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脊椎却显现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征象,各种脊椎问题开始爆发出来,而脊椎侧弯就是其中的一个常见的病症!
什么是脊椎侧弯?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
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脊柱侧凸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部。侧凸的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在双侧
出现,呈S型。它会减小胸腔、腹腔和盆腔的容积量,还会降低身高。
脊柱后突:脊柱单纯沿着矢状面弯曲并超过正常生理弯曲称为脊柱后突又称为圆背。或脊柱过度后凸成角的。又称为鞍背。
脊柱前突:脊柱单纯沿着矢状面弯曲但与正常生理弯曲相反。
脊柱弯曲病因
脊柱弯曲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并不代表某一种疾病,它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以下类型:
(一)先天性脊柱弯曲由于先天性脊椎胚胎发育不全,如先天性半脊椎、楔形椎体、蝴蝶椎、椎弓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不全,均可引起脊柱弯曲。此种畸形多发生在胸腰段或腰骶段,弯曲出现早,发展快,一般3~4岁的患者就可以有较显著的畸形。
(二)后天性脊柱弯曲
1.姿态性和功能性脊柱弯曲:往往由某种不正确姿势引起,常在学龄期儿童发现。这类脊柱弯曲畸形并不严重、当患者平卧或用双手拉住单杠悬吊时。畸形可自动消失。
2.神经病理性脊柱弯曲:由于脊髓灰质炎、神经纤维瘤、脊髓空洞症、大脑性瘫痪等使肌肉的张力不平衡所致。患者发病年龄愈小,弯曲畸形也愈严重。
3.胸部病理性脊柱弯曲:幼年患化脓性或结核性胸膜炎,患肋胸膜过度增厚并发生挛缩;或在儿童期施行胸廓成形术,扰乱了脊椎在发育期间的平衡。均可引起脊柱弯曲。
4.骨质疏松性脊柱弯曲:骨质疏松椎骨变形,从而椎骨间隙不等宽,会造成脊柱弯曲。
5.营养不良性脊柱弯曲: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产生佝偻病的小儿亦可出现脊柱弯曲。
此外,在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肾周围炎中一侧肌肉痉挛,由于各种原困引起两侧下肢不等长,均可引起功能性脊柱弯曲。压缩性骨折、脱位或脊柱结核亦可引起弯曲。
(三)特发性脊柱弯曲,即原因不明的脊柱弯曲,这部分患者约占80%。其发病原因目前为止可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有些患者其兄弟姊妹、父母等直系亲属中均有脊柱弯曲现象,即有明显的家族史。此类弯曲发生比较晚,一般12~13岁时发现,发展也较缓慢,弯曲部位多局限于腰段,畸形不严重。
2、激素影响:有些特发性脊柱弯曲患者的身高比同龄非脊柱弯曲者高,使人们想到生长激素可能与脊柱弯曲有关,有人发现生长激素和促生长因子的释放在特发性脊柱弯曲患者中有明显的增高。
3、生长发育不均衡因素:(1)脊柱前后柱生长不对称。(2)肋骨生长不对称和肋骨血供不对称。(3)弯曲主弧的凹侧椎板、关节突和椎体发育异常。
4、结缔组织发育异常:在特发性脊柱弯曲的患者中可以发现结缔组织有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质与量的异常。这究竟是弯曲的原发因素,还是继发因素尚未定论
5、神经-平衡系统功能障碍:人体平衡系统的功能是控制作用于人体上的各种重力和维持在各种不同状态下的平衡,在这个平衡系统反射弧中的某个反射环节上出现功能障碍,脊柱就有可能发生弯曲来调整或建立新的平衡。
6、另外:一些临床观察发现,特发性脊柱弯曲人群的母亲年龄大于对照组,即高龄母亲的后代易患特发性脊柱弯曲,且进展快。
