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

医院订阅哦!

(三)运动学

1.在腰椎运动中,哪项可被看作刚体

A.椎间盘

B.椎体

C.韧带

D.关节囊

E.肌肉

B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剐体,椎体与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相比,变形量极小,因而可被视为刚体。

2.关于韧带的生物力学,描述错误的是

A.棘上韧带起到稳定脊柱活动的作用

B.棘阔韧带不能起到加强脊柱的外在稳定的作用

C.腰椎前屈时,黄韧带受到拉伸

D.腰椎后伸可使黄韧带松弛

E.腰椎间盘退变后,椎间距缩小,使黄韧带松弛,易使其变肥厚

B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均能起到稳定脊柱活动的作用,又能加强脊柱的外在稳定。所以B答案错误。

3.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错误的是

A.应力可促进骨痂的形成

B.长期缺乏应力的作用,易使骨吸收加快,产生骨质疏松

C.只有应力过低会使骨吸收加快,应力过高不会加快骨吸收

D.失重可造成骨钙丢失

E.反复承受高应力的作用,可引起骨膜下的骨质增生

C

骨骼都有其最适宜的应力范围,应力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吸收加快。所以C答案错误。

4.维持人体姿势和产生运动的动力是

A.重力

B.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拉力

C.机械摩擦力

D.支撑反作用力

E.以上都不是

B

肌肉的收缩产生的主动拉力可以维持人体姿势和产生运动,所以选择B答案。

5.骨杠杆上肌肉的附着点属于

A.支点

B.力点

C.阻力点

D.原点

E.起点

B

动力作用点称为力点,在骨杠杆上力点是肌肉的附着点。

6.在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时,股四头肌与胭绳肌产生的萎缩程度相比

A.更加明显

B.不明显

C.差不多

D.都有可能

E.无变化

A

若肌肉是在被拉长的情况下固定,其萎缩和肌肉收缩力的下降要轻一些。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时,股四头肌产生的萎缩要比胭绳肌明显,因为在此体位下,胭绳肌处于拉伸状态而股四头肌处于缩短状态。

7.长期卧床病人易造成下列哪种情况

A.高钙血症,高钙尿症

B.高钙血症,低钙尿症

C.低钙血症,高钙尿症

D.低钙血症,低钾血症

E.高钙血症,高钾血症

A

卧床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钾、钠、氮均增加。由于钙自骨组织中转移至血,产生高钙血症。血中多余的钙又经肾排出,产生高钙尿症。

8.下列哪种情况可使运动变得省力

A.加长阻力臂或缩短力臂

B.加长阻力臂或力臂不变

C.缩短阻力臂或加长力臂

D.加长力臂或阻力臂不变

E.缩短力臂或阻力臂不变

C

当缩短阻力臂或加长力臂时杠杆可以变得省力。所以选择C答案。

9.力矩的单位是

A.N·m2

B.N/m

C.N·m

D.N2·m

E.N/m2

C

力矩的单位为牛顿·米(N·m)。

10.关于椎间盘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B.使椎体有一定的活动度

C.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

D.保持椎间孔的大小

E.不能保持脊柱的高度

E

正常椎间盘由胶冻状的髓核和纤维环组成,其功能有:保持脊柱的高度;联结椎间盘的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有一定的活动度,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保持椎间孔的大小;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所以E答案错误。

11.骨骼的哪部分应力最大

A.骨膜

B.骨髓质

C.骨皮质

D.软骨

E.骨小梁

C

骨皮质部分接受的应力最大。

12.髋关节伸展中臀大肌是

A.原动肌

B.拮抗肌

C.固定肌

D.协同肌

E.联合肌

A

控制髋关节伸展动作的主要肌肉是臀大肌,所以臀大肌是髋关节伸展的原动肌,所以选A答案。

13.以下关于杠杆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支点在力点与阻力点中间,称之为“平衡杠杆”

B.平衡杠杆的作用是传递动力和保持平衡

C.阻力点位于力点和支点之间,称之为“省力杠杆”

D.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称之为“速度杠杆”

E.速度杠杆的力臂始终大于阻力臂

E

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此类杠杆因为力臂始终小于阻力臂,力必须大于阻力才能引起运动,不省力,但可以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故称之为“速度杠杆”。故E答案错误。

