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已经有不少患者求助于我,某某亲朋好友得了某某癌症,是否有办法治好。其实办法是有的,但是说完全治愈或者根治,我不敢口出妄言,尤其是有患者向我问道几成把握时,我觉得实在不好说。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如果我盲目下结论拍胸脯保证如何如何,视为空谈,如果我说毫无把握,势必让患者丧失信心,失去希望,同时又错失了一个除了放化疗之外中医药好的治疗方法。
趁最近些许空余时间,特意写下此篇文章,把我半生对于癌症的所见所闻所想总结下来。
癌症被发现成为癌症之前,要么就是通过检查发现是癌前病变,或者肿瘤,或者是恶性结节之类的,一定会有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是完完全全一夜之间突然就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西医一般交代的会是你回家好好休息,定期复查,观察其是否继续长大增粗之类,有无进一步加重。而中医的话,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治未病的思想,在癌症可能刚刚有所苗头的时候就要开始干预治疗,扼杀在其萌芽阶段,靠增强免疫抗癌能力使其不进一步发展成为癌症,在 可能的时候逆转其发病趋势。中西 的区别吧,就是体现在治未病的思想上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是快人一步的,从很多的中医的预防方就能体现出这一点。
对于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来说,首先最应该考虑的是确诊,弄清楚癌变部位的情况下,在能做手术切除的时候,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这是最直观最直接的方式,阻止占位性病变进一步发展。
绝大多数癌症在不能手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化疗配合中医药治疗,为什么要吃中药呢?放化疗本身就对人体有巨大的 ,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往往患者就会出现放化疗后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脱发等等消耗性症状,在我中医眼里,这就是一种气血的耗伤,如果想要让其放化疗能坚持的下去,就需要中药的配合治疗。我见过诸多患者,是因为不堪忍受放化疗的痛苦而放弃治疗的,其中体质虚弱不堪重负是主要原因。
癌症本身就是一种消耗性极强的疾病,哪怕就是在愈后,都是一派气血亏虚之象,真正叫做不死都要脱层皮。而站在中医的理论下,疾病的后期属于恢复期,本就是五脏耗伤,气血亏虚的情况,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中医中药在提升正气方面和预防复发方面是不可替代的作用,癌症并不是一好百好的疾病,有很大概率会复发的,当一个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以后,就是导致全身多处地方出现薄弱环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艾滋病患者, 死于的不一定是什么重大的疾病,往往可能就是一个感冒引起的肺炎就足以致命,因为人体几乎无防御能力可言,细菌真菌病*在体内纵横驰骋,如若无人之境
某患者,也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找到了我,当时情况已经是肺癌晚期,没有过多的去做全身检查,实际上已经是肺癌晚期的话,无手术指征,也无过多检查的必要,在我的个人经验角度去看的话,也已经是有转移迹象,而一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已经严重影响了的情况下,说明可能时不久矣,往往在越早的时候用中药治疗,可能往往效果更好,生存的时间更长,在这一点是略表遗憾的。在肺癌晚期并且很可能转移的情况下,不能做手术,当时候找我的时候问,有多大把握,我一口回绝了,和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去谈把握,我觉得确确实实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我既不能拍胸脯打包票,如果癌症到了这一阶段还能彻底治愈的话,那我曹万龙起码是诺贝尔医学奖起步,而如果说完全没有把握也是不现实的,在中医的世界里,如果能达到理想状态下,让其存活十年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是可以达到理论上的治愈,带癌生存。当然,我并不建议每一个患者都要拖到此时此刻才想起要调理身体。
尽我 的努力,同时奉劝家属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病情到了如此地步,我会尽我 的方式方法去挽留,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患者随时随地可能突然情况而逝的事实。在我给其父亲开半个月的中药之后,家属反映癌症晚期患者精神状态大大好转,并且气色红润,自觉无大碍,甚至感觉没有得过癌症一样,只是泛酸打嗝等等一些胃气上逆的症状出现,疑似是癌症转移到了胃部。我当时闻之大喜,叮嘱其继续服药治疗,另外加入一些调和脾胃的中药,将一些具有扶正去邪的中药加重,又加入几味抗癌的道地药材进去,予以针对性调整。
治疗癌症,最理想的状态,不一定是要完完全全杀死所有的癌细胞,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病人得了癌症之后,能将癌症控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带癌生存数年甚至数十年, 能安然离世,远离病痛的折磨,不失为另外一个角度上的“治愈”。中医的智慧,从来都不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讲究的往往就是天人相应,和谐共处。
曹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