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MND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增长,由遗传易感个体暴露于不利环境所造成的,但是此病的发病症状却有很多种,归类为几种类型。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本病为起病隐袭缓慢进展,多从一侧肢体开始继而发展为双侧。首发症状为手指活动不灵,精细操作不准确握力减退继而手部肌肉萎缩,表现为“爪形手”,然后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带肌发展肌萎缩加重,并出现病理反射。
2.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运动神经元变性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肢远端的肌肉萎缩和无力严重者出现爪形手。再发展至前臂上臂和肩部肌群的肌萎缩。
3.原发性侧索硬化:本病仅限于上运动神经元变性而不累及下运动神经元。本病少见,男性居多临床表现为锥体束受损病变多侵犯下胸段,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双下肢或上肢症状出现晚一般不波及颈髓和骶髓,故无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患上此病应该选择什么去治疗?中医vs西药?
西药:
1临床上用于AIs治疗,常用的利鲁唑(力如太)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该药是西医上目前唯一能控制此病的药物。但是这个药物副作用也很大。不建议用。
2神经营养药大剂量b族维生素三磷腺苷(atp)细胞色素c、辅酶a等均可应用但疗效差。
中医治疗:
“复元生肌疗法”是结合临床上治愈很多瘘症总结出来的特效药,集结我院专家经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经过无数的临床试验,攻克和治疗神经科疑难杂症的权威疗法。辨证其原因在:肝脾肾这方面。主要通过三步骤治疗:
第一步:
肝的生理功能分为两类第一主疏泄,疏泄功能减退,体内的水液和糟粕无法通畅排出。第二肝藏血,肝在体为筋,爪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气机失调阻滞不畅,筋失所养,则肢麻震颤,爪甲不荣而引起无力或萎缩,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其症状。治疗则以补血补气生血、填精补血、祛瘀生新等。以求达到补血——造血——养血的效果来达到血充沛筋脉得养,无力和萎缩得到治疗。
第二步:
脾胃故称为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若脾失健运,则消化、吸收和转输营养物质的功能失常。自身免疫力也会下降,吞咽困难,喝水容易被呛,反应迟钝等。治疗以健脾益胃,对于阴阳不平衡者,应给予攻实补虚、升降,并通过温寒相适方法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消除吞咽困难,喝水被呛,反应迟钝等症状。
第三步:
肾为先天之本,主要功能是藏精,肾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就是说,水谷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化为精微,再经过脾主运化,输送到五脏六腑,使之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进而储藏于肾,另方面又不断的给养,循环往复,生生不已,这就是肾藏脏腑之精的过程和作用。如肾精不足就会引起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宜,脑脉失养,髓海空虚,肢体功能活动障碍所致。治疗以养阴益肾、填精补髓,壮筋骨,以改善脑部供血,增强智力恢复肢体功能.
运动神经元病人要怎么锻炼
有时候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运动神经元病发生后,给身心造成很大的摧残,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医生表示,面对这样的疾病,我们除了进行治疗之外,还要做好锻炼改善病情,那么,运动神经元病人如何锻炼呢?
运动神经元病人要怎么锻炼
1、功能锻炼:患者都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加强功能锻炼延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也非常重要。每2h翻身按摩肢体,活动关节,鼓励患者主动握拳,作深而慢科学呼吸运动,锻炼呼吸肌,保证和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瘫痪患者将肢体摆放为功能位。
2、饮食护理:尽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富含维生素,少量多餐,加强患者的营养,能提高疾病的耐受力。
3、适量运动:对晚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应帮助其翻身,在床上多做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固定、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呼吸道的管理:上运动神经元的患者用机械通气,不能很好的清理呼吸道,要定时翻身拍背,吸呼吸道的分泌物,湿化气道,无菌操作气管切开,注意使用氧气的安全。
此病是属于神经肌肉病变的问题。一旦发现要尽早的治疗。此病越早治疗越好。北京福寿堂中医门诊治疗此病疗效不错。临床上很多的运动神经元患者服用复元生肌疗法控制很好。因此可以运用此方法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