14.关于矢量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矢量可以表述成一个箭头

B.箭头的方向代表矢量的方向

C.箭头的长度代表矢量的大小

D.两个矢量的相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E.两个矢量作为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边

E

矢量可以表述成一个箭头,箭头的方向代表矢量的方向,箭头的长度代表矢量的大小。两个矢量的相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将两个矢量作为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个边,所以E答案错误。

15.肌力不受以下哪项因素的影响

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B.肌肉的初长度

C.运动单位募集

D.皮肤湿度

E.性别、年龄

D

肌力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运动单位募集、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和骨关节的杠杆效率等,不受皮肤湿度影响。所以选择D答案。

16.长期制动对肌肉代谢的影响错误的是

A.肌肉局部血流量的减少

B.运氧能力的降低

C.有氧化活动减弱,无氧酵解活动加强

D.蛋白质合成增加,而分解减少

E.肌浆网对Ca2+的摄取和释放增加

D

长期制动肌肉中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故D答案错误。

17.长期卧床者呼吸系统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A.呼吸肌肌力下降,肺活量明显下降

B.肺的顺应性变大

C.通气/血流比值的失调,影响气体交换

D.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排出困难

E.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B

卧床数周后,患者全身肌力减退,呼吸肌肌力也下降,加之卧位时胸廓外部阻力加大,弹性阻力增加,不利于胸部扩张,肺的顺应性变小,肺活量明显下降。所以B错误。

18.3周卧床所造成的负氮平衡可以在1周左右恢复,但7周卧床造成的负氮平衡需要多久才能恢复

A.2周

B.3周

C.3.5周

D.5周

E.7周

E

3周卧床所造成的负氮平衡可以在1周左右恢复,但7周卧床造成的负氮平衡则需要7周才能恢复。

19.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

A.甘油三酯

B.磷脂

C.胆固醇及其酯

D.非酯化脂肪

E.糖脂

A

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

20.脑的生理活动每日要消耗多少葡萄糖

A.20~30g

B.20~50g

C.50~80g

D.~g

E.~g

D

脑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85%~95%来自葡萄糖的氧化,每日要消耗~g葡萄糖。

21.下列哪项是暂时性的运动功能障碍

A.吉兰-巴雷综合征

B.脑性瘫痪

C.颅脑损伤

D.肌营养不良

E.遗传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A。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叫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是一种急性起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一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及时治疗机体功能能够完全恢复,是暂时性运动功能障碍,所以选项为A。

22.以下关于力臂、阻力臂描述哪项正确

A.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

B.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C.阻力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D.支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

E.力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A

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支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23.脊柱向前弯曲时

A.椎间盘前方变厚

B.椎间问盘前方变薄

C.椎间盘无任何变化

D.椎间盘侧方变薄

E.椎间盘向前移动

B

当脊柱向前弯曲时,椎体与椎体之间前部的间隙变窄,所以椎间盘前方变薄。

24.运动供能的主要形式是

A.糖酵解

B.糖异生

C.脂肪酸氧化

D.产生酮体

E.产生乙酰乙酸

C

脂肪酸氧化是运动中供能的主要形式。

25.人体经常受外力和内力这两大类力的影响,以下不属于内力的是

A.肌肉收缩力

B.内脏器官的摩擦力

C.支撑反作用力

D.组织器官闯的被动阻力

E.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

C

外力:①重力;②支撑反作用力;③摩擦力;④流体作用力;⑤器械的其他阻力。内力:①肌肉收缩力;②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③内脏器官的摩擦力;④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⑤血液、淋巴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所以C答案属于外力,而不是内力。

26.椎骨的三维运动的自由度不包括

A.前屈

B.后伸

C.环转

D.左/右旋转

E.左/右侧弯

C

椎骨的三维运动自由度即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

27.脊柱周围抗张力作用最强的韧带是

A.黄韧带

B.前纵韧带

C.棘上韧带

D.棘间韧带

E.后纵韧带

B

脊柱前纵韧带抗张力能力最强,其次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后纵韧带。所以选择B答案。

28.关于肌肉的收缩形式错误的是

A.等长收缩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B.等长收缩时,肌肉作用的物体未发生位移,所以未对物体做功

