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痴绝处,一梦到云端。剑揉身而上,刀泼滚翻跃。人有四大,地水火风。拳有四劲,掤捋挤按。四正手怎么理解,不同方向的,扩张圆力。有几个要领,分享一下,掤是扩绷后背,捋压缩背阔肌,挤要合胸撑腰,按需沉肘兜髋。四隅手是什么,采挒肘靠。采是手指抹带,掌根一撮。拔人根用采,是个小劲儿,动静不大,很微妙。有些小劲儿,能干扰大力,两球相碰会分离,一个球突然转了一下,能崩飞另一个,多了个抛物力,情况就变了。挒就是撕,还得拧着撕,反方向的,螺旋扯开。挒劲发力,最能开发筋肌,尤其是小肌群,有些巧活儿,要靠小筋肌完成。肘必须的沉,不会用身子,可慢慢练,但沉肘没的说,这不难,开胛,开斜方肌,开肩缝,斜下方拉抻肱骨。背阔肌也是弹簧,摸摸腋窝后面,那块大肌肉,肘底一沉,这块肌肉压缩,能产生沉劲。身上一整,丹田劲放到手上,更沉。肘也能横撑,横撑也要沉肘,这个支点,非常关键。有了支点,小臂成了锥子尖儿,后背成了锥子把,腰腹一运,劲压强高,穿透力大。靠在肩膀,更在后背。背劲,能催动任何部位,形成矛盾支撑。靠不光是技法,更是重要功法。几个背脊运动,拉张隆撑,抻拔直竖,波浪折叠,这些东西都要练。扩张后背,活化脊柱,东西就上档次了。所谓靠,立身中正,筋腱骨肌,处处关节,后身劲力,统统要扩张。
人没胆儿,遇到事儿,会心生恐惧。人有功力,镇定自若,必定壮胆。有了功,壮了胆,气势就来了,还要懂得收敛,别被功力冲昏了头,能量使人强大,也会使人冲动,于是要修德。关键时刻,靠德行,不轻易使用武力。有没有与想不想用,是两个概念。心经云,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句话,说了两个事儿,有了功夫,恐怖灭尽,还要警惕想入非非,有什么就想用什么,这没错,但别用错地方。颠三倒四的事儿,不能干,始终不离正道。打拳,活成一个球,一动起来,内外都转。不是胡扭八拐,要有核心力,围着小腹丹田,做动态螺旋,始终不离核心,拳似涡流,球劲行驶。吊丹是第一步,是内功生发之源。拙火自煎,并非煎熬,有了内功,激发潜能,还要养性,慢慢调理吸收。永领百会,三椎能拆开活动。比如说,武术的波浪劲,闪摇把,龙行掌法,都与活脊分不开。三椎还要接上,这是竖劲之必须,三椎合一,形成大杠杆。不攻不称拳,进攻必有竖脊拔腰劲。头领住,颈椎竖直,下面的事儿,才好展开。太极拳,有盖人直术,又称敷技。展铺开了,敷于其上,粘沉盖住,都是中定为主宰。武术有提纵术,不光练腿,更要命门催脊柱,一提神儿,人就纵出去了。不仅脚底弹力,更是脊柱弹力,命门惊了脊柱。锻打脊柱,不是排打自己,用特定功法,活动脊柱,形成动力链条。
那时还不懂拳,看到一个人站桩,抱个圆儿,站在那里,微微动着,局部一弹一弹的,忽快忽慢,一会儿这跳一下,一会儿那颤一下。当时不知他在干嘛,以为是气功,过去请教,他说没什么,就说串串劲。当时没听懂,很多年后,才明白,有个功法叫筋肌串联。什么意思,筋腱肌肉,独立松紧,产生弹性动能,还要做到线性联动,类似一种传导松紧。静桩时,训练意识,指挥筋肌串联。浑身放松,脚底下轻轻一蹬,臀大肌一紧,腾起腹股沟筋,侧腰随后膨胀,肩胛骨夹闭,三头肌一扽,手指催张。一路向上传导,练出一种动力链条,打一厘米的拳,就是这个意思。之后,动作逐渐加大,做明显了,扩张力加深,力度增强,面积逐渐扩大,筋肌传导连成一线,之后,再逐渐减小动态,复归静态串联。严格的说,每个式子,就是一种或几种筋肌串联,不要妄动空练,要交替松紧。这种练法,频率明显,快慢相间,刚柔相济,主攻筋肌传导。很多高手,每一块筋肌,均能控制自如,说紧就紧,说松就松。传导精确,才是捷径。活劲,随意组合刚柔松紧。劲迅速,有力度,多变化,因为动力链清晰,消耗就少,有的放矢。突然缩丹,暴张后背,手就按上了。关节筋键,依次开合,肌肉次第松紧,又或随机松紧,这种东西练出来,神经控制力,及其灵敏,弹力冷脆,突袭性强,招法多变,随发随收,效率高,时间短。太极浮屠。有了整沉劲,还要练活劲,东西就全面了。做结构太极,就要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