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是由于高空坠落、车祸、外伤、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脊髓功能的损害,不管是发生在哪一部分,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很致命的打击,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或者截瘫,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自主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理也受到重创。很可能让一个曾经是家里顶梁柱式的人物因为脊髓损伤成为家庭的负担。
还有一个出路能让病人和家庭看到一丝希望并让医疗支出不再透支家庭经济——那就是康复,有一部分不完全损伤的患者可以在康复治疗的帮助下扭转恶化的局面,通过服用药物和配合康复训练,恢复一定的行走能力,因为康复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评定:
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用与Frankel标准类似的病损分级(ImpairmentScale,IS),即修订的Frankel分级进行损伤程度分级,来判断完全损伤和不完全损伤:
损伤平面评定:脊髓损伤的神经平面是指保留身体两侧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感觉和运动平面可以不一致,左右两侧也可不同。①感觉平面:为针刺觉和轻触觉两者的最低正常皮节。②运动平面:通过身体一侧10个关键肌的检查确定,肌力为3级以上的最低关键肌即代表运动平面,前提是代表其上节段的关键肌5级,身体左右侧二者的最高者为单个运动平面。
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
损伤平面
活动能力
生活能力
颈椎1-4
依赖膈肌起搏维持呼吸,可用声控方式操纵某些活动
完全依赖
颈椎4
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助呼吸。
高度依赖
颈椎5
手在平坦路面驱动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
大部依赖
颈椎6
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驾驶特殊改装汽车。
中度依赖
颈椎7-8
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厕所/浴室转移。
大部自理
胸椎1-6
轮椅独立,用长腿矫形器扶拐短距离步行。
大部自理
胸椎12
长腿矫形器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要轮椅
基本自理
腰椎4
短腿矫形器扶手杖步行,不需要轮椅
基本自理
★康复治疗:
不同脊髓损伤的患者其康复方案完全不同,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制定。
以颈4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例:他们只有头能自由活动,四肢和躯干均不能,平常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需要家人的帮助。
01头和口的功能训练就能辅助他们的一些日常活动,比如训练用嘴咬住一根小棒或头来操作一些仪器或做其它活动。
02加上呼吸肌受损,应加强训练呼吸功能,比如可以深呼吸、大声唱歌、大声说话。
03每天要做被动关节活动,防止四肢肌肉和关节的僵硬,每个关节每次活动10—15次,应为全关节范围活动,每天至少一次。
04另外,每天应通过各种方法使患者有一定的站立时间,以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有利于二便排泄。可采用斜床站立,逐渐抬高其角度,至接近90度为止。
康复教育:
1.预防压疮要教育患者及家属早期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关键是预防骨突部位的压力。要求家属帮患者每隔1~2小时翻身1次,并用软而厚的垫子保护骨突那位不受长时间的压迫,或用防压疮气垫,并定期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平整。
2.预防呼吸道感染高领段脊髓损伤或老年患者回家后长期卧床均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要鼓励患者咳嗽,压住胸廓或腹壁辅助咳痰,进行体位排痰等。
3.)预防尿路感染早期教会患者家属导尿,后期可教患者自行导尿,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小便通畅。
4.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告知患者及家属,若长期卧床,很少进行治疗性站立和治疗性步行者,易患骨质疏松症,应加强离床的站立和行走,且每天达2小时以上,必要时进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同时,SCI患者可因为骨质疏松而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在家中和社区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或在转移过程中避免跌倒而致骨折发生,应有人保护。
5.预防麻痹性肠梗阻要早期预防,软化大便或定期排大便。超过3-7天无大便,要在肛门内快速注人开寒露1-2支,大便过于干燥要戴乳胶手套挖出,手要轻柔,防止肛裂,同时可口服一此蜂蜜或缓泻药(如番泻叶泡水或中药麻仁丸润肠通便等)。
6.饮食起居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品,定时饮水,限制人量,每小时饮水1次,每次不超过ml.不要-次大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