C.等张收缩只有长度的变化而无张力的改变

D.等张收缩时,肌肉收缩时有关节的运动,所以它对物体做了功

E.人体骨骼肌的收缩的形式不可能为混合式收缩

E

人体骨骼肌的收缩的形式均为混合式收缩,所以E答案错误。

29.有氧运动不包括哪项

A.游泳

B.慢跑

C.散步

D.打羽毛球

E.下棋

E

游泳、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均属于有氧运动,只有下棋除外。

30.肌力达到峰值水平的年龄是

A.15岁左右

B.20岁

C.30岁

D.40岁

E.50岁

B

肌力在20岁左右达到峰值水平,然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55岁以后下降更为迅速。

31.长期卧床病人皮肤系统无以下哪些变化

A.萎缩

B.压疮

C.白化病

D.水肿

E.角化

C

制动可使皮肤及其附件产生萎缩和压疮、皮肤水肿、角化以及细菌和真菌感染。而白化病为遗传性疾病,故C答案错误。

32.严格卧床者,基础心率、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变化

A.增加,下降

B.增加,增加

C.增加,无明显变化

D.下降,增加

E.下降,下降

D

33.肘关节屈曲提起一桶水,肱二头肌的收缩形式是

A.等长收缩

B.向心性收缩

C.离心性收缩

D.无收缩

E.紧张收缩

B

当肘关节屈曲提起一桶水时肱二头肌长度逐渐变短,张力逐渐增加,所以为向心性收缩。

34.下列哪块肌肉是肘关节屈曲的拮抗肌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肱肌

D.肱桡肌

E.喙肱肌

B

肘关节屈曲的主动肌是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所以其拮抗肌是肱三头肌。

35.直腿抬高试验时脊神经可在神经根管内滑动

A.12~15mm

B.10~12mm

C.8~10mm

D.6~8mm

E.2~5mm

E

直腿抬高试验时脊神经可在神经根管内滑动2~5mm。所以选择E答案。

36.人体脊椎中,活动度最大的部分是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椎

E.尾椎

A

颈椎是脊椎活动度最大的部分。

37.下列有关影响运动功能康复的生理病理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身高、体重及体型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会产生影响

B.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可出现相应的生理功能的改变

C.儿童运动障碍愈早治疗,预后转归愈好

D.生理因素中体型的改变需特别注意

E.神经反射行为不受年龄变化影响

E

儿童的身高、体重,尤其是体型可随生长发育而改变。这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如正常值的参照标准、矫形器韵选择等会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有很多神经反射行为也往往随年龄增长和发育而有变化。

38.下列不属于肌张力异常而导致的步态改变的是

A.剪刀步态

B.偏瘫步态

C.短腿步态

D.股四头肌步态

E.胫前肌步态

C

剪刀步态及偏瘫步态为肌张力增高导致的步态改变,股四头肌步态及胫前肌步态是肌张力降低导致的步态改变,短腿步态是由于一腿短缩3cm,患肢在行走支撑时可见同侧骨盆及肩下沉,不是由于肌张力的改变导致的,所以选项为C。

39.下列有关精细动作说法除外的是

A.是指手和手指的运动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B.多为小肌肉的运动

C.在全身大肌肉发育后迅速发育

D.儿童的手在完成精细动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E.3岁的儿童则能用剪子剪东西

E

儿童的精细动作的发育: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指、食指拾物,喜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l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4~5岁的儿童则能用剪子剪东西;6岁能系鞋带并打活结。3岁的儿童还没有能力正确使用剪刀,所以选项为E。

(四)生理学

1.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

A.颞横回

B.中央前回

C.额下回后部

D.颞上回

E.额中回后部

C

2.脑脊液主要产生部位在

A.脑表面静脉

B.脑室脉络丛

C.蛛网膜粒

D.软脑膜上的小梁

E.脑表面动脉

B

3.毁坏一侧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可引起

A.对侧半身瘫痪

B.全身瘫痪

C.同侧半身瘫痪

D.同侧上半身,对侧下半身瘫痪

E.双下肢瘫痪

A

4.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脊髓小脑前束

E.脊髓小脑后束

C

5.二尖瓣位于

A.左房室口

B.右房室口

C.肺动脉口

D.主动脉口

E.冠状动脉口

A

6.主动脉弓的分支包括

A.左锁骨下动脉

B.右颈总动脉

C.冠状动脉

D.右锁骨下动脉

E.肺动脉干

A

主动脉弓,是升主动脉的直接延续,在右侧第二胸肋关节后方,呈弓形向左后方弯曲,到第4胸椎椎体的左侧移行为胸主动脉。在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发出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

