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疗法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therapeutictechniquesofphysicaiagents)又称理疗,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以及参与能力,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

正确应用理疗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促进功能的恢复。

理疗作用特点:无副作用;连续多次刺激;疗程较长;综合治疗。

什么是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治疗是应用频率在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和应用频率在1~KHZ之间的中频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电刺激作用机制

在电的作用下,人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后,内外感受器官直接或间接受到刺激,从而引起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物质代谢和免疫过程等方面的一系列改变,使人体的生理机制得到相应的改善。

直接作用——如: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运动神经,可引起其所支配的肌肉发生收缩。

间接作用——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作用,各类低中频脉冲电流引起肌肉收缩反应时,可产生三磷酸腺苷和乳酸,致使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代谢改善,水肿渗出消退,肌肉营养改善,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电疗分类

电疗按频率划分:低频电疗法(0~HZ)、中频电疗法(1~kHz)、高频电疗法(KHZ)。

低频包括: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法、电水浴。

中频包括:等幅正弦中频电疗(音频电疗)、调制中频电疗、脉冲中频电法、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电脑中频疗法。

高频包括:长波(达松伐电疗法亦称共鸣炎花疗法)、中波疗法、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毫米波疗法。

五种常用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1、采用持续时间10~ms,间歇时间为持续时间的3~5倍的三角波和方波刺激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的方法,又称电体操疗法。

2、通过电极作用于人体表皮肌肉、神经运动点、病灶、穴位等部位,多数脑瘫患者由于受肌张力的影响,主动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使得肌肉营养状况变化,引起肌肉血液循环不良,通过(NMES)治疗可以改善和恢复肌肉本身的主动运动功能,兴奋肌肉、提高肌张力、促进神经再生。

3、临床适应证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弛缓性瘫痪、废用性肌萎缩等。

4、禁忌证包括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心脏起搏器者。

痉挛机电刺激疗法

1、采用频率0.66~1Hz、波宽0.1~0.5ms先后出现的两组方波分别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痉挛肌和拮抗肌,使痉挛肌松弛,降低肌张力,提高拮抗肌的肌力。

2、临床适应证:脑卒中、脑瘫、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所致痉挛性瘫痪等。

3、禁忌证:包括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病情进展期等。

4、方法:首先找到痉挛肌群及其拮抗肌群,A线放在痉挛肌群肌腱两端,B线放在拮抗肌肌腹。

5、如常见痉挛肌群:小腿三头肌,大腿内收肌、腘绳肌、腕屈肌群等: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1、也称为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频率为2~Hz,脉冲宽度为0.01~0.2ms的单相方波或双相不对称方波的低频脉冲电流,以控制疼痛的一种无损伤性的电疗法。

2、临床适应证在儿童康复中我们一般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相同。

3、禁忌证:包括装有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对电过敏者、皮肤病患者。颈动脉窦部位慎用。

4、经皮肌肉电刺激不同应用的参数选择(仅供参考)。

经络导平治疗

1、又称低频高压电疗法(采用数千伏高压超低频的单向矩形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2、作用机制:该机利用超高压,超低频,单项矩形脉冲波电流,通过穴位调整人体的生物电子平衡,并通过高压电流,对各经穴进行补偿平衡,达到止痛,消肿,改善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萎缩肌肉等治疗目的,并通过高压低频脉冲电在穴位上起到针灸,推拿,输气的作用,是一种中西结合的新型治疗仪。

3、适应症:适用于中枢性协调障碍、脑性瘫痪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智力低下,肌张力增高或减低的儿童,及视神经萎缩、神经性耳聋、癫痫、流涎,侧索硬化的小儿麻痹症等。

4、禁忌症:治疗局部有出血倾向。

5、疗程及疗效: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2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15~20天。经2~3个疗程的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性瘫痪儿童的头控能力,脊柱的控制能力,对于智力低下的儿童的智力也可起到一个改善的作用。

6、经络导平治疗协定处方:

(1)治疗参数:频率:2.5HZ,运动阈

(2)治疗部位:

①发育迟滞:双风池(-)~外关(+)、双肾俞(-)~足三里(+)

②脑瘫:大椎(-)肩髃(-)~曲池外关(+)双肾俞(-)~足三里(+)解溪(+)

③语言发育迟缓:哑门(-)~双内关(+)④脑炎恢复期(痴呆):风池(-)~双合谷(+)或双神门(+)

⑤脑炎恢复期(兴奋):双安眠(-)~双内关双三阴交(+)

(3)治疗时间:30分钟。

小脑电刺激治疗

1、作用机制:通过体表电极导入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部,使脑部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脑损伤区及周围供血供氧增多,修复损伤的脑神经细胞。

2、小儿脑电刺激的治疗对象:儿童脑损伤,大脑认知功能障碍,脑发育不全,慢性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言语智力及运动落后。

近年来,物理因子疗法发展很快,医院广泛使用,而且在家庭康复中也得到快速发展,脑瘫的治疗需要多种治疗相结合才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治疗效果。其中物理因子疗法是不可或缺的。电刺激治疗一般无不良反应,但对认知能力较差、感觉障碍和年幼的脑瘫儿童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应避免对有癫痫发作但未控制的儿童进行电刺激。

疗程:一般根据病情,每天治疗1次,每次20~30分钟,经1~2疗程治疗后,设置一个间歇期,以利于患者机体重新调整恢复,消除对理疗适应性反应,间歇期一般为2到4周。

剂量:剂量包括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因素,剂量不同效果就不一样,一般地说,大剂量抑制,小剂量兴奋。所以说,治疗效果治疗应用小剂量要恰到好处,以能产生治疗作用为限,应用大剂量要根据治疗需要,且不可误认为剂量越大越好,时间越长越好,感觉越强越好,那样会事与愿违。

作者图片/姜灿编辑/张娜

姜灿

(儿童康复治疗师)

湖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师,毕业于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委会常委。擅长于脑性瘫痪、发育迟滞、运动障碍等方面的评估及康复治疗,从事康复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康复治疗经验。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往期资讯

赞赏

长按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百部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yz/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