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鞘注诺西那生钠
患儿女,5岁,主因: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5年,“气管切开术后”2年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现病史:患儿于生后2月发现四肢活动减少,就诊于首都儿医院,基因检测SMN1基因纯合缺失,SMN2基因未见缺失和重复,NAIP基因和GTF2H2基因存在纯合缺失,支持SMA诊断,院外家属自行康复训练及护理。3年前患儿因肺炎住院,入院后出现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治疗,2年前气管切开,院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鼻饲管注入奶粉喂养,大小便正常。
入院时查体:T37℃,P次/分,R呼吸机辅助呼吸30次/分BP/90mmHg。意识清晰,精神欠佳,保留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3出血点及瘀斑,头颅枕部扁平。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腹平坦,无压痛及肌紧张,肝脾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双足内翻畸形,双侧巴氏征、克氏征阴性。
初步诊断:1.脊髓性肌萎缩症,2.气管切开术后。
入院后给予儿科特级护理,保留鼻饲管人工喂养,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完善血、尿、便常规,胸部及头颅CT,心电图,生化,凝血,术前四项,维生素D检测等。胸部CT扫描:1.气管插管及胃管置入后改变;2.胸廓塌陷,双侧肋骨畸形,双侧后肋侧肋成角;3.两肺可见多发条片状及条索状高密度影,两肺上叶为著,考虑炎症及肺组织膨胀不良,请结合临床病史。CT颅面部扫描:双额颞叶脑沟增宽,幕上脑室系统稍扩张,提示脑萎缩,请结合临床。血常规WBC:8.70*/L、N:7.00*/L、Hb:g/L,PLT:*/L;凝血常规五项PT:13.2秒、APTT:39.3秒;血生化Hs-CRP:13.4ng/L、CK-MB亚型:25.0U/L、TBIL:2.10umol/L、DBIL:1.1umol/L,ALB:41.1g/L、ALT:6.5U/L、AST:17.0U/L、Cr:14.0unol/L、Na:.9mmol/L、Ca:2.44mmol/L、CHOL:2.99mmol/L;术前四项未见异常。患儿化验结果回报血常规及血清PCT未见明显异常,肺CT示炎症及肺组织膨胀不良,考虑与既往感染及发育不良有关,在我科神经专业指导下,给予患儿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鞘注治疗,鞘注后患儿无不适反应,一般情况可,予以出院。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致残致死性神经肌肉病,由位于5q11-13的SMN基因突变所致。临床上根据起病年龄及能够实现的最大运动功能分为4型,多数1型患儿在2岁内死于呼吸衰竭,其他类型患者也会随病情进展,出现吞咽困难、咳嗽无力、呼吸功能不全、脊柱侧弯、关节挛缩等合并症,最终危及生命。
年12月23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美国获批,是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年4月28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上市;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正式纳入医保;年1月5日,“河北第一针”在我院开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