7.关于静脉说法正确的是

A.浅静脉与浅动脉伴行

B.管壁相对较动脉厚

C.所有的静脉都有静脉瓣

D.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种

E.管腔比相应动脉小

D

8.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

A.肝脏

B.胸腺

C.胰腺

D.腭扁桃体

E.脾

E

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同时又是储血器官,并具有破坏衰老的红细胞、吞噬致病微生物和异物,产生白细胞和抗体的功能。

9.下列关于气管和主支气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管位于食管后方

B.气管于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C.全程分为颈部和胸部两段

D.左主支气管比右侧者粗短

E.颈段气管较胸段的长

B

10.关于胰岛不正确的是

A.胰岛分泌胰岛素

B.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C.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

D.为胰腺的内分泌部分

E.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

E

胰岛在是胰腺内散在分布,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定的细胞团,为胰腺的内分泌部分,可分泌胰岛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11.体内细胞膜的功能包括

A.物质转运功能

B.跨膜信息传递

C.能量转换功能

D.渗透功能

E.物质转运、跨膜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功能

E

细胞膜是由脂质分子层和特殊蛋白质组成,膜成分中的脂质分子层主要起了屏障作用,而膜中的特殊蛋白质则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跨膜转运和转换有关。

12.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A.运输养料和氧气

B.运输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C.运输激素

D.防御和保护

E.运输养料、02和激素到各组织器官供其新陈代谢,并把代谢产物和C02。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

E

循环系统主要功能是将机体从外界摄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送到全身各部,供给组织进行新陈代谢,同时把全身组织的代谢产物,如C02、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稳定。

13.运动时心率加快是因为

A.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B.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C.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D.每搏输出量增加

E.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A

心率受自主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心率加快。

14.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主要取决于下列哪项

A.外周静脉压

B.中心静脉压

C.阻力血管的口径

D.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E.血液黏滞度

D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以及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15.肺通气的原动力是来自下列哪项

A.肺的弹性回缩

B.呼吸肌的舒缩

C.气体的分压差

D.肺内压的变化

E.胸内压的变化

B

肺本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而是由横膈的升降和胸廓的张缩所引起呼吸运动。吸气肌主要是膈肌,膈肌收缩时,增大了胸腔的上下径,胸腔和肺容积增大,产生吸气。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都向上提,肋骨下缘:还=向外侧偏转,从而增大了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肺容积增大,产生吸气。

16.下列哪项是评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E.深呼气量

C

时间肺活量即用力呼气量,或单位时间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而且反映了呼吸道阻力变化,所以是评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17.血液运输02的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化学结合

C.两者兼具,化学结合为主

D.两者兼具,物理溶解为主

E.氧离为主

C

血液中的02以溶解的和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溶解量极少,约仅占血液总02含量的约1.5%,结合的占98.5%左右。

18.胰岛素可促进肝糖原

A.合成

B.糖异生

C.分解

D.分解与异生

E.运输

A

胰岛素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19.醛固酮的主要作用包括

A.保钾排钠

B.保钠排钾

C.排水排钠

D.保钠保钾

E.排氢排钾

B

醛固酮是调节机体水盐代谢的重要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和排出钾。

20.下列哪项是表层痛觉感受器

A.分布在内脏器官组织游离的神经末梢

B.存在皮肤、黏膜组织游离的神经末梢

C.需要特殊的适宜刺激引起疼痛

D.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疼痛

E.分布在皮肤的冷热感受器

B

表层痛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和体表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浅在于皮肤的表皮、真皮和毛囊,黏膜等处。皮肤的痛点是与游离神经末梢相对应。

21.对内脏痛主要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以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

B.定位准确

C.器械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可加重疼痛

D.疼痛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E.可以引起某些皮肤区域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B

内脏疼痛:主要以C纤维传导,定位不准确,较为弥散,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可加重疼痛。

22.当训练时间小于30min或长于30min时,各主要以什么方式供能

A.糖,脂肪

B.脂肪,糖

C.糖,类脂

D.糖,磷脂

E.脂肪,脂肪

A

当训练时间小于30min时,主要以糖供能为主;当长于30min时,由脂肪供能为主。

23.低血糖时首先出现下列哪种神经系统症状

A.恶心

B.呕吐

C.昏迷

D.谵妄

E.抽搐

C

低血糖时首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是昏迷,血糖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4.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A.10%

