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leonpharmaceuticals于年10月完成万美元A轮融资,由知名的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公司SROne、Pfizer(辉瑞)Ventures、VertexVenturesHC、Takeda(武田)Ventures和AbbVie(艾伯维)Ventures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成立于年的生物技术公司,与大多专注CAR-T、PD-1/PD-L1赛道的肿瘤免疫疗法企业不同,而是另辟蹊径,专注于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
在大热的肿瘤免疫领域,CAR-T、PD-1/PD-L1等疗法已屡见不鲜,虽然现有的肿瘤免疫药物在治疗非实体瘤以及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实体瘤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有大量的患者在接受这些疗法时疗效甚微。
现有研究也解释了这一现状,肿瘤细胞具有多种途径来逃避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系统,抑制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以及适应性免疫T细胞。
Palleon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肿瘤免疫逃避途径,肿瘤细胞表面通常含有唾液酸等聚糖类物质,正是这些细胞表面聚糖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应答。Palleon以此为依据,开发了独有的糖免疫检查点平台EAGLE、CONVERGENCE、HYDRA。通过从肿瘤聚糖中去除末端唾液酸,从而阻止肿瘤细胞表面聚糖化,激活自身免疫系统,靶向肿瘤细胞。
Palleon的糖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是糖类药物在肿瘤免疫领域的新应用,平行于现有的PD-1/PD-L1赛道,拥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但由于糖类物质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糖链不能像核酸和蛋白质一样测序或者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改造,同时也缺乏糖组大数据支持,因此,糖化学的研究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发展较抗体类蛋白质药物滞后。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凝血、抗溃疡、防辐射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辉瑞、艾伯维、武田的投资也进一步证明其看好糖化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反观国内,糖化学在肿瘤免疫的研究也迎来了新进展:诺康得生物基于糖类物质,以及巨噬细胞、NK细胞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药研究,开创了基于非病毒的糖化学治疗用细胞制备方法(SugarCell?),通过对NK细胞的进行糖类物质修饰,最终实现靶向癌细胞,诱导其凋亡。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糖免疫疗法的商业化之路
提及诺康得生物的创立,就不得不提及糖化学领域的一位关键人物JamesC.Paulson博士。JamesC.Paulson是世界著名的糖生物学家和流感病毒受体生物学专家,深耕糖化学领域30余年,拥有10余项专利,为糖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发现。JamesC.Paulson在《NatureChemicalBiology》、《JACS(美国化学会志)》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中发布了数百篇论文。
其中,Paulson的两大核心发现为诺康得生物的Sugarcell平台奠定了理论基础:
1、非天然修饰的唾液酸可以被细胞代谢并且呈递到细胞表面。唾液酸是一种糖类衍生物,目前人类对唾液酸的广泛认知是,唾液酸大量存在于脊椎动物,是神经节苷脂的传递递质,大脑中的含量最多。
唾液酸可以阻止病菌入侵,同时也是流感病毒的受体,是流感病毒结合在黏液细胞中的结合位点。年,作为神经氨酸酶(唾液酸酶)抑制剂的抗流感病毒药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上市。天然的唾液酸可以被人体中许多细胞代谢,最终在细胞核中转换成胞苷酸唾液酸。
Paulson对唾液酸进行了醛化修饰,醛化后的唾液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动物细胞中蛋白质摄取,在细胞表面形成唾液酸化糖蛋白。
2、非天然修饰的唾液酸可以结合特定的抗原。人类对抗原的常规认知是,抗原只能和抗体结合,才能实现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消除,但Paulson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抗原的认知。CD22是B细胞淋巴瘤中高度表达的蛋白,可与B细胞受体(BCR)结合,抑制B细胞的免疫活性。
同时,CD22隶属免疫球蛋白凝集素Siglec家族,Siglec是可以与唾液酸结合的细胞表面蛋白。也就是说,B细胞淋巴瘤中的抗原表位CD22能与糖类物质唾液酸相结合,进而调控免疫B细胞的活性。
诺康得创始人李柱博士长期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