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男童患罕见病打一针需70万,国外只卖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这几天,家在辽宁沈阳的吴桐感到绝望,她是辽宁40多位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的家长之一,今年4月份,她2岁的儿子注射了第一针价格将近70万元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病情已经有明显好转,可接下来的一针还不知道钱该从哪里来,而更多的患儿家长则没有机会尝试这样昂贵的药物治疗。

对于这种一口痰都可以随时带走患儿生命的罕见病,只有两种选择,一种维持,需要注射70万元一针的“诺西那生钠”,另一种有效治疗,需要应用万元的天价药“Zolgensma”,不管哪种选择,如此巨额的药费,都把很多SMA患儿挡在了门外。

2岁男童的“怪病”:有效治疗需万元亲眼目睹小病友过世

吴桐的儿子赵启瑞今年2周岁,小家伙非常聪明,背英语单词、古诗、乘法口诀都有模有样的,十分惹人怜爱。可孩子的两条腿软得就像没有筋骨,两脚有明显的外翻症状。

赵启瑞在1岁多的时候,仍然不能扶站,坐都坐不稳,家里人都以为孩子只是发育迟缓,可到了中国医院,前后检查了一个多月,最后确诊是周围神经病,也叫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平均到1万个人里会有一个病例,属于罕见病。

住院期间,吴桐经历的一件事让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给孩子治疗。吴桐回忆,与她儿子同病房的一个小病友感冒了,折腾了3天2夜,他妈妈一直没睡,实在太累,就睡了一会儿。然而等妈妈醒来,孩子已经去世了。孩子走的时候,脸转向妈妈这一边,这个动作对别的孩子来说很容易,但是对这个孩子来说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个妈妈说孩子的眼睛没有闭上……

“其实现在的患儿算是幸运的,药虽然贵,毕竟还有个盼头。我儿子刚刚确诊的时候,医生就直接让回家,没法治。”来自盘锦的刘佳欣说,她的儿子在五年前查出SMA,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研发出治疗药物,康复训练也不成熟,只能在网上找资料来学习。

一个叫马斌的Ⅲ型SMA患者,把国外相关的研究资料翻译成中文发给病友,帮助大家学习康复训练知识,购买辅具。

“最初国内的咳痰机15万一台,我们一起在国外团购,3万多一台,没有售后服务。现在好了,国内的咳痰机也就3万多一台,还有售后保障。”刘佳欣说,现在国内的康复训练体系也在逐渐成熟,护理、治疗方面的知识也很全面。刘佳欣的想法是,只等药物纳入医保,孩子们就有希望了。

等待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刘佳欣从未停止孩子的康复训练。对于SMA患儿来说,游泳是最好的运动,但孩子的抵抗力差,她不敢到外面的泳池游泳,就在家里焊了一个。“挨着厕所的一面墙焊的,方便也安全。”

自我救赎:患儿家长成立SMA关爱中心

在众多的SMA患者家属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冯家妹,她是年《超级女声》成都赛区第四名。年,冯家妹的女儿降生,取名美儿。5个月大的时候,美儿被确诊为SMA患者,一岁半就不幸去世。

以当时的医疗技术,全球都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冯家妹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离开,这成为她心头挥之不去的痛苦。年,冯家妹与马斌结识,决定以她女儿的名字命名,成立北京市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关爱中心(简称:美儿SMA关爱中心),为更多的SMA患儿提供帮助。

该中心执行主任邢焕萍介绍,中心成立以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SMA医疗事业的进步。他们翻译了大量国外资讯,请国内专家录制网络课堂、线上直播,希望患者对这个疾病的综合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线上指导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对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绿色公益通道,像吴桐、刘佳欣这样的人都是受益者,在中心得到不少帮助。

邢焕萍介绍,年以来,SMA这个疾病在医学方面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没有药、没有治疗、没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gr/6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