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治病的妙法,太神奇了阳气足百病消

1一分钟止咳:用大拇指的指关节压双侧大脑的角孙穴一分钟,咳嗽立止。

2一分钟止喘:用力按压双侧太阳穴一分钟可以止喘,如果效果不佳,再按压双手鱼际穴、太渊穴各一分钟喘即止。

3一分钟降血压:取太阳穴上一指再后一指的地方,按压此点一分钟(用力),血压明显下降,若不降,再顺时针方向按揉百会穴36圈,血压明显下降,这对于血压明显过高的人(血压mmHg以上),可防止出现脑血管意外。

4一分钟缓解心绞痛:按压左手中冲穴(中指尖)一分钟可缓解心绞痛。

5一分钟治心慌气短:按压左手心的劳宫穴一分钟或按压左手的神门穴一分钟,均可缓解心慌气短。

6一分钟治打嗝:用大拇指的指关节按压双眉头的攒竹穴一分钟,打嗝即止。

7一分钟消气:按揉双脚太冲穴到行间穴一分钟,可缓解因生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8一分钟治失眠:用按摩棒用力按压双腿(大腿)外侧的风市穴一分钟即可产生睡意。(若没有按摩棒,可用一截筷子代替)

9一分钟治头痛:按压百会、风池穴各一分钟,头痛立止。百会穴是1个,风池穴是1对,都要按压到。

10一分钟治腿抽筋:用力按压患侧小腿肚子后方的承山穴一分钟即止。

11一分钟止鼻出血:用按摩棒突然用力按压双脚底涌泉穴一分钟,出血即止。

12一分钟止牙痛:按压双手合谷穴、两肩的肩井穴各30秒钟,牙痛即止。

注:取穴要准、适度用力。

中国文化提倡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原则。慈悲修行,善待自己,长生久视,是我们生活的境界。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而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

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比如说国学里的《大学》讲至善,但最后要落实到人心的静与定,《中庸》讲太过与不及,实际上源于脏腑功能的太过与不及。比如人的肝火太旺,人的心就不静,做事就会很急躁;肾精不足,我们思维就不够,人就没精神,思考问题就不周全,做事就会失败。

人的性格即命运,而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的最高学问。所以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从医入道”、“道以医显”,就是说,如果你能把人体领悟了,把医道领悟了,那么你就有可能领悟天下之道。

