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针,顺利完成注射一针从70万元降

治白癜风成都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439519.html

“终于盼来这个药进医保,救孩子的命。”

就在今天

通过“灵魂砍价”砍来的“救命药”,

在泉州顺利完成注射!

年3月1日下午2时许,2周岁10个月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小妍(化名)医院顺利注射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陪伴在旁的小妍父母和医护人员们都为之鼓舞。这是昔日近70万一针的天价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进入医保目录后在泉州注射首针。

过两天,来自南安4周岁4个月的患儿小彬(化名)医院注射该药。他们成为这一天价药物进入医保后我市首批受益者,并将在治疗结束出院后根据我市医保规定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4周岁4个月的患儿小彬(化名)在家里用站立架做康复治疗年,全球首个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年11月,在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经过8轮“灵魂谈判”后,谈判代表最终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杀”到3.3万元每针。年12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74种新药进入医保名录,“天价救命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列入其中。年1月1日,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正式落地。据悉,根据福建省医保局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门诊单列支付药品及“双通道”管理药品,不设起付线,药品费用的80%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多学科默契配合

20分钟完成鞘注

1日下午2时许,医院小儿神经内科病区,来自石狮的小妍顺利鞘注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这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纳入医保目录后,她鞘注的第二针,14天前,她在福州完成第一针注射。而患儿小彬也将在几天后医院实施首针鞘注。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林学锋介绍,2名患儿都属于脊髓性肌萎缩症Ⅱ型,患者多在生后6到18个月起病,早期通常可以吸吮,吞咽和呼吸功能正常,主要为进行性肌无力,能坐但不能独立行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脊柱侧弯等。注射该药物有一定难度,科室为保障顺利治疗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充分术前评估检查,确定符合注射标准,制定方案。1日为患儿进行了腰椎穿刺术,待腰椎穿刺成功后,用注射器将5毫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从药瓶中抽出来,待医生留取和药物等量的脑脊液后,缓缓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注入患儿椎管内,完成操作治疗,整个过程持续约二十分钟。林主任称,目前患儿情况稳定,无不良反应,接下来将定期接受后续药物治疗并进行多学科管理治疗。

对话家长

“等打完针,腿就有力气了”

1日,看到小妍顺利注射第二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父亲蔡先生很欣慰,他已开始对女儿的未来满怀希望。“此前这个药物要近70万一针时,我们感到很崩溃,得知降价后,兴奋得睡不着。”28岁的蔡先生说,在小妍刚满周岁时,家里人发现孩子每走十多步就会摔倒,当时以为是骨骼发育问题,但检查又没有问题。而在一次感冒后,小妍就走不动了。在1周岁10个月时,经过基因检测,孩子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之初,价格高昂,蔡先生是一名公司职员,药费是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完全无法承担的,妻子白天帮女儿做康复治疗,夜里加班,努力谋生,并期待着好消息,只是女儿依旧不能站立,行走、奔跑更是不可想象的奢望。在得知治疗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他们心中又重燃希望。“知道要打针,孩子也不怕,她会说打针完,腿就有力气了。”蔡先生说,小妍现在拿东西双手会发抖,会爬,但不会走,只能坐着,尽管用药后的康复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监控等方面都需要严格看护,但顺利注射两针是一个好的开始,他们相信孩子会慢慢变好。

“盼着孩子能站起来,正常去上学”

在医院里,4岁多的南安男童小彬紧紧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他也无法行走,爬行能力不如小妍。父亲林先生回忆着,在小彬1周岁5个月时,“孩子还爬得很快,像跑一样,但就是只能扶走,之后一场感冒后,连爬都变慢了。”那时他们也以为孩子是骨骼发育问题,但在做了两三次的基因检测后,他们才相信最不愿看到的事实。为此他们辗转就医,还加入了国内的SMA病友群,虽然无法药物治疗,但确诊后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夫妻俩还给孩子买来康复站立架,每次在家训练站立六七十分钟,每天坚持两次。随着小彬渐渐长大,他的上下肢逐渐出现萎缩,不能独立行走,夫妻俩都只能推着手推车带他出门,孩子没有朋友,无法上幼儿园,令夫妻俩揪心不已。而那时的“天价药”,就算他们倾尽所有,也只打得起一针,无力承担长期治疗费用。现在该药物纳入医保目录后,他们第一年的医药费预计10万元左右,极大减轻压力。夫妻俩也生育了二胎女儿,三胎还在妊娠中,经检查都是健康的。林先生期盼着,小彬能早日站起来,与同龄孩子一样去上学,平安快乐。发病率在万分之一,医保报销后每针自费1万多元。林主任表示,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SMA患者由于染色体5q上的SMN1基因致病性变异,造成神经元存活蛋白(SMN)缺乏,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进而引起严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根据起病年龄、运动里程碑及疾病进展程度,可分为0~Ⅳ型。在缺乏医学干预的情况下,一些重症患者撑不过2岁,因此SMA也被视为2岁以下婴幼儿的“头号遗传病杀手”。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之初定价为69.97万元。患者需要在前63天注射4针,往后每4个月注射1针,终身用药。“此前也有个别泉州SMA患者到外地注射该药物,但大部分患者经济上是难以承担。”林主任表示,据统计,SMA在国内的发病率是分之一,42人里可能就有1名隐性携带者。通过持续用药,有望稳定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重获部分已经丧失的运动能力,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林主任称,此前SMA像是一种“绝症”,患者无药可用,不得不面临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进行性下降的困境,许多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独立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创伤。据了解,我省已登记在案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约有多名,泉州有30多名。今年1月以来,福州、厦门、宁德等地已有患者成功注射该药物。如今,包括小妍和小彬,已有6名患儿医院登记等待实施“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注射和治疗。根据泉州医保政策,一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过报销后,患者自费部分1万多元,极大减轻了民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部门

解决罕见病参保患者看病用药“堵点难点”记者从泉州市医保局获悉,为了解决我市罕见病参保患者在泉州看病用药“堵点难点”问题,今年1月份,市医保局相关领导带队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现场调研新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备货、供应及物流调拨情况,推动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在泉州顺利落地。年1月,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在泉州市正式执行,包括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内的67种新增国谈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推动定点医药机构保障相关药品供应,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便捷性,打通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许奕梅王柏峰

通讯员:何毓慧

编辑:李安然

审核:陈翛等

戳和

愿小朋友们健康成长!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zl/10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