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vet综合征(Dravetsyndrome,DS),原称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severemyoclonicepilepsyofinfancy,SMEI),是一种在婴儿期出现症状的发育性及癫痫性脑病[1]。
有研究报道该病的患病率为1/~1/(也有文献报道为发病率为1/~1/[2]),占3岁以内婴幼儿癫痫的8%,截至年2月,我国还没有患病率数据。
年5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Dravet综合征列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第号[3]。
英文名Dravetsyndrome
临床表现Dravet综合征患儿均于1岁内起病,起病高峰年龄为生后6个月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发热诱发的较长时间惊厥发作(30分钟以上),表现为单侧肢体阵挛或双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患儿首次发作前有接种疫苗诱因。1岁后逐渐出现无热惊厥,但仍有热敏感特点(遇到发热性疾病或环境温度过热即可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局灶性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大发作),肌阵挛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等,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起病前发育多正常,发病后常逐渐出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60%患儿有共济失调表现[1]。
疾病进展Dravet综合征患者发生癫痫猝死风险较高,猝死率为10%。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发育落后。癫痫发作类型进展如图所示:[4]
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包括:
1)有热性惊厥和癫痫家族史倾向;
2)发病前智力运动发育正常;
3)1岁以内起病,首次发作为一侧性或全面性阵挛或强直阵挛,常为发热所诱发,起病后出现肌阵挛、不典型失神、部分性发作等各种方式;
4)病初脑电图正常,随后表现为广泛的、局灶或多灶性棘慢波及多棘慢波,光敏感性可早期出现;
5)精神、智力、运动患病前正常,第二年出现停滞或倒退,并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共济失调、锥体束征);
6)抗癫痫药物治疗不理想。具备上述6条特点者可临床诊断为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
但确诊Dravet综合征需要进行基因检测,80%的Dravet综合征患儿可以检测到SCN1A基因的突变,可以通过Sanger测序和MLPA方法检测点突变、小缺失/插入以及大片段缺失/重复。SCN1A基因检测阴性患者,可以进行癫痫基因panel或全外显子组测序。还有少数患者发现PCDH19、GABRG2,GABRA1,以及SCN2A等基因突变[1]。
发病机制Dravet综合征最常见的致病基因SCN1A编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突变以后会导致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育,并导致癫痫[5]。
遗传情况Dravet综合征最常见的致病基因SCN1A突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90%为新发突变,也就是患儿父母的外周血通常检测不到与患儿相同的SCN1A基因突变。该患儿成年后如果生育下一代,其子代携带与先证者相同SCN1A基因突变的概率为50%,男女均可发病。
治疗方法截至年2月底,Dravet综合征没有治愈的方法,主要是以减轻癫痫发作,尽量减少癫痫持续状态为目的。
Dravet综合征通常对于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反应不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