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
男
48岁
全身僵硬疼痛,胸痛,双上肢感知差20余年
患者左大腿酸账麻木无力,爪型手,双手知觉差,偶尔抽搐,颈椎,胸椎有空洞、疼痛异常。年在当地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后行胸背部后正中入路椎管内病变探查术,术中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
查体:15年左大腿无力加重,左下肢远端肌力IV级,近端肌力III级,表现为上楼梯吃力,左大腿肌肉开始萎缩。18年治疗一年后依然没有效果,同时感小便困难。为进一步治疗,年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饮食尚可,精神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有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个人家族史。
肾虚髓空,气血亏虚不得充养;患肢麻木不仁知觉差,触之有感,肌力减退运动无力,脊柱弯曲或侧弯,形寒肢冷反应迟钝伴倦怠力乏,脉沉细涩,舌质淡胖,舌边齿痕。
治疗方案:五行肌康宁--通络扶元
治疗过程:
依据患者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脊髓空洞症诊断明确。鉴于存在肢体麻木及无力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伴肌肉萎缩。脊髓空洞较术后增大明显,根据患者为肾虚髓空,肾精不足,脾阳虚衰加重病情,故采用五行肌康宁--通络扶元,补肾填精、益髓健脑、补气活血调治。
五行肌康宁--通络扶元结合患者自身病因病机,脉象细涩调整内服药方,增加救必应、白芍、当归、黄芪、五味子等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又因患者胸部疼痛异常增加海马、夜交藤、追地风、通络止痛。上药水煎,每日***剂,**天一疗程,共服**个疗程。
患者在服用1个疗程后,汤药内产生的特效脊髓神经修复酶,在进入人体后快速作用于脊髓病灶处,对受损空洞的脊髓进行修复、营养、再生,使丧失的感觉神经系统重新建立并逐步增强,逐步恢复受损神经,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中医文献无相应病名,据其主症应属于中医“痿证”或“痹证”范畴。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理特征为脊髓内空洞形成、脊髓积水及胶质细胞增生。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阶段性、分离性疼痛、温度觉丧失,触觉及深感觉保存,肌肉萎缩、无力及皮肤营养障碍等。
年3月5日,第一治疗用了半个疗程药物,治疗现在情况已有了明显的好转,腿关节屈伸弧度增加,肢体肌力增加,胸部疼痛减少,机体正气逐步增加。
年5月12日,第二疗程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加强补益的中药,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有明显进步,日常自理能力有所恢复。
年8月11日,第三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左腿肌肉渐丰,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劳作,病情得到控制,未再加重。
年底,第四疗程后,因疫情不能到院,采取远程视频看诊,症状体征消失,身体活动如常,已无异样,后继续采取视频会诊。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其充在骨......肾不足则髓海空虚......”。
根据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运用中医——治大病必先祛邪而后扶正的治疗原则,对其进行辨别机体、拟定治疗方案,可以很好的为患者制定有差异的、针对行的、规范的、一人一方的中医药进行治疗,采用治养结合,对症调方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驱除病机、强壮体魄的效果。
刘泉鹏主任表示,我国传统医学早在《黄帝内经》就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则脑髓生”的记载,肾精不足,则不能生髓充盈,可导致肾虚髓空。采用辨证施治的理念以规范分型、安全有效的治疗、正确的保健措施为无数患者消除隐患,回归健康。
第一:保持乐观情绪。紧张、烦燥、焦虑、悲观等情绪变化,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导致肌跳加重、肌萎缩发展。
第二:劳逸要结合。功能锻炼过度会使骨骼肌疲劳,反而对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防止染上感冒、胃肠炎。患者的自身免疫机能低下,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力下降、肌跳加重、并引发肺部感染,从而使患者病情反复或加重。
第四:合理调配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