B.20%

C.40%

D.60%

E.80%

B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所以选择B答案。

(25~2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原小脑

B.旧小脑

C.新小脑

D.间脑

E.背侧丘脑

25.对随意运动起重要的协调功能

C

26.调节肌肉张力并维持身体姿势

B

27.参与维持人体的平衡

A

绒球小结叶和顶核是前庭结构向小脑的延伸部分,属于原始小脑,是人体的平衡中枢。小脑前叶和后叶的蚓锥、蚓垂属于旧小脑,它接受脊髓小脑束传来的本体感觉,调节肌肉张力并维持身体姿势。后叶的大部分属于新小脑,它接受皮质脑桥小脑径路来的运动支配,对随意运动起重要的协调功能,与精细动作的执行、随意运动的制动和校正作用有关。

(28~3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感觉神经

B.交感神经

C.运动神经

D.副交感神经

E.混合神经

28.视神经属于

A

29.滑车神经属于

C

30.迷走神经属于

E

12对脑神经可分为3类:一类是感觉神经,如嗅神经、视神经和位听神经;另一类是运动神经,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第三类是混合神经,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31~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第一感觉区

B.第二感觉区

C.第三感觉区

D.中央前回

E.边缘系统

31.主要参与内脏疼痛和心理性疼痛的大脑皮质代表区是

E

32.为疼痛的感觉分辨区的大脑皮质代表区是

A

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钩回、海马回以及边缘系统的相关结构,主要参与内脏疼痛和心理性疼痛。第一感觉区(SI):即中央后回的1、2、3区,主要接受来自丘脑腹后核的投射纤维,为疼痛的感觉分辨区。

33.下列哪支动脉通过颈椎横突孔

A.椎动脉

B.颈内动脉。

C.脑膜中动脉

D.甲状腺下动脉

E.颈升动脉

A

34.下列脑叶与人类的记忆密切相关的是

A.颞叶

B.额叶

C.枕叶

D.顶叶

E.岛叶

A

与人类记忆有关的主要结构是海马,海马位于大脑的颞叶内侧。

35.下列哪项是动作电位最基本的特点

A.局部反应

B.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再增加刺激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

D.动作电位产生后,出现电紧张性扩布

E.具有“全或无”现象

E

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全或无”现象。

36.下列哪项是影响心肌收缩力的主要因素

A.每搏输出量

B.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

C.心输出量

D.心指数

E.射血分数

B

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影响收缩能力,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凡能增加兴奋后胞浆Ca2+浓度(或)肌钙蛋白Ca2+亲和力的因素,均可增加活化横桥的比例,导致收缩能力的增强。

37.影响正常舒张压的主要因素包括

A.循环血量

B.心输出量

C.阻力血管的口径

D.血液黏滞度

E.血管长度

C

阻力血管的口径变小时,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中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

38.下列哪项是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

A.心脏的射血,推动血液流动

B.产生收缩压

C.维持舒张压

D.使心脏跳动

E.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E

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闾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这在微循环实现。

39.正常人潮气量平均约为

A.ml

B.ml

C.ml

D.ml

E.ml

E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TV)。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ml,一般以ml计算。

40.下列哪项是肺内气体交换的动力

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B.大气压与胸内压之差

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D.气体分压差

E.呼吸肌的舒缩

D

肺泡内PO2总是高于静脉血,而PCO2总是低于静脉血。因此,当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由于分压差的存在,肺泡气中O2向静脉血扩散,而CO2则从血液向肺泡扩散。

41.下列哪种细胞分泌胰岛素

A.胰腺腺细胞

B.胰岛α细胞

C.胰岛β细胞

D.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

E.胰腺腺细胞和α细胞

C

胰岛细胞主要有α细胞和β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

42.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B.甲状腺素

C.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性激素

E.胰岛素

C

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如缺氧、创伤、手术、饥饿、疼痛、寒冷以及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等。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立即增加,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多。

43.依靠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把食物分解成简单分子,这属于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机械消化

D.化学性消化

E.细胞内消化

D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使之成为小分子物质。

44.引起定位明确的痛觉整合中枢是位于

A.脊髓背角

B.脊髓前角

C.丘脑内外侧核群神经元

D.下丘脑视前区

E.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

C

丘脑由六大核群组成,是最重要的痛觉整合中枢。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疼痛传递密切相关的有内侧核群神经元和外侧核群神经元。丘脑外侧核群神经元的反应具有躯体定位和痛觉分辨能力。

