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90%的ALS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ALS的发病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较为常见的ALS致病基因包括SOD1,TDP-43,研究显示,由FUS、SOD1及OPTN3种基因的突变造成的患者不超过2%,而25.6%~30.6%的家族性ALS患者有SOD1突变。其他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RNA加工异常、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病毒感染、细胞凋亡、生长因子异常、炎症反应等[1]。
ALS是一种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球部、四肢、胸腹部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而眼球运动神经和括约肌功能一般并不受累,但在有些患者晚期也可能会被累及。20%~50%的患者可以表现有认知功能障碍,5%~15%的患者甚至会发展为额颞叶痴呆。发病后平均3~5年因呼吸衰竭死亡,但5%~10%的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1]。
四、遗传咨询与干预ALS以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方式遗传,遗传方式的确定基于家族史和分子遗传学检测[2]。
大多数家族性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的改变(突变)足以引起疾病的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影响的个人有一个患病的父母。当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S的个体有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有50%的风险遗传该基因的突变拷贝并受到影响[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不常见,当两个ALS携带者有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有25%的风险患病,50%的风险成为携带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ALS可能被误认为是非遗传(散发)形式,因为它具有阴性家族史的情况[3]。
在极少数情况下ALS是X连锁显性方式遗传。当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时,虽然女性有2X染色体,在一条X染色体中发生突变仍然足以引起发病。有突变的男性也会患病。通常,具有X连锁显性ALS的男性比具有相同遗传模式的女性经历更严重的症状[3]。
一些确实继承了已知会导致ALS的突变的个体永远不会出现ALS的体征和症状,尽管其原因尚不清楚。这种现象被称为外显率降低[3]。
尽管ALS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有许多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期。治疗上除了延缓病情发展和对症治疗的药物外,还包括营养管理、呼吸支持和综合治疗等[1]。
[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一批罕见病诊疗指南().
[2]SiddiqueN,SiddiqueT.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Overview.Mar23[UpdatedOct3].In:AdamMP,ArdingerHH,PagonRA,etal.,editors.GeneReviews?[Internet].Seattle(WA):UniversityofWashington,Seattle;-.
[3]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GeneticsHomeReference.Augus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