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中,正式纳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这也是医保首次纳入高价值罕见病药物,使得此注射液由70万一针的市场价降至每针3.3万,为患者家庭带来了曙光。那SMA这种致残性高、致死性高、治疗费用高且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何在早期发现和诊断呢?
什么是SMA?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是最常见的2岁以下婴幼儿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一,活产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人群中的携带者频率为1/50[1]。SMA是由于染色体5q13区域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发生突变,导致SMN蛋白质表达不足,进而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丢失,继而造成肌肉出现神经源性肌萎缩。该区域还存在与SMN1高度同源的SMN2和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NAIP)基因。SMN2能表达少量全长有功能的SMN蛋白,SMN2基因拷贝数是目前公认的SMA修饰基因,患者携带SMN2拷贝数越多表型越轻[2]。NAIP是运动神经元凋亡的负调控因子,亦被认为是SMA表型修饰基因,NAIP拷贝数与SMA表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所以在进行遗传咨询和预后评估时,可以结合SMN2拷贝数和NAIP拷贝数。
SMA患者常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正常行走、站立等运动功能受限,甚至无法完成如咀嚼、吞咽、呼吸等一些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动作。重症SMA患儿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80%患儿会在2岁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SMA携带者指表型正常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SMN1基因功能正常而另一条染色体的SMN1基因存在致病性变异。SMA患者中约95%的SMN1双等位基因纯合缺失,即2条5号染色体均缺少正常的SMN1基因[2]。
图1:SMN、NAIP基因在染色体5q13中的位置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SMA携带者筛查
据统计我国现有约万SMA携带者,有3~5万SMA患者。SMA携带者筛查主要是针对SMN1的7号外显子拷贝数,但SMN1的7号外显子为1个拷贝时,即为SMA携带者,目前常见的筛查技术均难以检测到4%[2+0]型携带者和微小变异[1+1d]携带者[2]。要减少SMA患儿的出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那么对所有孕龄人群无差别实施SMN1携带者基因筛查极其重要。
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CollegeofMedicalGeneticsandGenomics,ACMG)建议:不仅有SMA家族史的夫妇应接受携带者筛查,而且所有种族和民族的一般人群都应接受SMA携带者筛查,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ecologists,ACOG)发布的行业指南,建议孕前和怀孕早期的妇女应进行SMA携带者筛查[5]。
根据已有文献报道,中国携带者频率介于1/42~1/48,携带频率极高。SMA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SMA携带者不会表现出症状,但如果夫妇双方均为SMA携带者,每一胎均有25%的机率生育患儿。目前SMA的筛查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广东、江苏、广西等部分地区开展,SMA携带者筛查可以大大减轻因生出SMA患儿而造成的沉重家庭负担。
图2:SMA筛查流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SMA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通过对某些危害严重的遗传代谢缺陷病、先天性疾病进行进行群体筛查,早期诊治,从而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危害。
年,美国将SMA增加到新生儿推荐统一筛查目录(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