面相诊病

两眉间为肺,颜色白黄则有病。两眼间为心,颜色白黄发亮有病。

鼻梁为肝,颜色发红乌暗则有病。鼻羽为胆,黄的为病,白中带点为结石,两鼻孔为胃,色白则有病;两咀角为肾,颜色白淡则有病,白中带点为结石。

肾亏眼肚黑,脾热准头红,肝盛两眸赤,寨喘两颧乌。

多风蓝眼白,痰湿眼中黄,多痰眼肚肿,寒胃口唇青,肾绝耳黑稿。

湿盛面皮黄,肝热皮毛燥,肺热眼颧红,夹色眼昏暗,足伤月脖沉。

失血乌年寿,遗泄面青黄,气虚面浮肿,多寒面唇青,痛病眉心皱。

火燥额堂乌,额焦宜补水,唇白勿尝寒,颧赤清肝肺,肥盛痰要除。

瘦人肝火盛,赢弱气虚防,困喉发噎食,困口发胃寒,泄泻面黄白。

腹痛白面唇?面黑蓝防泄,眼圆突防狂,似鹤成痨症,如紫定骨蒸。

鬼惊面蓝黑,绝胃口门青,服毒白人口,发红下血症,面黄如染纸。

肠风及血崩,眼沉成眼病,鼻丑腰不宁,怪部黑忧症,斑缠亦同评。

悬针灵锁印,中焦病必成?鼻上成三折,手足断宜惊,痰盛面光亮。

气紧腰痹防,鼻耳暗将亡,诸病宜查此,临症不张忙。

疾病在面部表现祥析

心经受病盯盾心皱,悬针破印,山根断,眉连印眉毛重主心经或心病。

"肝经受病一眉骨强起,颧骨高竖,人瘦筋现,眼多红筋,面皮紧瘦,颈筋多粗,肌重肉松,鼻脊露骨,细小无肉,此为肝病阴虚见血。馏似醉者,色泽常常清而忽昏浊劈惨者,皆是不常之变,尽为卒死之兆。病人若目兵妻视,舌卷缩者,谓之心绝,即日死。面惨色黄,唇青短缩者,谓之脾绝,不出十日死。齿牙干焦,耳黑而聋者,为谓肾绝,不出旬日死。口中纪很不合及眼睛翻恶者,谓之肝绝,不出十日死。发直干脆者,不出半月死。面色忽如马肝,望之如青龙之黑,不出三日死。四墓发黑色者死。年上横黑气者死。病人得紫色者皆痉,得黑色者皆死。

面有三黑:墨黑吉,漆黑吉,炭黑凶。水色如黑漆,不欲如炭,如乌羽者生候,如烟煤者死候。

面有三红:鸡冠红吉,朱砂红吉,大红者死。火色欲如白裹朱砂,不欲如蓝,如翠羽者生候,如草滋者死候。

面有三黄:漆黄吉,李杏黄吉,柳黄者死。土色欲雕黄,不欲如土,如蟹黄者生候,如积壳黄者死候。

面有三白:雪白吉,霜白灾孝服,苍白者死。金色欲白如粉,不欲白如尘,如猪膏白者生候,如枯骨白者死候。

凡看气色,须辨形声行坐言语,推而合之。

阳气足百病消,让你阳气十足的方法一、太阳

万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提供的纯洁无污的能量。太阳就是天地间最大的阳气来源。所以善加利用阳光是提升阳气、排寒气的窍门,借天地宇宙之力驱除自身的病。

二、早起

早晨是阳气升发的时候,万物随着太阳升起开始苏醒。早睡可补肾阴,早起晨练可补肾阳。所以身体不大好的人,万不可跟着别人锻炼,更不可晚上锻炼,白白损耗阳气。当然,若你掌握了一些道家的静功,那些功法只要身体允许随时可以练。前面指的锻炼是指我们平时接触的那种锻炼方法--有氧运动。那种运动损耗很大,运动之后要及时培补。

并且早晨的太阳光是非常纯净自然的,对体弱的人尤其适合。

三、睡觉补阳气

如果您经常感到手脚冰凉、腰背发冷,这是由于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门,如果肾阳虚衰,温煦人体的功能下降,就会出现以上症状。教你两招让你阳气十足。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说到底,睡眠是补肾良药!人们在劳动、工作、学习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饮食来补偿外,还需要靠睡眠来补偿。古人有“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意思就是安稳地睡个好觉胜过服补药。

一个人假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往往会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头痛、眩晕、肌肉酸痛,甚感疲劳。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睡眠,处于过度劳倦的状态中,机体就会产生耗气伤血的病理变化,损及五脏。心劳则血损、肝劳则神损、脾劳则食损、肺劳则气损、肾劳则精损,进而为许多疾病埋下祸根。

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道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

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

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人养生要睡子午觉,从子午流注来看,子时和午时是胆经和心经运行活跃的时间,也是培补正气,阳气的最佳时间。子时就是23点到1点,午时就是11点到1点。我们大家可能都有体会,早上起来精神最好,上了一上午的班,到中午精神就开始有些疲惫了,这个时候休息一回打个小盹,20分钟到30分钟即可,睡不着也行,就可以培补身体。

特别提醒: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睡觉!

