统:多尿,尿钠排出增加,尿钙过多,肾结石等。(8)皮肤系统:皮肤萎缩,压疮。

16.脑瘫的评定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

脑瘫的评定内容包括小儿身体发育,躯体发育,如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原始反射或姿势性反射、平衡反应、协调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步态),以及心理、智力及行为评定,语言功能评定,感、知觉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以及功能独立能力评定。

17.主动、被动运动的适应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案:

根据动力来源运动疗法可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这3种形式。主动运动需要肌力达到2级以上才能进行。被动运动指在运动时病人完全不用力、肌肉不收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由外力完成整个运动过程。它具有防止骨关节粘连僵直、肌萎缩,维持关节现有活动度并改善肢体血循环,提高整体功能的作用。被动运动常用于肌力2级,或者需要保持关节活动范围但又不能或者不宜进行主动运动的情况下,如按摩、关节松动术,器械持续性被动运动(CPM)和牵引治疗等。

18.简述超声波疗法的定义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范围

答案: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弹性振动波,它有与光波相似的物理性质。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超声波作用于人体时可产生微细按摩效应、温热效应、空化效应以及多种理化效应,在临床主要应用于软组织损伤、神经炎、神经痛等的治疗,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减少瘢痕形成,松解组织粘连,以及促进组织器官修复和功能改善等。

19.试述运动疗法的定义。

答案:

运动疗法又称治疗性运动,系通过力学的作用,根据疾病的特点和身体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和/或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病人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或被动运动方式来改善机体局部或整体功能,增强体魄,提高生活素质的一种治疗和/或锻练方法,也是康复医学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根据能量消耗可分为放松性运动、力量性运动、耐力性运动。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等速运动。根据动力来源可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20.如何预防和处理制动综合征?

答案:

包括感觉刺激,主动肌肉运动,恰当的姿势与活动范围的锻炼,心血管锻炼,被动倾斜(起立床),呼吸锻炼与咳嗽训练,适当的营养摄入,以及皮肤卫生等。

21.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目标各是什么?

答案:

(1)急性期: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尽快地从床上的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为主动运动训练创造条件。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活动,为恢复期功能训练做准备。(2)恢复期: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能力,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造,使病人重返社会。

22.试述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目的。

答案:

早期是防治各种并发症(炎症,水肿,再次损伤如烫伤、割伤等)。晚期是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促进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恢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最终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包括穿衣、进食、洗漱、如厕、入浴、室内移动(轮椅、拐杖支具)、交流(口头、笔谈)、起居以及与生活有关联的活动(家务劳动、缝纫、育儿、购物和上下车等)。评定方法是让病人实地进行每一项测验项目,通过观察以了解病人能够完成或不能完成哪些活动,并将病人的能力在质和量两方面与健全人进行比较,并做出其生活活动能力判定。常用的为三级评定,即完全自主、部分需人帮助、完全需人帮助。评定的方法有Barthel法、Katz法、PULSES法。

24.何谓社区康复?

答案: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地,依靠社区内自身的力量,包括残疾者本人、残疾者的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和技术,在基层具体条件下,以简便实用的方式向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教育或职业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也就是说,在社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土洋结合、因人而异地对残障问题进行预防和康复综合治理。它与专业康复是相辅相成的。强调残疾人参与、残疾人受益。

25.运动疗法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案:

运动疗法项目很多,不同于体育运动,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只要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一般无绝对禁忌证。从现代运动治疗学的范畴来看,在疾病急性期或各种原因卧床的重症病人,仍然可以实施适当的运动疗法,如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昏迷、心肌梗死急性期都可以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和自己完成远端肢体关节的主动运动。关键在于选择好适当的治疗项目,掌握好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疗法的相对禁忌证为感染性疾病、发热(体温38℃)、出血性疾病与出血倾向、器官功能失去代偿、严重衰弱,腹主动脉瘤等。

26.简述光疗法的定义、分类及临床应用。

答案:

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常用的有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等。红外线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痉挛和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劳损、扭伤和炎症等。紫外线是一种光化学辐射线,长波紫外线有抗过敏、抗佝偻病和治疗银屑病作用。中波紫外线有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刺激组织再生和上皮修复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及经常感冒者。短波紫外线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治疗软组织急性炎症。激光具有消炎、止痛、促进组织再生、降血压及切割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炎症、溃疡等。

27.简述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1)预防医学:侧重研究流行病学、卫生学、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以预防疾病的发生。采用社会措施、宣传教育与医学卫生方法等对疾病进行预防,也包括残疾的预防,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促进健康、特殊防护,此为一级预防。(2)临床医学:侧重研究疾病的诊断技术、治疗手段和处理方法,如手术、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也包括残疾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此为二级预防。(3)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它不只满足于做出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而侧重于研究病、伤、残所致各种障碍的原因、后果与恢复的可能性,以及恢复的方法。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病、伤、残所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与劳动能力,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康复治疗以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治等功能训练方法,以及代偿和重建等方法为主,辅以必要的手术、药物治疗。康复的核心是功能的康复和整体的康复,即必须从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教育、职业活动上进行全面康复,此为三级预防。

28.何谓职业康复?