45.下列哪项是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A

Bernstein最先提出,细胞内外钾离子的不均衡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可能是使细胞能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即是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原因。

46.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下列哪种组织中

A.脂肪组织

B.骨骼肌群

C.结缔组织

D.软骨

E.韧带

B

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群。所以选择B答案。

47.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激素是

A.盐皮质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雄激素

D.雌激素

E.肾上腺素

A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调节水盐代谢;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参与糖和蛋白质代谢等;网状带细胞分泌主要分泌雄激素,也分泌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小动脉收缩,维持血压和调节内脏平滑肌活动。

48.在人体内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是

A.易化扩散

B.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

D.被动转运

E.入胞作用

C

在膜的主动转运中,逆着浓度差进行转运是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由膜或膜所属的细胞来供给,以直接分解ATP为能量来源,将有关离子进行逆浓度的转运。

49.心动周期指的是

A.心房收缩和舒张一次

B.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

C.心房或心室每舒张一次

D.心房和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E.心脏收缩一次

D

1个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收缩和舒张及心室收缩和舒张1次。

50.血压指的是

A.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B.心血管系统充盈压力

C.大动脉回缩的压力

D.心脏收缩的压力

E.心室舒张的压力

A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形成因素包括:心血管系统充盈、心脏射血、大动脉回缩及毛细血管阻力等。

51.心室肌的前负荷指的是

A.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

B.心室的射血期的容积

C.大动脉的压力

D.心房的压力

E.心房的容积

A

心房血液充盈心室,牵张心室肌使心室容积扩大,心肌初长度被拉长而形成前负荷。

52.平静呼吸时,吸气末与呼气末的肺内压是

A.等于大气压

B.高于大气压

C.低于大气压

D.高于胸内压

E.低于胸内压

A

吸气之初,肺容积增大,肺内压逐渐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在此压差推动下进入肺泡,使肺内压也逐渐升高,至吸气末,肺内压已升高到和大气压相等,气流也就停止。反之,在呼气之初,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并超过大气压,肺内气体便流出肺,使肺内压逐渐下降,至呼气末,肺内压又降到和大气压相等。

53.生理死腔指的是

A.无气体交换功能的呼吸道

B.未进行过气体交换的肺泡容量

C.停留在呼吸道内未能实现气体交换的气量

D.肺泡死腔

E.解剖死腔与肺泡死腔

E

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为解剖死腔。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死腔。肺泡死腔与解剖死腔一起合称生理死腔。

54.呼吸商指的是

A.02的摄取量与产生的C02比值

B.产生的C02与摄取O2量的比值

C.02分压与C02分压的比值

D.产热量与散热量的比值

E.ATP合成与释放的比值

B

机体依靠呼吸功能从外界摄取氧,以供各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需要,同时也将代谢产物C02排出体外,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02产生量与摄取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55.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B.由碘和甲状腺球蛋白合成

C.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

D.促进生长和发育过程

E.甲状腺功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E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主要受下丘脑与垂体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三个水平紧密联系,组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此外,甲状腺还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韵自身调节。

56.下列哪种激素能使血糖降低

A.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B.甲状腺素

C.糖皮质激素

D.胰高血糖素

E.胰岛素

E

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57.致痛物质P物质的激活是由

A.损伤细胞直接溢出

B.在局部有损伤细胞的酶促合成的物质

C.伤害性感受器本身释放的致痛物质

D.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

E.内分泌腺体释放的物质

C

伤害性感受器致痛物质的激活有三种方式:①直接溢出:直接从损伤细胞溢出:K+、H+、组胺、Ach、5-HT和ATP等。②局部合成:在局部有损伤细胞的酶促合成的物质,或通过血浆蛋白及白细胞游走带人入到损伤区的物质:缓激肽(BK)、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③自身释放:由伤害性感受器本身释放的致痛物质:P物质。

58.关于疼痛的调控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闸门学说

B.γ-氨基丁酸能和阿片肽能神经元的节段性调控

C.下行调控通路

D.外源性镇痛机制

E.认知调控

D

内源性的阿片物质包括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等,它们作用于不同部位的特异性受体,形成内源性镇痛机制。

59.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叫做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以上都不是

B

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如果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

