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芬兰教育的各种传说,让国内的爸爸妈妈怦然心动:
自年开始,经合组织(OECD)每三年进行一次15岁学生的能力评估测验。及年,在这项被称为“教育界世界杯”的“国际学生评量”(PISA,ProgrammforIntrnationalStudntAssssmnt)中,芬兰学生连续两届在阅读及科学两项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能力则位居第二。
年的PISA成绩,芬兰学生在全球近五十万学生中,科学排名第二,阅读第三,数学第六。
世界经济论坛多次把芬兰的高等教育评为全球 。芬兰的教育体系更是屡屡高居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只有多万,为啥教育能搞得这么牛气冲天?鹿姐姐和大家一样好奇。
今天,杭州上城区一个去芬兰实地培训了21天的团队,举行报告会,揭开了全球 的教育的秘密。
这支团队是去年10月4日去芬兰的,成员有18人,拿回来了这些大数据:
△芬兰学生每人每年平均借23本书,年中国的数字是4本,浙江的数字是5.76本;
△为了保持个性,芬兰学校没有统一校服,学校里随处可见不穿鞋子的孩子;△教育投入占GDP的7%,中国是4%,欧盟平均是6%△教育高度被信任,要教学生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由老师自由选择;△学生到了16岁才开始有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在杭州老师的眼中,全球 的教育有两大利器:
利器一 人才争当老师,录取率只有5%芬兰教师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教师职业是 的。
在芬兰,只有 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师范大学是 途径。据调查,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行业就是当老师;中小学教师受民众敬重的程度,甚至超过总统和大学教授。
这次的考察团团长唐彩斌说:
要在芬兰当中小学老师,需要硕士学历,准入门槛也是非常高的。比如坦佩雷大学是芬兰最热门的大学之一,每年的录取率只有10%,而该校师范专业的录取率不到5%。这样严格的筛选,在很大程度保证了师范生源的质量。为什么在芬兰教师职业会受到如此的欢迎?芬兰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稍高于芬兰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是每年三个月的假期还是很具吸引力的。另外,从精神层面来看,芬兰教师在教学和业务规划上享有很高的自主权和充分的信任,也提高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对比国内——
目前,国内很多进入师范院校的学生,是因为考不了重点大学。一位重高老师说:“我们在用二流的人才,教授 的学生,高水平的学生根本教不了。”杭州某小学特级教师说,他们那个时候选择当老师的人,应该是 的一批人。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老师,但现在教师这个职业对于高水平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不是很高,压力大等,*府部门应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尽量吸引 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利器二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课堂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