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牛哥,今天又来带大家去知识的海洋里游泳啦!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年大热的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
这部电影里有一句话牛哥还记忆犹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
这句话反映了大病患者在面对昂贵的特效药物时的无奈。
现代医学让很多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却因为钱而硬生生地让希望破灭掉了....
在2年后的今天,一则高价药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就连《光明网》都发布了批评文章:多元一针进口药卖70万,何其狠也!
不过关于大病进口药的价格争议由来已久,背后的故事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今天牛哥就带大家来聊一聊最近的这个关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话题。
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刚满1周岁的湖南患儿,由于患上了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急需一种特效药SPINRAZA(诺西那生纳注射液)。
听说得了这种病的患儿,大多数在2岁左右就会死于呼吸衰竭。
平均寿命仅仅只有18个月!
想想都觉得“恐怖”。
孩子还那么小,就要离开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怎么忍心...
但是,要治这种病,必须要用到的“诺西那生纳注射液”一针就需要70万!
而且需要定期注射。
按照一年6针来算,每年治疗费用就达多万...
这样巨额的开支,哪怕是中产家庭1年也得回到解放前的水平。
尽管SMA属于罕见病,
新生儿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左右。
但是,以年我国新生儿数量万为参照,
目前我国大约每年有个新生儿患上这种病,
意味着每年有个左右的家庭可能被这一种天价药搞“破产”...
然而,事情刚传开没多久,有网友却发现:
这个国内70万一针的“诺西那生纳注射液”,
在澳大利亚只要多人民币。
国内天价,国外平价?
有网友查询到相关数据,在澳大利亚,这种叫SPINRAZA(诺西那生纳注射液)的特效药,费用为41澳元,折合人民币元。
这个消息一出,很多网友炸锅了!
有不少网络“愤青”表示这简直就是敲诈勒索、吃人...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较为理性,向有关部门申请信息公开,寻求真相。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药物「卖」多少钱,和患者「自付」多少钱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这当中社会医疗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由美国渤健公司研发的。
年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于同年4月在中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药物。
目前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定价是:单支69.97万元,而且目前属于自费药物,尚未纳入医保。
其实真相并不是“国内天价国外平价”。
这款药在原研国美国的定价也相当昂贵——12.5万美元/针(约合人民币87万元),第一年要注射6次,治疗费用约75万美元,第二年费用降至一半。
为什么作为原研国也会卖这么贵?
因为作为原研药厂的Biogen为之付出的是10余年的攻关时间、投入超过1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以及巨大的研发风险。
要知道,在此之前,所有关于SMA特效药物研发均以失败告终,Biogen的做法称作一场「豪赌」绝不为过。
然而,由于罕见病患者有限,专利保护期也有限(一般为20年),这类药无法像其他药品一样,通过增加销量摊薄高昂的研发成本。
在澳大利亚,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年6月被纳入药品福利计划(PBS)的,用于治疗SMA-1型、2型和3a型的18岁以下患者。
且根据PBS的规定,患者需要为计划内的补贴药品支付一定的金额。
直到年1月1日,持有澳大利亚医保卡的患者才得到更大的利好,最多只需要为大多数PBS药物支付41澳元(约合人民币元),如果持有优惠卡,则仅需支付6.60澳元(约合人民币33元)。
据悉,该药在澳大利亚的政府采购价格是11万澳元,相当于55万元人民币。
所以,很多网络上类似「国内一针70万,国外只要元」的标题,要么就是缺乏对医药行业的认知,要么就是“标题党”,博人眼球。
如此高价药,医保恐难成“药神”!
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高价药进医保,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样一来,药企能收回成本,患者也能减轻负担。
但是,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并非那么简单....
1、医保盘子就那么大,怎么分?
在我国,社会医保的定位是“兜底”,重点在“基本”。
我国医保体系由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组成,后者又包括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关于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我国的城镇职工医保,尚能保持收支平衡,甚至还能略有盈余,因此基本不依赖财政补贴。
而缴费人群更少、缴费额度更低的居民医保,70%以上的开支都依赖于财政补贴。年财政补贴负担就已近亿元。
有限的医保基金和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负担成了一对矛盾体。
慢性病患者希望借助医保降低长期用药负担,癌症患者希望医保报销高昂手术费和靶向药费用....
将高价药纳入医药无疑会挤占原本其它疾病患者的医保支付费用。
进了医保后很多慈善项目援助也会终止。
一针70万的药,就需要大约1名城乡居民参保者一年的缴费来购买。
仅仅这小小一针,就可能牺牲了几千人的利益。
而更加现实的是:罕见病不止这一种,罕见病药物也不只有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很多人呼吁各种高价药物进医保,无非觉得反正与自己无关,可以慷他人之慨。
但其实医保基金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尽管国家财政会有补贴,但大头还是我们每个月工资里扣的钱。
退一万步讲,国家财政不也是我们上交的各种税吗?
2、医保控费:“总额预付制”下的困境
所谓总额预付,通俗地讲就是医保部门定期给出一医院,医院看病的医保病人的报销总额必须在这个额度内,超出部分由院方承担。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有很多肿瘤靶向药进了医保反而消失了。
医院,医院压科室,科室压医生。
加上药占比考核等因素,到最后,医生开个处方可能整个月奖金都没了!
谁才是罕见病患者的“药神”?
罕见病和孤儿药,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都在探索的难题。
在美国,主要靠多种商业保险和部分州的医疗补助,将该药的价格降低到可承受范围内;
日本规定未满2岁的SMA患者自付费用仅占总费用的20%,并由中央补助......
在我国香港地区则是依靠相关资格认定,通过撒玛利亚基金、关爱基金两大基金会补助,完成双重兜底;
总之就是给政策给钱!
医疗成本只能被转移,无法被消灭!
在不考虑慈善援助的情况下,
这个成本一般都是在患者、保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药企三方之间转移。
而让药企赔本售药,无疑会阻碍医药科技的进步;
让患者自行承担,只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放弃治疗,孤儿药销量惨淡。
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必须探索一种多方支付模式,将医疗成本的转移面扩大。
患者自付、商业保险报销、社会保障体系兜底、慈善援助、药企赠药....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果主动去做呢?
牛哥认为努力赚钱肯定是第一位的,毕竟99%的烦恼都可以用钱解决。
其次就是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加大医疗风险支出杠杆。
这不,最近就有很多朋友问牛哥,有没有商业保险可以保障SMA?
当然有!
牛哥平常推荐最多的尊享e生医疗险、达尔文3号重疾险以及晴天保保超越版少儿重疾险,都包含这种罕见病,当然肯定不止SMA这一种!
这个疾病包含在晴天保保超越版的22种少儿特定疾病中,
前6年可以额外赔付%基本保额,
也就是说,50万基本保额,
不幸患了这个病可以赔付万。
也够打两针了。
如果还搭配了类似尊享e生这样的医疗险,
每年还有万的种重疾+种罕见病保障,而且0免赔!
完全够用啦!
毕竟罕见病发病率是极低的,所以保费并不会贵。
所以真正的“药神”,其实只能是我们自己!
如果每个人都能有意识地主动购买商业保险,将这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牛哥相信类似湖南武先生这样的悲剧会越来越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