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一附院姚献花: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会员,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我院小儿脑病首批会诊专家。主要诊治小儿脑瘫、癫痫,抽动症、多动症、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肌萎缩症、运动障碍、小儿遗尿、生长发育障碍、矮小症,性早熟等小儿神经系统及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对儿科常见病发热、咳嗽、肺炎、呕吐、积滞、厌食、腹泻、便秘等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体虚易病能够很好的运用中药辨证治疗。
坐诊时间:周2、4、5上午,周1、3下午。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最高,所以,建议有宝宝的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饮食要节制:不要喂养过量或喂养次数过多,否则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2、夏天不可过于贪凉:吃过多地冷饮或者家长给宝宝冲奶的水是凉的,都会使宝宝的胃肠道负担加重,最直接后果就的导致腹泻。
3、饥饿:饥饿也会使婴儿腹泻,饥饿会增加胃肠道蠕动,刺激肠道分泌功能增加而发生腹泻。
4、宝宝食物和餐具污染。这也是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食物和奶瓶消毒不完全,婴儿吃了带有细菌的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引起腹泻。因此,奶瓶跟餐具消毒显得很重要,还有宝宝玩耍的环境,要卫生,宝宝喜欢用口腔接触东西,所以宝宝能接触到的东西要经常清洗。
5、夏秋季是轮状病毒性肠炎高发季,建议家长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到集体场所,以免病毒感染,防止腹泻发生。
除此之外,还有某些婴儿腹泻是与乳糖不耐受有关,这类患儿主要是自身缺乏乳糖酶,导致不能对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进行分解,机体不能够充分的对乳糖消化吸收所引起的腹泻,据报道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0~6个月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77.89%,7个月~1岁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62.74%,1.1~2岁婴幼儿组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60.58%,2.1~3岁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32.61%。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乳糖酶是存在于小肠黏膜刷状缘的一种双糖酶,在所有双糖酶中乳糖酶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修复又最慢。人类的肠道不能直接吸收双糖,乳糖必须经乳糖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利用。婴幼儿由于肠黏膜发育不成熟,乳糖酶活性减低或缺乏,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大量乳糖稽留于肠腔内,因渗透作用使细胞内水及小分子物质进入肠腔,从而液体增加导致渗透性腹泻。对于这类患儿补充乳糖酶就可以避免腹泻发生。
中医一附院姚献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