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常见,但常看到患者对其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场景一(骨科门诊)
医生:您哪儿不舒服?
患者:我腰椎间盘突出。医生:您有哪些具体症状?您怎么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了?患者:我就腰痛,别人都说,我腰椎间盘突出了。或者患者:我就腰痛,做了个磁共振,报告上面写着腰椎间盘突出。医生:那您片子呢?患者:片子没带,我有报告。
一、腰痛≠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原因有很多,也很常见。一生中80%的人都会经历腰痛。急性腰痛多为肌肉与筋膜源性,经休息、药物、理疗等治疗可明显缓解,常规不需影像学检查,除非持续性腰痛,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腰痛。慢性腰痛常被分为两类:特异性腰痛和非特异性腰痛。特异性腰痛就是有明确病因的,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骨折或炎症性疾病等。还有许多慢性腰痛是非特异性的,常没有公认的、特定的病因,如椎间盘、小关节或骶髂关节源性。因此,不是所有腰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二、不要单纯看检查报告
磁共振等影像学报告仅是对图象进行客观描述,给出一个“影像诊断”,而临床医生,除了看片子、检查报告的同时,还需要当面问诊病史症状、查看体征,必要时结合其他相关辅助检查,最后才得出一个“临床诊断”。所以影像报告替代不了一位有经验的骨科医生,对这个疾病完整全面的判断。“看报告”不等于“看病”!
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关节运动系统在人25岁以后就会逐渐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这与先天遗传、工作性质、运动锻炼、外伤、姿势与保养都有关系,腰椎也是如此。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退行性改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常见,但不一定引起症状。磁共振(MRI)经常可以看到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且年龄越大,影像学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越高。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影像诊断),如不结合临床症状,是无意义的,只有结合了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符合影像表现,我们才会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临床诊断)。因此,报告上写的“腰椎间盘突出”未必就是你以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由中间的髓核、外周的纤维环和上下的软骨终板组成。髓核富含水分,具有弹性,犹如果冻;周围的纤维环及上下的软骨终板犹如果冻外面的包装一样,限制其过度活动。但从整个椎间盘来看,这样的结构赋予其合理的弹性,来辅助完成腰部的弯曲、后伸和旋转,同时人类跑步、跳起时,缓冲压力、吸收震荡,避免僵硬的椎体间“干磨”导致损伤。而腰椎间盘突出相当于外包装破裂,果冻从破口疝出至外面。
椎间盘像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样,会衰老,会退变。首先,应接受自己的生理性衰老,但如果才30多岁椎间盘退变的就很厉害,也就是医生常说的长了个60岁的腰椎间盘,则属于病理性椎间盘退变。病理性椎间盘病变会出现各种表现,如退变、膨出、突出、椎间隙变窄、骨赘形成等。我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其实指的是髓核的突出。因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位置、大小及周围炎症、疼痛耐受反应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关键要看突出的椎间盘对脊神经和/或马尾神经的影响大小。因此,同样是腰椎间盘突出,有些人可能痛不欲生,而有些人却是安然无恙。
术前谈话,常跟患者说,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后,一般先出现疼痛,随后麻木,然后肌肉萎缩、无力,手术解除压迫后,症状恢复的顺序跟出现的顺序一样。疼痛首先解除,随后麻木(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有的时间更长),最后肌肉萎缩。
场景二
患者:医生,我拍过腰椎MRI了,为啥还要拍CT和X线呢?别人都说MRI和CT拍一个就行了。
X线、CT和MRI评估腰突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X线和CT侧重于看骨质结构,而椎间盘属于软组织,所以还是MRI看得最清楚。下面是同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和X线影像,大家来分辨下哪种才能看到突出的椎间盘髓核。
对于需要手术的腰突症患者,站立位拍摄的X线片可从整体评估腰椎结构、序列,尤其对腰椎滑脱、腰椎不稳的诊断意义更大,因为平躺后有些滑脱可能会自行复位,此时拍CT和MRI会导致漏诊。另外,MRI对骨质的分辨要差于CT,术前CT就可甄别骨化的椎间盘,有助于评估手术难度与方案。因此,建议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完善腰椎X线、CT和MRI平扫,可全面评估腰突情况,为顺利手术保驾护航。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除存在明显大小便、性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症状或严重足下垂、肌萎缩等脊神经明显受损症状外,均可先首选保守治疗,包括休息、腰背肌功能锻炼、药物、理疗等。但应小心不规范的按摩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需手术干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明显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味的追求无效的保守治疗会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具体选择微创手术还是传统开放手术,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共同决策适合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微创是一种理念,微创手术不仅仅是椎间孔镜,显微镜、通道下、小切口等也都属于微创手术范畴。选择最优的手术方案才是最合适的。
预防术后复发,关键在于术后如何“保养”,避免诱发突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姿势,进行恰当的腰背肌锻炼。
(部分图文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