60.人为减少细胞浸浴液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A.先增大,后减少

B.增大

C.减少

D.不变

E.先增少,后减大

C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即为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此项表现为较多量Na+通道开放造成了较大的去极化,整个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的幅度也只决定于原来静息电位的值和膜内外的Na+浓度差,加大浓度则峰值加大,反之减少。

61.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

A.神经冲动

B.收缩

C.分泌

D.动作电位

E.静息电位

D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这就是它们在安静时具有的静息电位和它们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所以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动作电位。

62.不能升高血糖的激素包括

A.肾上腺素

B.胰高糖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E.糖皮质激素

C

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而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所以C答案错误。

63.血液正常pH值保持在

A.5.35~6.45

B.6.35~7.45

C.7.35~7.45

D.7.35~8.45

E.8.35~8.45

C

正常人的体液保持着一定的H+浓度或pH值,以维持生理和代谢功能。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的作用使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所以C答案正确。

64.下列哪项不属于外部感觉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触觉

E.运动觉

E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65.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时,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慢慢地才能看清,这是人的感觉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E.联觉

C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暗适应便是提高的表现)。

66.水分占正常关节软骨总重量的比例是

A.5%~8%

B.15%~18%

C.18%~20%

D.65%~80%

E.90%

D

水分占正常关节软骨总重量的65%~80%。

67.常规X线摄片不能观察到早期的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多少才能发现阳性

A.20%

B.40%

C.60%

D.70%

E.80%

B

常规X线摄片不能观察到早期的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40%时方有阳性发现。

68.尿石症形成因素哪项不包括

A.尿排出的钙磷增加

B.便秘

C.尿潴留

D.尿路感染

E.尿路异物

B

尿排出的钙磷增加、尿潴留、尿路感染是尿石症形成的三大因素。另外,尿路异物、气候、水质等都会影响尿石症的形成。便秘不易引发尿石症。所以B不正确。

(69~7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每搏输出量

B.心输出量

C.心指数

D.射血分数

E.心力贮备

69.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

C

70.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

D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量。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71~7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71.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

B

72.膜内电位负值加大称为

D

73.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增大出现

C

74.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正常数值的电位差称为

A

75.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

E

静息电位是存在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如果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反极化。

76.以下都是胺类激素的是

A.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性激素

C.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

D.神经垂体激素、降钙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

A

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上组合中均符合胺类激素的,只有A答案。

77.以下哪种刺激参数不能使细胞膜局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A.基强度

B.阈值

C.时值

D.阈下刺激

E.阈上刺激

D

单一细胞只要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就可以产生动作电位,除D外的其他刺激均达到了阈强度。

78.刺激落在下列哪个期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最小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以上都不是

A

在可兴奋绝对不应期内,此时给予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故测试刺激的阈强度无限大均不产生动作电位。

79.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间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单向传递

B.不衰减

C.时间延搁

D.电化学反应

E.易疲劳

B

单向传递原则、突触延搁、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空间和时间的总和、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均为化学传递的特点。

80.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下列哪项简便指标

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强度-时间变化率

E.以上都不是

C

阈强度是作用于标本时能使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的外加刺激的强度,而阈电位是用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条件。

(81~8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运动性语言中枢

B.听觉性语言中枢

C.书写中枢

D.视觉性语言中枢

E.内脏运动中枢

81.额中回后部

C

82.颞上回后部

B

83.额下回后部

A

84.顶下小叶的角回

D

(85~8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手足抽搦症

B.尿崩症

C.呆小症

D.侏儒症

E.黏液性水肿

85.小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C

86.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

A

87.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

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都没有排泄管,分泌的物质称激素,直接透入血液或淋巴,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作用于特定的器官或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影响其活动。内分泌腺的功能亢进或低下,都将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甚至产生疾病。

真题合集

基础知识(士/师)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4)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5)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6)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7)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8)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9)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0)

相关专业知识(士/师)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1)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2)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3)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4)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5)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6)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7)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8)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19)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0)

专业知识(士/师)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1)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2)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3)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4)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5)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6)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7)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8)

专业实践(士/师)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29)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0)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1)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2)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考前冲刺(34)

基础知识(士/师)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5)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6)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7)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8)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历年真题(39)

经典必考

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士/师)经典必考(40)

小编在整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差错,如若对答案有异议,欢迎批评指正!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兰州哪家好
天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xyangy.com/wsgr/2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