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魁山教授临床60余年针灸配穴秘方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113/534.html

郑魁山家传配穴秘方

1发散风寒:风池风门大椎(不留针,烧山火)后溪留20-30分——风寒感冒

2清热宣肺:大椎陶道肺俞(点刺出血)+列缺合谷(透天凉)

3祛风活络:面瘫:合谷风池+地仓透颊车、下关四白

4祛风开窍:中风、惊厥:人中承浆百会十宣

5祛风化湿:膝眼梁丘阳陵泉足三里——膝关节风寒湿痹肿痛

6导痰开窍:旁廉泉天突

7催吐:中脘幽门内关(针尖向上)

8泻热通便:大肠俞天枢、丰隆足三里

9润肠通便:天枢、支沟、上巨虚(泻)三阴交、照海(补)10泻热解毒:大椎身柱灵台筋缩脊中命门腰阳关腰俞、膻中、玉堂

11活血通经:气海关元气穴+合谷三阴交(平)

12疏肝理:膈俞肝俞(不留针)膻中期门太冲

13理气定喘:百劳定喘+膻中(沿皮刺)大椎列缺

14疏经镇痛:风池百会头维太阳合谷——头部诸疾

15活血明目:风池内睛明球后攒竹瞳子髎肝俞肾俞——眼部诸疾

16开窍聪耳:风池百会翳风头窍阴听宫支沟(平法)——17通鼻开窍:风池(补)上星上迎香合谷列缺

18顺气降逆:天突膻中冲门+内关公孙——梅核气、气逆

19豁痰利咽:风府上廉泉列缺阳溪三阴交照海——流涎吞咽困难

20开窍解语:哑门(向下颌刺)金津玉液合谷

21温中散寒:脾俞胃俞(不留针)+中脘下脘+梁门足三里

22温肾壮阳:肾俞关元俞上髎气海关元三阴交

23温经祛寒:天枢关元气穴三阴交大敦(灸)

24中风:肩髎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25清心安神:巨阙内关神门丰隆公孙——热陷心包

26清心醒神:内关人中合谷丰隆——狂证

27清肺止咳:肺俞尺泽列缺+少商商阳+大椎

28清热理中:尺泽委中(刺络)+中脘天枢足三里——霍乱

29清热解毒:翳风颊车合谷商阳少商——痄腮温毒咽肿

30补中益气:中脘天枢足三里+气海

31培元止泻:中脘天枢气海+腰俞会阳

32升提举陷:中脘天枢足三里+气海梁门

33养心定痛:心俞(不留针)膻中巨阙内关

34升提摄血:隐白行间(向上斜刺)人中

35回阳固脱:人中神阙关元腰+腰俞会阳

36消食导滞:上脘中脘天枢、三关(点刺)

37消坚散结:阿是(围刺)人迎天髎曲池——癌肿瘰疠

38排脓消肿:阿是大椎合谷。其补泻以烧山火透天凉为标准

识别下面   根据不同的损伤原因,可致跟底脂肪垫、滑液囊及骨膜挫伤,或跖腱膜、屈趾短肌等在跟骨结节前方附着处的牵拉伤。损伤后,跖筋膜附着处可发生充血性渗出,脂肪垫充血、肿胀,滑囊慢性炎症,跟骨骨膜增生,产生骨刺等改变。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形成是以肝肾亏虚、气血失和、筋脉失养为先决条件,复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外伤、劳损等致使气血阻滞而成。

     患者多在中年以上,有急性或慢性足跟部损伤史。站立或走路时足跟及足底疼痛,不敢着地。疼痛可向前扩散到前脚掌,运动及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减轻。   检查可见足跟部微肿,压痛明显。根据压痛点可以确定病变部位:跖腱膜炎和跟骨骨刺压痛点在跟骨结节前方;脂肪垫损伤与跟骨下滑囊炎的压痛点在足跟中部或稍偏内侧。踝背伸抗阻时,部分患者跟底部疼痛加重。   X线摄片早期多为阴性,晚期可见跟底骨膜增厚,或跟骨结节前方骨刺,骨刺与跖腱膜方向一致。也有的患者虽有骨刺形成,但却无临床症状。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足跟局部和足少阴、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   方义:太溪是足少阴经之原穴,足少阴经“别入跟中”,配照海强健筋骨、宣痹镇痛;昆仑、申脉位于足跟部,属于足太阳经,与肾相表里,能疏筋脉、行气血、通络止痛;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既可补髓壮骨.又能通经活络;阿是穴作用直达病所,以疏通局部经气,化瘀定痛。   加减:痛及小腿加承山、阳陵泉柔筋止痛;气虚加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血瘀加膈俞、太冲活血祛瘀;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复溜补益肝肾。   操作:太溪、昆仑常常采取互相透刺法;申脉、照海则刺向跟底部;其他穴位常规针刺。针灸并用可增强疗效。   2.其他疗法   ⑴耳针:取足跟、肾、神门、皮质下等穴。毫针刺人,快速捻转,留针0.5~l小时,必要时可埋针;轻者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⑵头针:取顶颞后斜线上1/5、顶旁1线。进针后快速捻转或接电针仪,用连续波刺激30分钟。   ⑶电针:选太溪、仆参。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连续波刺激15~20分钟。   ⑷穴位注射:用醋酸强的松龙15mg加1%普鲁卡因溶液5ml注入阿是穴。每周l次。   ⑸激光照射:以10W二氧化碳激光仪照射阿是穴及周围皮肤,每次5分钟。      曾某,男,59岁。双足跟疼痛3年,压痛明显。取阿是穴,针刺得气后用鲜姜片1块,穿过毫针,贴于皮肤上,将艾绒捏成大艾灶置于姜块上施灸;并加针刺太溪、申脉、仆参穴,留针20分钟。1次即感疼痛明显减轻。治疗5次,疼痛完全消失,行走自如(段湘波.隔姜温针灸阿是穴治疗足跟痛20例。针灸临床杂志;16(9),47)。      1.《胜玉歌》:踝跟骨痛灸昆仑,更有绝骨共丘墟。   2.《灵光赋》:后跟痛在仆参求。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可靠。但对有些病例非一时能治愈,须坚持治疗或配合其他方法综合施治。   2.急性期应注意休息,症状缓解后应减少站立和步行。平时宜穿软底鞋,或在患足鞋内放置海绵垫。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风冷潮湿。

热门课程推荐

1.董氏奇穴、针雕美容抗衰、腹针疗法、雷火神针、扶阳罐疗法,五大技术

2.董氏奇穴元网课辅导群

3.董针临床疾病综合应用提高精华班

4·3月26日郑州美式整脊

脊柱与四肢关节矫正术

5·4月8日济南大清宫廷太医-----宫廷无痛正骨术

6·百病神针谐平疗法

7·灸道阵法手法实战研修班

8.3月18日郑州宗筋传承手法民间绝技----肛疗法,抓龙筋,脉疗法

9·3月15日郑州小儿推拿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10·董红梅~医学~徒手整形-产后修复

11.胡一刀驻容术中医绿色微整形

12.德吉全息舌诊特惠价格(舌质、舌苔、舌型的定性、定位以及用药)

联系苏敬主任:(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hz/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