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种,其中西药种,中成药种。中药饮片仍为种。在调整中,国家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着力满足广大参保人基本用药需求。
这次零的突破对患者将有哪些切身改变?
近期热议的百万元一针“抗癌神药”
为何没有进入医保?
一起听专家解读
↓↓↓
01罕见病高值药纳入医保
患儿家长:我们的宝宝有救了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那些发病率很低、很少见的一类疾病,一般为严重的、慢性的、遗传性疾病,且常常危及生命。世界上现已确认的罕见病至少超种,其中仅有大约5%—10%具备有效治疗的药物。而高值药并没有明确定义,但一般把年费用在万元以上的药品称之为高值药品。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为例,据估算,我国新生儿SMA患者每年新增人,存量患者约3万人。治疗这种罕见病的药物,经过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后正式纳入医保,将极大减轻患儿家庭的就医负担。许多患儿家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激动落泪,“我们的宝宝有救了”“我们盼了多少年,终于盼到了”……02为什么“天价药”不能进医保?
其实,罕见病用药入医保并非首次。国家医保局表示,此前已有40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但年治疗花费超过百万元,且需要患者长期使用的高价值药物此前还从未进入过医保。
3日,国家医保局在解读《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时表示,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只有元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来源于财政补助。正因为如此,国家医保局坚决杜绝天价药品进医保。
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郑杰表示,有人认为医保目录药品谈判就是杀价,越低越好,其实这是对这项工作严重的曲解。基金测算追求的并不是药品的最低价格,而是给出一个合理的支付标准。结合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综合考虑患者个人负担可承受能力,通过测算找到一个绝大部分患者都能用得起的价格,最大范围惠及百姓,这样的谈判才有意义。
近期,万元1针的“抗癌神药”引发热议,为何该药未被纳入医保?郑杰回应称,这种药品也许疗效好,但由于价格远超基金能力和老百姓的负担水平,不具备经济性,没有能够通过评审,最终未获得谈判资格。
03“天价药”开出“平民价”才能入医保
在国家医保目录里的药品,年支出费用最高不超过30万元,这意味着,“天价药”要想入医保需要开出“平民价”。从“天价”到“平民价”,降幅可以达到多少?
中医院原副院长石远凯表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四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将一大批新药纳入目录,特别是通过谈判,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自年以来,国家医保谈判新增药品价格的平均降幅均在50%以上,今年更是达到了61.71%,创历史新高。从肿瘤药品看,今年谈判新增的肿瘤药品平均降幅为64.88%,超过平均水平。
小强视频号上新啦!各位街坊如需预约接种疫苗
可以