7、现代脊柱医学对脊柱异常弯曲的认识。脊柱异常弯曲是明显的脊柱异常。95%以上的人存在着脊柱的不端正状态。这种不端正状态改变了人体的生物力学平衡,影响着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脊柱的端正状态决定人体的健康状态。这种不端正状态的形成,与胚胎期母亲的骨盆的偏移状态、生产过程中产道的偏移状态以及接生时的技术使用、出生后的姿势习惯与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脊柱异常弯曲病理
脊柱异常弯曲是人体生物力学失衡造成的脊柱序列改变。脊柱弯曲的病理改变,并不局限于椎骨。它可累及椎旁、椎间组织,肋骨、胸廓、椎管及心肺等脏器的改变。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程度,其病理改变亦各不完全相同,现将相同的病理改变分述如下:
1.椎骨的改变
椎骨的畸形是脊柱侧凸的基本病理改变,除先天性弯曲外,脊弯患者常随弯曲的加重而产生椎体两侧或椎体前后的高度不等,即楔形改变,左右楔变形成弯曲,前后楔变,常常是前侧高度减少,造成后凸,若两者合并存在则形成侧后凸。椎体两侧不对称,凸侧增大,凸侧椎弓根增粗增长,同侧的横突隆起,椎板增厚,而凹侧椎弓根变短,使椎管呈凸侧长凹侧短而近似横三角形。棘突偏离中线而倒向凹侧。整个椎骨向后旋转。
2.肋骨与胸廓的改变
随着椎骨的旋转,肋骨产生一侧隆起,一侧凹陷,凸侧的肋椎角变锐,而凹侧的肋椎角增大,凸侧肋间隙变宽,凹侧肋间隙变窄。由于凸侧肋骨隆起,肋骨角度变小,因而胸廓畸形,凹侧胸腔变窄。肋骨本身也常由扁平形改变为三角形。
3.椎间盘改变
椎间盘的形态随着椎体的楔变而楔变。在凸侧椎间盘增厚,纤维环层次增多,而凹侧间盘变矮,纤维环变薄,而髓核移向凸侧。尽管椎间盘在显微镜下改变不大,但文献报告弯曲患者椎间盘中 乙糖含量明显减少。相反,酸性磷酯酶含量增加。同时弯曲可以引起间盘蛋白糖结构变化。
4.椎管的改变
由于脊柱弯曲,生理曲线消失,椎管变形,使脊髓及神经根弛张不一,脊髓偏离椎管中央,常偏向凹侧,紧贴凹侧椎弓根旁,因而畸形加重,可产生脊髓受压或神经根牵拉。也可引起腰背及四肢某部知觉减退。
5.椎旁肌改变
脊柱弯曲患者常伴有椎旁肌萎缩,两侧不等,凹侧更为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些肌肉有变性,横纹消失,肌核减少,间隙纤维增生。有些学者发现弯曲患者的椎旁肌部分肌梭结构发生改变,在弯曲角度大于50°者更为明显。有些学者认为特发性脊柱弯曲是肌源性的。还可造成腰背及四肢某部萎缩,皮温减低,皮肤润滑度及汗腺分泌改变。
6.胸腔内脏改变
主要是肺脏和心脏的功能改变,由于脊柱弯曲,椎体旋转,引起胸廓畸形及呼吸肌疲劳,肺扩张相应受限。肺功能障碍后,可导致缺氧,低氧血症又可引起血球体积
增大,进而导致血粘度增高,微循环阻力加大,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荷加大。严重者 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脊柱弯曲临床表现
一、症状:
脊柱弯曲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如腰背酸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心搏加速,心慌意乱,气短,胸腹胀满,四肢肌肉无力,四肢反应敏感度不同,躯干矮小,体力较弱等。
二、体征:
经医生的检查会发现以下的一些体征,如某脊椎骨偏离正中线、胸骨剑突偏离正中线、双肩不等高、背不等平、骨盆不等高、双下肢不等长,半脊椎、楔形椎体、蝴蝶椎、椎弓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不全等。
脊柱弯曲诊断要点
1、直尺测量法:
被测量者俯卧于硬板床上,测量者用一根直尺,两头分别固定在枕骨大孔和骶骨棘部位,然后用手沿直尺触摸脊柱,如果所有的棘突都与直尺吻合,则为正常,.如果有脊柱骨偏离直尺,则为弯曲。
2、观察法:
被测量者取立正姿势,测量者观察其双肩是否等高,后背是否等平,两腿是否等长,左右肩胛骨在脊柱两侧是否对称,其下角是否等高。
3、触摸法:
是一种经验性的检查方法。检查的准确性与经验密切相关。往往会受到变异的影响。
4、X线:
X线片是诊断脊柱侧弯的主要手段,可以确定畸形的类型、病因、部位、严重度。摄片要求拍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并包括骨盆,以反映畸形的真实情况和躯干的平衡状态。