两种睡觉姿势有补肾奇效

1还阳卧

练习时,首先熟练还阳卧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练习。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摆好姿势后,徽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2混元卧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要十指交叉并盖在头顶的百会穴处。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可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

四、夏天

夏天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有的人一到夏天就要躲避太阳,说晒太阳要流汗,很不舒服。岂不知,流汗是宝啊。尤其对身体积寒很深的人来说,夏天简直是我们的黄金季节。

夏天属火,对应五脏属心。夏天每个人心火都盛,这个时候不用运动也会流汗,而这个汗都是心火逼出来的,排毒的作用最大(这里的毒泛指一切外邪,包括寒)。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夏天也会非常难受,因为体内心火复苏,开始推动寒气向外走。所以夏天晒太阳是最好最便捷和天然的方法,若你想排寒气,每天利用工作学习之余晒晒太阳,时间因人而异。这个方法外借太阳之力,内借心火之力,然每个人心火毕竟有限,若觉力不从心,则需要休息了。切忌心急。

还有的人说晒太阳要得皮肤病,其实皮肤病也是排毒的表现。是你的经络不通,毒素不能随正常渠道排出,为了不伤及内脏,只好从皮肤出来。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注意皮肤病出现的部位,查找相应的经络把它打通。具体方法我会在文章最后向大家推荐一些。

聪明的朋友们可能想到了,夏天可以借心火之力排寒,那我能不能培补心火使得排寒气更快呢?可以,方法在哪里?老话大家都听过“冬吃萝卜夏吃姜”,早晨起来,切两三片生姜,加红枣三五个,捏破用水来煮,如果你体质很寒还可以加红糖(体质很热则不适宜)。有人说“晚上吃姜,如饮砒霜”,实际上这话不全对,体寒者、风寒感冒者不受此限。

想排寒气的人要注意避寒,尤其是空调为害甚大。你在外面晒了太阳本来要出汗的,一进到屋里空调一吹,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马上转去防寒,本来要排出来的寒气又被逼了回去,这个时候如果吹了空调,寒气反而会走的更深。所以这个夏天我一直在办公室里留了一件长衣,进屋就穿,也是无奈之举。夏天,哪里应该有这么冷的风呢?身体不适应啊。

五、寒气向外走的渠道

打喷嚏,打嗝,流汗,大小二便……

不要小看这些生理现象,都是人护卫自身的法宝啊,比任何灵丹妙药都要好。其实吃药也无非是辅助身体排病,排病的是身体而不是药。

六、刮痧,拔罐

有些人寒气累积了十几年,厚厚的垒在背部。夏天外边的太阳晒不进,里面的心火顶不出。这种体质叫做“冰包火”,这个时候就要在背部拔罐,刮痧来“破冰”了。把气血拔活了,再借助天时与自身之力,则寒气可排。

七、锻炼

督脉乃诸阳之海,意思是人身体的阳气的通道在督脉,督脉运行的地方就是脊柱这一条。所以锻炼督脉是我们培补阳气的最佳方法。道家有很多养生排病的方法,最适合排寒气的是“踏步摇头功”“金鸡独立”“撞丹田”。这些都是适合体弱之人的锻炼方法,练的时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只补不损。

若你的体质有了增强,或者本身体质不弱。想寻找更刚猛的功法强身健体,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俯拾皆是,只是我们不愿意找罢了。

八、心灵的阳光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那么我们自己身体里有没有太阳呢?有的,就是自信心。为什么我们说人要挺直脊梁呢,现在大家知道了,脊梁就是督脉,脊梁挺的直就是一身正气的表现。我们都是老天的儿子,为什么要低头弓腰,觉得事事低人一头呢。希望有缘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阳光,找回自我,重拾自信。

吃饭也是一种修行!我为什么不吃肉?因为我也有父母和孩子!

很多司空见惯的食物对身体非常有害,你却天天都在吃!

拍打通络健身法(效果极好)

静坐是调和气血、祛除疾病的良方

静坐入门

生姜的营养和疗效堪比人参(姜是个好东西,可能你不知道)

“舌抵上腭、叩齿吞津”,时时做,好处多

治疗感冒:液门穴可见效

按百会,治百病

入夏后要特别注意不要吃这些!

桂圆能治失眠,还能益气补血,增强记忆

抗衰老对策

站桩是最简单有效的健身法、是补充元气通经络最好的方法之一

中国中医科学院彭鑫博士健康讲座:1、伤精的三种方式

“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则(吸引力定律)

心想事成的原理:依报随着正报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sl/7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