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癫痫起病
T2WI示病灶边界模糊不清
病灶内显著出血、坏死
DWI示病灶低或混杂信号
增强MR病灶规则/光滑/闭合环形
MRS:CHO/NAA≥2或高大Lip峰…
激素冲击后3月内复发加重
临床特点具有以下情况:首次发病年龄>60岁;隐袭起病,病程迁延>1年;与影像学相比,临床症候少,病情轻;出现显著的脑膜刺激征;病程中出现>24小时的发热,且用其他病因难以解释。
排除指标脑脊髓液细胞学:肿瘤细胞
头颅CT高密度(除外钙化/出血)
增强MRI示:典型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征象如:均匀团块强化、缺口征、握拳征;典型的脑胶质瘤征象如:脑干基底动脉包绕征;其他肿瘤或非肿瘤占位性疾病的典型征象
ASL或PWI示病灶局部高灌注
PET-CT示病灶局部呈高代谢
明确诊断非炎性脱髓鞘病变,如:颅内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管炎等。
TDLs综合诊断标准
1.病理确诊的TDLs,无排除指标,且脑活检出现TDLs典型病理学改变。2.临床确诊的TDLs,同时具备以下几条:1)无排除指标。2)符合所有基本标准。3)至少符合4条支持指标。4)无警示指标。3.临床可能的TDLs,同时具备以下几条:1)无排除指标。2)符合所有基本标准。3)至少符合4条支持指标。4)有警示指标存在,需有支持指标对冲平衡:①1个警示指标,必需至少有1个支持指标;②2个警示指标,必须有2个支持指标;③不允许>2个警示指标存在。便于临床医生操作的TDLs诊断与治疗流程图在瘤样脱髓鞘病诊断标准中首次提出某些特异鉴别指标1.排除TDLs特异影像指标:CT“高密度征”(排除出血、钙化、增殖、特殊感染等外)和MRI-T2“雾霭征”多提示肿瘤。2.支持TDLs特异性影像指标:“梳齿征”(MRI增强)。3.支持TDLs诊断:不同临床分期TDLs动态影像变化(MRI增强),从淡强-较强-显强-渐淡-弱强-无强。在瘤样脱髓鞘病诊断标准中首次报道不同临床分期的病理特点:急性活动期、慢性活动期、阴燃性活动期、非活动期。同时发现TDLs病理上有一些“异常核分裂”,实际上是核的碎裂,病理所见的Creutzfeldt细胞是对TDLs的诊断有特异性的帮助。瘤样脱髓鞘病影像的快速鉴别诊断为便于基层医疗机构、低年资和跨学科医生快速掌握的TDLs诊断要点衍生出TDLs快速影像鉴别的诊断要点。1.T1、T2信号的对比TDLs病变边界比较清楚。星形细胞瘤(尤其早期)病变边界信号不甚清楚。星形胶质细胞瘤T1改变有时更不清楚。弥漫星形细胞瘤(大脑胶质瘤病,GC)边界相当模糊,无团块可见,T2信号呈“雾霭征”。2.CT的对比平扫:PCNSL及星形胶质细胞瘤病变可见高密度,脱髓鞘病无此改变。增强:脱髓鞘病基本不强化,PCNSL常强化(球型强化多见),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轻微强化。3.脑干病变比较TDLs病变小,但症状显著,胶质瘤病变大而症状轻。基底动脉包绕征是胶质瘤的表现。脑干弥漫病变而体征轻是胶质瘤的特点。4.MRI强化表现“梳齿征”、双层强化、“C型”强化或断“C型”,强化条带粗细均匀,是TDLs的表现。均匀球形强化是PCNSL的特点。多发结节及环状强化(CT高密度)是星形胶质瘤,尤其是胶母胶质瘤的特点。胶质瘤环状强化不均一,且毛糙。5.MRI的ASL或灌注表现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可呈高灌注表现。低级别胶质瘤无高灌注,也不强化,PET-CT显示低灌注(易误诊)。PCNSL的ASL少数有高灌注(但不如胶母高),但PET-CT无高代谢表现。TDLs无高灌注表现,PET-CT为低代谢表现。6.SWI表现TDLs无SWI表现。PCNSL多数无出血表现,5%有小微出血表现。星形胶质细胞瘤有的可见SWI出血信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常有出血信号。7.DWI的比较TDLs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提示高信号,慢性期呈低信号。星形细胞瘤早期无DWI高信号,随时间逐渐呈高信号,而且由于水肿越来越明显时,高信号更加显著。PCNSL可呈DWI稍高或中等高信号。TDLs与脑肿瘤鉴别1.注意CT高密度对于排查TDLs和鉴别肿瘤的意义。2.TDLs与胶质瘤在MRIT2、T1像位上的差异。3.TDLs在MRI增强时“梳齿征”、C(反C、断C)型或开环强化或双层强化的特殊价值。4.DWI影像随病程变化规律在TDLs与肿瘤鉴别意义。5.MRS的鉴别诊断价值(特殊病变有时要分辨)。6.SWI、ASL或PWI在区分TDLs、胶质瘤、PCNSL间的价值。7.注意临床症候与影像不一致对鉴别诊断的意义。8.注意多种原因造成病理结果的局限性与特殊性。TDLs相关研究近几年已在国际上得到同行业的认可
编辑乔婷婷审校
丁慧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