5:反射检测法:
当患者根据医生的指令作出特定的肢体动作后,如果相应的椎骨存在位移,就会发生长短腿的变化。经过对特定穴位进行特有手法的刺激,位移的椎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回到应有的位置。这是一种在人体上对脊柱异常弯曲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进行规范化的推广,对脊柱异常弯曲的诊断治疗具有肯定的效果。
脊柱弯曲危害
脊柱弯曲如果严重的话会引起身体各大系统功能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者会缩短寿命,因此危害巨大!
一、外形方面的影响:由于脊柱的弯曲,影响了人体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使人变得驼背、鸡胸、骨盆倾斜,肩不等高、背不等平、腿不等长,身体扭曲,身躯矮小。因为外形的异常,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心理的健康,严重的会发展成自闭症。
二、生理方面的影响:脊柱弯曲引起脊柱两侧受力不平衡,可引起腰背痛,并可在凹侧产生骨刺,压迫脊髓或神经,引起截瘫或椎管狭窄。脊柱弯曲造成了胸腹腔面积的减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一类病人中,成年以后,平均寿命普遍比正常人短,很多人死于心肺并发症。严重的脊柱弯曲女性患者可能影响生育。
三、在精神层面的影响:我们发现儿童时期的脊柱侧弯,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以及精神状态产生巨大影响。性格偏激、抑郁和暴躁、小儿多动症和抽动症、青少年抑郁症等和脊柱侧弯有明显的关系,我们纠正了脊柱的异常弯曲,这类疾病有明显的改观。脊柱弯曲一半以上病人有腰腿疼,劳动能力下降,少数人甚至不能工作,使病人完全丧失行动能力。脊柱弯曲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精神、婚姻、家庭等诸方面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便。
手法治疗脊柱异常弯曲的意义与治疗方案
脊柱弯曲是早已被世界公认为顽症的疾病,多少年来,都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支架疗法和术手治疗。支架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支架佩戴治疗时间长,患者很痛苦。支架治疗是局部被动治疗,不能解决异常弯曲的根本原因。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昂贵,留下各种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是用一个活动的畸形脊柱换来一个僵硬的脊柱,留下终身去不掉的大疤痕,为患者留下了终生的痛苦和遗憾。因此只适用于特别严重的脊柱异常弯曲以及有椎骨畸形的患者。
脊柱异常弯曲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整体或几块椎骨发生结构和位置的改变,进而使整个躯干发生畸形性改变的一种脊柱病变。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以椎骨位置和结构改变为中心,又引起周围一切软组织(包括神经、软骨、韧带、肌肉等)受到牵拉或挤压,发生粘连、变性、肥厚等一些病理改变。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手法矫正、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手法矫正与支具治疗配合肌肉康复训练。
泰格物理康复就是以纯正的美式脊椎矫正技术与物理治疗技术相结合同时配合运动康复技术,来帮您解决各种由于脊椎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关爱脊柱健康,用斑蝥酊后会不会出现斑秃的情况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