答案:

残疾后需要重新就业时,必须通过对残疾后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残疾者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就业前训练,按照训练结果决定何种就业方式,并协助安排就业。职业康复是以促使残疾人能在职业上自立为目的的康复服务。

29.何谓康复促进技术?

答案:

康复促进技术是通过增加各种传入的感知觉刺激,如触摸、关节被动运动、皮肤表面冷热刺激、词语指示等,促进瘫痪肌群收缩或痉挛肌群放松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适当的持续性刺激,促使神经肌肉反应活跃,从而使某些医疗体操动作或日常生活活动得以完成,常用的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多用于治疗偏瘫及脑性瘫痪。

30.试述残疾分类。

答案:

残疾(障碍)是指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或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生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任何丧失和异常。根据国际残疾分类对残疾者自身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将残疾区分为以下3种水平。(1)病损(impairment,缺损、缺陷):为残疾的第一水平(属生物器官系统水平的残疾),病人只在解剖形态和/或生理、心理功能上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或结构功能的缺损丧失,但不一定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残疾(disability,能力障碍):为残疾的第二水平,由于残损使功能受限或缺乏,以致不能按正常的方式和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活动,是个体水平上的残疾,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残障(handicap,残废):为残疾第三水平,是社会水平上的障碍。功能和能力障碍的累积程度不仅影响到病人日常生活的独立进行,并已造成其经济、职业和社会等其他方面的不利,不能完成正常人对社会的作用。

31.简述温热治疗的临床应用范围。

答案:

温热疗法包括湿温布、热敷袋、石蜡、热气、蒸汽、温水喷淋及冲洗等。温热由于物理作用使组织温度升高,能促进炎症产物及废物溶解吸收,增强局部营养,并有消除肌肉痉挛及强直的作用,因此常用于外伤后疼痛、残肢痛、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性腰腿痛、手术后疼痛、肌肉痛等病,以缓解疼痛、缓解中枢性肌痉挛和肌强直。

32.作业治疗的定义和目的各是什么?作业治疗的评定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

作业治疗是一门指导病人参与选择性活动的科学和艺术。目的是消除病态,保持健康,增强病人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作业评定包括:感觉运动功能评定、认知综合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心理功能评定和环境评估。

33.试述电疗法的定义及分类。

答案:

用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电疗法。根据其采用的电流频率不同,常分为低频电疗法(采用0~Hz的低频电流)、中频电疗法(采用1~kHz的中频电流)、高频电疗法(采用~CHz的高频电流)三大类。低频电疗法包括有经皮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电刺激疗法等。中频电疗法包括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等。高频电疗法包括短波、超短波疗法、分米波疗法等。此外,还有直流电疗法、静电疗法等。

34.如何制订康复治疗处方?

答案:

康复处方与内服药的处方很不相同,治疗师要按照医师处方亲手进行治疗。康复医师要充分掌握有关康复的知识,治疗师也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由于康复医学涉及范围广泛,康复对象包括内科、骨科、肿瘤科、小儿科、神经科、精神科等专科病人,故制订康复治疗处方时应由专科医师与康复医师共同商讨后,由康复专科医师开出处方。处方要求有治疗目的、治疗项目、治疗部位、用量、治疗时间、次数、禁忌和注意事项等。现以右肩关节周围炎为例,以消炎止痛、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为目的康复处方举例如下。(1)超声波1.0~1.5W/cm右肩部治疗,移动法按摩5~10分钟,1次/d。或用超短波对置法微热量15min/次,1次/d。(2)右肩深按和揉捏运动:10~15分钟。(3)右肩主动和辅助运动:中度牵拉,肋木训练,头顶滑轮,用2.75kg砂袋作Codman锻炼,禁用暴力。

35.矫形器的使用目的是什么?

答案:

预防畸形,矫正肢体挛缩变形,保持功能位置,支持和稳定肢体和躯体,固定骨折部位,减轻疼痛,保护患病组织,抑制不随意运动,补偿功能活动。

云先生的口袋

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hz/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