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瘫患者术后一周可下地行走,医院骨

一面“护理精心德医双馨”的锦旗,是患者医院骨三病区医疗团队辛勤付出的由衷认可,是对医护人员的高超医术及良好医德的褒奖。

(患者家属与我科医护人员合影)

年11月16日,医院骨三科收治了一名以截瘫为首诊的颈椎结核患者。该患者为49岁女性,4年前出现颈痛伴双上肢麻木,伴有乏力及盗汗,因患者地处偏远山区,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未予重视及系统治疗,间断服用激素缓解症状。1个月前,患者出现四肢无力,并且呈进行性加重。患者无法完成使用筷子及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尚可行走,步态不稳。但就诊当天早晨,患者双手不能持物,无法站立及行走,并出现二便失禁,医院转至我院就诊。张运教授在门诊仔细为患者做完相关检查后,初步诊断为颈椎结核伴全瘫,立即安排患者住院治疗。

入院后,骨三科陈涛主任立即查看病人,患者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Ⅱ级,双下肢感觉活动障碍,上肢及躯干感觉减弱,定位于C6/7间隙,与患者影像学资料相一致。初步诊断为颈椎结核伴全瘫,但仍不能排除肿瘤的可能,必须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开展急诊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总住院医师魏庆中立即带领住院医及规培医师,与放射科、检验科、手术室、麻醉科、供应室联系,为患者紧急完善术前准备。核磁室黄利昆医师原本已经下班,但见患者病情紧急,立刻返回利用下班时间为患者紧急完成颈椎核磁检查,供应室值班人员连夜准备手术器械。全院各相关科室通力协作,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术前颈椎平片及CT示:C6、7椎体破坏,颈椎曲度反张)

(术前颈椎核磁示:C6、7椎体高信号影,寒性脓肿形成)

次日清晨,陈涛主任与张运教授合作,在魏庆中主治医师的配合下,为患者开展了局麻颈前路减压病灶切除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术中全程清醒。术中逐层切开,暴露出椎体及椎间盘后,用注射器通过C6/7间隙抽出脓性液体20ml,术中切除颈6、7部分椎体,椎体及椎管中可见死骨及结核肉芽组织。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包括死骨、坏死间盘及后纵韧带、肉芽组织及干酪样坏死物质等,彻底切除脓肿壁,充分解除脊髓压迫。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及碘伏反复冲洗术区,撑开器撑开复位椎间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后取异体人工骨及钛网植入颈椎,予颈椎前路钛板、螺钉固定。再次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手术结束患者双下肢即可自主抬离床面,肌力立刻得到恢复。

术后24小时查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肌力恢复至Ⅳ级,无二便失禁,四肢及躯干感觉仍未恢复,予颈托外固定。术后给予患者标准化抗结核、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及血沉。术后一周,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双手功能恢复正常,颈托保护下可缓慢行走,步态正常,躯干及四肢感觉恢复。

(术后颈椎X线示:病灶彻底清除,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

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年WHO的研究,全球共有20亿人感染结核,而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脊柱结核发生于颈椎者较为少见,仅占2.2%~6.3%,但颈椎结核可引起脊髓压迫而导致瘫痪,造成的病残十分严重。在临床中,患者通常先有颈椎结核后继发截瘫,极少数病例以截瘫为首发症状来就诊。

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全院各相关科室的通力合作和支持,也体现了我院对危急重患者有序、高效、合作、专业、敬业的救治水平。正是这种专业敬业的精神,把这位频临死亡的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非常良好,患者及家属由衷的感谢骨三病区的所有医护人员所做的努力和工作,特意为骨三病区的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护理精心德医双馨!”

患者的好评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和肯定!对医者最好的褒奖,是患者由衷的认可!

文/骨伤科三病区:任兰群

长按识别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中科白癜风医院寒假送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gr/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