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进行疫情调查时,一般原则或程序是先检查健康群,后检查发病群;先检查发病群中的健康鸭鹅.后检查病鸭鹅;先对病鸭鹅作一般性检代,后作各系统的详细检查。
(1)群体检查。为了避免对发病鸭鹅的过分惊扰,可先从一定的距离外进行观察,待禽群逐渐适应后,才进一步接近并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检查。观察禽群内的鸭鹅是否分布均匀,有无拥挤或打堆现象;采食和饮水状态;粪便情况如何等。对笼养鸭鹅,还应检查笼具大小,安装是否合适,有无破损;供料、供水系统是否适合,状态是否良好等。凡羽毛松乱而无光泽、羽毛异常脱落或生长异常,精神呆滞或嗜睡.翅尾下垂,呼吸、姿态或动作异常,头颈卷缩或伏卧不起,颜面肿胀,眼鼻分泌物增多,食欲降低或废绝,粪便异常等表现者均为病象,应逐一挑出和做进一步的检查。
(2)病鸭鹅个体的检查。个体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病鸭鹅的精神、体态、羽毛、营养状况和发育情况,呼吸、目光、食欲、饮欲等及各个系统的功能、结构有无明显的异常。
(3)精神状态和机能的检查。大多数疾病都能引起病鸭鹅表现精神沉郁、毛松眼闭等症状。如出现昏睡或昏迷,多属代谢扰乱性疾病、严重传染病后期或某些中毒性疾病,预后多不良。精神兴奋、运动增强、向前冲突或不断转圈,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的表现,常见于脑炎初期、毒物中毒或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疾病的后遗症。鸭鹅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如肉毒梭病毒素中毒可见头颈和四肢的无力性麻痹;雏鸭病毒性肝炎、脑型大肠杆菌病等传染病、中毒病等则可引起机能亢进,临床表现角弓反张、头须握转或痉孪;维生素B1缺乏病则可见“望星”姿势。脊髓损伤可表现出动作不协调,虽有采食欲,但不能准确地啄取食物,如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就以头颈震颤和共济失调为其特征性症状。
(4)营养状态和发育情况检查。肌肉瘦削、生长发育不良、矮小均为营养不良的征候,常见于营养缺乏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5)羽毛、皮肤及可视粘膜检查。羽毛生长不良、粗糙和容易脱落,多与日粮中氨基酸(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维生素(如泛酸等)、微量无机元素(如锌等)的缺乏有关,也可能是寄生虫早病的一种表现,临床可见啄羽等症状,但要与正常的换羽相临别。眼周羽毛污脏不洁和粘液、血液枯附则可能揭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鹅红眼病或嗜眼吸虫病等疾病;而肛周羽毛污秽、粘有粪便则多为腹泻的特征。皮肤的检查注念其有无创伤、颜色、状态等的异常。皮下气肿多见于气囊破裂,而皮肤千燥、皱缩是脱水的表现;颜面部肿胀可见于禽流感和鸭瘟等。
(6)呼吸系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呼吸的频率、状态、呼吸音和鼻漏等。在正常情况下,鸭鹅的呼吸频率都有一定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的上限即称为呼吸频率增加,或呼吸急促,或浅频呼吸;反之则称呼吸频率减缓,或呼吸深长。前者多见于发热、贫血、脚腔或肺部疾患,而后者则多见于昏迷、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异物引起的狭窄等情况。高温中暑时可见张口喘息、呼吸迫仲、两翅张开等症状。
(7)消化系统检查。主要指口腔、舌、咽喉、食道膨大部、腹腔脏器、泄殖腔和肛门的检查,以发现其色泽有无改变,有无渗出物、创伤、炎症、溃疡、异物或寄生虫;食道膨大部的胀摘程度及其性质;腹部是否胀满及其性质如何;泄殖腔枯膜有无充血、出血、坏死或溃疡;排粪的情况、数量及其性状等。
许多传染病在发病过程中,常见食欲减少或废绝,而断饲或限饲等长期饥饿后恢复供料,可见食欲亢奋和暴食。高温季节,腹泻,日粮中食盐、钾和镁含量高或食盐中毒,以及发生热性传染病时,禽群饮水址增加,甚至出现暴饮现象。
口腔、舌面、咽喉出现炎症、结节、伪膜可见于维生素A缺乏、鸭瘟、禽珠菌等疾病。食道膨大部膨大硬实,可能是其内充满干燥未消化饲料或羽毛、泥沙等异物;食道膨大部膨胀,柔软下垂,倒提时从口中流出大量酸臭液体,此多由食物发霉变质所致,而禽霍乱、鸭瘟等传染病时亦可发生。腹部触诊有助于了解腹腔内部的一些情况,如有无肿窟或异物、母禽是否蛋滞留、肝脏是否肿大及其质地是否正常、有无腹水等。腹部膨隆下垂、有波动感提示腹水的存在,可见于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病、肝肿瘤、腹水综合征等。许多疾病都会导致腹泻,多可见肛门羽毛污秽和有稀粪,依据粪便的性质、色泽等常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
(8)体温侧定。侧量病禽的体温亦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必要的线索。一般来说,患急性传染病时,病禽的体温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临死前则常有体温下降;慢性传染病病便,通常发热不明显;中毒性疾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其体温很多属正常范圈或稍低于正常;热应激(热射病或中暑)时,体温常有明显的升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