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尽天下国医奇术,这是最实在的养生平台
董洪涛(医学博士)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针灸专业医学硕士学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针灸专业医学博士学位。擅长应用针灸及中医其他疗法治疗各种急症、重症以及疑难杂症,并逐步完善急症头针医学的理论研究。本平台将董博近几年在新浪微博上公开发布的治病方剂进行了汇总,文字上不做任何删减,每日分享15条给大家,仅供参考。这些方剂和治病思路非常珍贵,望珍惜~~
1、前贤用经方,每曰“一剂知,两剂已”,是极谈经方之效。我临床感觉,经方疗效极快。前几天我因饮食不适而胃脘处胀闷不适,不欲饮食,甚至于喝凉水亦觉加重,此为痞证。自用生半夏,生大黄,黄连,黄芩,生姜,大枣各十克,水煎服。结果三付而安。经方神奇之极,入口即觉舒畅,确是不用怀疑其疗效。
2、药典中有九分散,我用于治疗脊源性疾病、中风后肌肉萎缩、格林巴利综合症、脊髓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肌肉营养不良,以及各种肿瘤、跌打损伤、肌肉疼痛等。其方:制马钱子、麻黄、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等量,各研极细末,再合研之,每次2.7克,每天于睡前黄酒冲服一次即可。
3、某男性病人盛夏亦畏寒,需穿棉裤度夏。嘱用生硫黄克,续断克,杜仲克,三味药共研极细末,每次4克,日服2次,凉开水冲服。久久服之,渐觉身暖。
4、前不久朋友一岁小儿全身风疹,痒甚,哭闹,电话求诊,并要求能否不喝中药,恐药苦难喂。因处以下方,用纱布包煎,待水温给小儿洗澡,一天而愈。其方:麻黄20克,连翘45克,赤小豆30克,天花粉15克,杏仁15克(打碎),生姜三片,大枣30克(切开),生甘草10克,白藓皮30克。给小儿治病需灵活应用药汤。
5、一八个月孕妇突然外阴瘙痒,影响睡眠。针足三里、蠡沟、行间诸穴,并配合苦参60克、黄连30克水煎外洗,数次而愈。病人自述,针灸的效果要优于外洗方。我曾诊治过多例孕妇患咳嗽、呕吐、头痛、感冒等,只用针灸,都能收取卓效。就我临床所见,孕妇的任何病症都可选择针灸治疗,既不影响胎儿,又能速效。
6、国医大师朱良春享年98岁,他每天都吃自己配制的黄芪粥。其粥做法:绿豆、薏仁、白扁豆、莲子各50克,大枣30克,加入浸泡黄芪的水,煎煮40分钟后,加入10克枸杞,再煮10分钟。朱良春60年服此粥,所以能精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一直健康,他说,要坚持吃一段时间,会发现自己应付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增加。
7、遇到大病重症,是开点四平八稳的汤药敷衍了事,还是放胆应用重剂,以求显效。国医大师邓铁涛用克黄芪治重症肌无力;京城名医汪承柏用克赤芍抢救重症淤胆型肝炎;名医仝小林教授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黄连加大至克,可迅速降低血糖,改善症状——中医治病,关键是识证,当轻则轻,当重则重。
8、有人咳嗽,胸闷,西医诊为肺炎,服抗生素有效。病人不喜西药,电话求方。处方:柴胡30,黄芩30,鱼腥草30,金荞麦30,生石膏30,姜半夏15,党参30,桔梗10,生姜三片,炙甘草15,大枣10克,三付。病人自述,药入口即觉效果明显,三付后胸闷、黄色浓痰和咳嗽完全消失。时逢少阳相火为客气,故重用黄芩
9、哮喘很是顽固,若常规治疗乏效,颇可用此偏方。其一:海螵蛸50克,放新瓦片上或砂锅内,用小火焙枯并研细末,与红糖50克混匀,每次成人15克,小儿6克,温开水调服,一天一次。治疗久年不愈的慢性哮喘,多有良效,亦可缓解急性哮喘。其二:柚子一个,剥去外皮,取果肉,和雄鸡一只,去毛及内脏,炖服。
10、毒药治大病,若药证相合,则可速效。一乳腺癌患者自觉心下有阻滞感,时有水声咕噜响,服热粥后水声加重,但排不出。处以甘遂半夏汤,姜半夏15,白芍15,炙甘草6,加水煎30分钟,取药液毫升,再加蜂蜜毫升煎1-2分钟,用药液冲服甘遂粉1.5克。药后无腹痛,但泻下很多,诸症豁然而解,但无乏力感。
11、若长期月经不调,有的检查为多发性卵巢囊肿所致。此病多因寒、瘀与积滞相合为病,我拟一方治疗此病,集活血逐瘀、消积化块、温阳通经为一体,效果满意,月经可逐渐恢复正常。其方:水蛭、桃仁、红花、生大黄、肉桂、红参、五灵脂、三七、鸡内金、山药各等量,共研极细末,每次三克,日两次,温水冲服。
12、“秋冬养阴”,若有人因阴虚而便秘,或头眩,或心悸,或失眠等,都可试用此方:白糖克,略加水煮开,再加猪大油克化开,再加黑芝麻粉克,混合均匀,入罐封好保存。每天服一两小勺,温水送下,颇有养阴之效。以上三味皆属食物,性较平和,且猪大油味甘性凉,有补虚润燥之功,最擅治脏腑枯涩。
13、小麦全身都是中药。小麦淘洗时轻浮瘪瘦而浮于水面的为浮小麦,其为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凉,故能宣散皮肤腠理之郁热,兼能敛汗,镇静安神,用于自汗盗汗,虚热,劳热,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烦躁、悲伤想哭等症。古方独圣散治汗出不止:浮小麦炒焦黄,研为细末,每服6克,米汤调下,频服为佳。
14、戊戌年,火运太过,且初之气其客气为少阳相火,二火为事,最伤肺金,导致咳嗽,发烧,气喘,衄血,咽喉干痛,胸中烦热,耳鸣等不适。若已见火盛伤肺,可及时服黄芩汤,既可清热,又能坚阴,深合“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之旨。其方:黄芩10克,白芍10克,生姜三片,大枣10克,甘草10克,若阴伤则加芦根。
15、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现正逢冬至时节,阳气闭藏,以待立春后升发。若此时感冒风寒而发烧咳嗽,即是冬伤于寒,伤寒则阳气外泄,外泄则闭藏失司。阳气当藏而不藏,非时而升浮,则容易患各种热病。感寒要祛寒,祛寒又不能过泄阳气,可用大葱白三根,淡豆豉50克,葛根15克,升麻10克,多可一付而愈。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董洪涛博士的新浪微博,公益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我是调理师====
针灸、刮痧、拔罐、推拿、按摩、刺络、拉筋、原始点、民间偏方、中药、食补方........中老年疾病、男科病、妇科病、儿科、美容美体、健身瘦身.......各类国医奇术、名医名方、上万视频资料不断上传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