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院、广西医院脊柱外科韦琼丽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的护理难点要点。
方法:自年2月-年5月我科收治脊柱结核患者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8岁。根据术前、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相关原因。
结果:均恢复良好。
结论:脊柱结核的手术期护理难点要点在于脊柱结核患者病程较长,围手术期并发症多.做好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妥当,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的肺外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首位,约占60%[1],其中腰椎结核最多,胸椎结核次之。该病程长,呈慢性消耗,致瘫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良好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1.临床资料
年2月-年5月我科收治脊柱结核患者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8岁。入院时已伴有截瘫4例,伴有寒性脓肿的5例。伴有午后低热盗汗的15例。术前经X片、CT、MRI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后病理确诊。
2.护理
2.1完善评估资料,制定护理方案
患者入院后即全面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首先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耐心交谈,了解病史及既往就治和家庭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身心情况。在通过详细护理检查找出患者现在存在的护理问题,然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相对周全的护理方案,延续护理程序。
2.2心理护理
该病病程长,需较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心理护理需贯穿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身体虚弱,特别是该手术属于大手术,费用高,患者对手术有顾虑: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效果是否好,是否会损失神经导致瘫痪,是否复发,以后生活能否自理等等。针对以上情况,护士应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及帮助,以良好的医德、娴熟的技术操作、较强的亲和力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尊重、关心患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目的、手术简要过程,是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2.3围手术期护理
2.3.1进行术前知识宣教 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入院后就立即要求手术,认为手术是疾病治愈的唯一方法。对此,护士要是患者认识到术前积极抗结核治疗的重要意义。讲解卧床休息可减少对脊柱的压力,减少畸形、瘫痪等事件发生,有利于病变的稳定和修复。
2.3.2饮食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长期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尤其是并发脓肿后,机体消耗增加。因此,患者营养的摄入对手术及康复起着决定性作用。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请家属共同参与,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2.3.3用药的护理 抗结核药物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2]。护士应在监督用药的同时认真观察和询问用药后反应,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者更换药物。向患者说明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和用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注意观察有无肝功能损坏的表现,如胃肠道不适,皮肤、巩膜黄染等。预防周围神经炎的发生,观察有无口唇发麻、听力障碍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2.3.4术前护理 卧床期间训练患者床上饮食及大小便,以避免患者术后疼痛或者体位的改变而引起大小便困难。教会并督促其在床上轴线翻身,适当的活动,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食欲,提高免疫力,预防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嘱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脊柱有结核物质或者死骨压迫脊髓者,须绝对卧床休息。完善相关检查,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术前一天备皮,配血,备红细胞4-8u,做好药物过敏实验,术前清洁肠道,术晨留置尿管。
2.3.5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因该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出血多,因此术后应给予心电监护持续监测12-24h,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术后按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6h。全麻未醒者,术毕予去枕平卧头偏一侧,以预防术后呕吐发生误吸。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渗血较多时及时报告医生,并督促医生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洁,配合医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定时从切口引流端向下挤压引流管,确保有效引流。每班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72小时可拔除引流管。术后进食易消化且高营养的食物,预防腹胀、便秘。行轴线翻身,保持肩、腰、髋、臀在同一条直线上。严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大小便情况,判断有无截瘫征象,指导患者术后自主锻炼。若发现原来运动、感觉良好的肢体突发异常或者二便功能受损,应及时报告医生。
2.4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肺活量减少,排痰不畅易引起肺不张、肺坠积性肺炎等,尤其是胸椎结核的患者。为了防止肺部感染,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有效咳嗽,翻身时轻扣背部,让患者做深大呼吸、吹气球等以增加肺活量。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采用雾化吸入法稀释痰液,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2.5预防尿路感染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ml左右,以利于冲出尿沉渣,每日会阴部抹洗两次,3天更换尿袋一次,如留置尿管超过一周,需每周更换一次。注意观察尿液的性状、量、颜色。导尿管应定时开闭,每2-4小时放尿一次,训练膀胱自主收缩能力,同时要教会患者及家属经常做膀胱按摩,促进自主排尿的恢复。对非截瘫患者术后2-3天即可拔除尿管。
2.6腹痛腹胀的观察及处理
由于麻醉或手术后胃肠功能抑制、手术牵拉或术中损失迷走神经、腹膜后血肿抑制胃肠功能及长期卧床,使肠功能蠕动减慢等原因,多数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术后6小时后,除开腹患者需要排气排便等功能恢复外,其他患者可进食流质,避免牛奶、高糖食物,可预防性的腹部热敷和按摩;摄入粗纤维食物;便秘时可用开塞露灌肠或灌肠处理;定期监测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低血钾;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禁食等处理。
2.7预防血栓的形成
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少,血流缓慢,极易并发静脉血栓,为此,术后按摩各关节,4次/天,每次30分钟,以防止关节粘连、强直,促进血液循环。定时翻身,嘱患者主动练习关节的屈伸运动及肌肉的收缩运动,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2.8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骨突出部位受压时间过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坏死、溃疡。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加之患者害怕翻身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尤其是截瘫患者,皮肤神经营养障碍,如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压疮。首先让家属及患者明白皮肤护理及翻身的重要性,取得配合。做到“四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床铺)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如皮肤受压处发红,每小时更换体位,垫水袋或气圈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3次,每次5min。
2.9活动和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功能锻炼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肿胀吸收,加速损失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和骨关节僵硬,预防术后硬膜、神经根粘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术后第一天,帮助患者做被动的直腿抬高运动,预防神经根粘连。术后第二天,做主动的直腿抬高和膝、髋关节的伸屈运动,截瘫患者做相应的被动运动。术后的第2周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腰背肌的锻炼。术后的第3周,患者可以佩戴支具无负重行走,但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术后的第4周可以在床旁进行负重的抬腿及屈膝屈髋运动,下蹲运动和缓慢行走,但是一定要保持脊柱的直立,腰背部不能过度前倾、后伸、旋转。运动量由小到大,以患者不感到疲惫为止。
2.10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2周门诊复查,并遵医嘱继续服用抗结核的药物1年到1.5年,以预防结核病灶复发或蔓延,同时服用护肝药物并定期复查肝功能,以确保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出院后注意休息,可在支具或者腰围的保护下离床活动,避免弯腰、负重。年轻女患者还要告知愈合两年后方可怀孕。
总之,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于做好了患者心理护理,术前各项准备,相关知识宣传、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秋实,浅谈目前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2(4)-
[2]韩琨,王志翔,张震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肺结婚的鉴定诊断及治疗[J]航空军医,,31(5);30-32
更多学术(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学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学术︱中国对世界脊柱外科研究的贡献越来越大(直译:中国对脊柱外科贡献增长趋势的十年文献调查)
学术︱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感染的效果观察学术
欢迎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
orth
orthonline.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中科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